人民日报连续三天聚焦用人话题
2018-03-2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对如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等发表了重要讲话。《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对此连发3篇文章。
得人之道,唯存公心
“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心归根到底是对党、对人民、对干部的责任心,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负责、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和使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发人思考。能否正确识人、用人、待人,关键就看是否有“公心”。
识人要以公心听公论。一个干部的德才和政绩“刻度”,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是不是好干部,群众心中最有数。故而,考察和识别干部必须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把组织的“慧眼”和群众的“亮眼”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靠实绩评价,注重群言群议。唯其如此,才能存知人公心、去门户之见,察群众公论、得识人共识。
用人当以公心求公平。突出作为是公平之重。改革发展贵在勇于担当、难在开拓作为,只有把“有为有位、无为让位、假为退位”作为用人的重要导向,才能激发干部敢扛事、愿做事、能成事的正能量。秉持党性是公平之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结私党,公平选任干部,更有助于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待人须以公心讲公道。对于敢于担当而善作为的,应当奖赏重用;属于违规违纪而乱作为的,应当严肃问责;因为研判有失而误作为的,应当容人改过;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所作为的,应当调整岗位。健全完善关于用人的配套制度和机制,就能激活鼓励干事、支持担当、奖优罚劣、爱护干部的“一池春水”。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图为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考察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该用谁”与“谁该用”
有位地方干部感慨:“该用谁”与“谁该用”,虽都有个“该”字,但因出发点、落脚点不同,导向与结果也存在差异。“该用谁”是因事用人,干事之人受青睐;“谁该用”往往因人谋事,能不能干事常被忽略。古往今来,用干事人才能成大事,是为至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事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干部、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这一明确要求,指明了用人以公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这就是事业。事业至上、排除私心杂念,选人用人就会从“该用谁”的角度出发。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事业留人”,更意味着善于为人才创造好的条件。一位地方领导干部说,人才政策要多些“量身定制”。在相当意义上说,人才有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壤,才会更好为事业贡献智慧和才华。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用好“共识性”人才,还意味着用好个性化人才。曾经,梁漱溟报考北京大学落榜,却被蔡元培聘任为北大教授,因为一篇《究元决疑论》尽显其理论功底;数学家华罗庚本是店员,因论文被数学泰斗熊庆来看中进了清华。由于不符合各类常规标准,“华罗庚们”往往难以进入选拔视野。善于发现使用“非共识性”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真正践行“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因岗择人”,还意味着养人育人。一位企业家谈人才战略时说:不仅要拥抱成功人才,也要拥抱“失败人才”。“用人如器”,器当打磨,人也须在事上磨。心系事业,拥抱“失败人才”,让他们在事上练,英雄终将有用武之地。始终站稳为公的立场,一切从事业发展着眼,那么就不难明辨“该用谁”与“谁该用”,让“因事用人”蔚然成风。
公正用人,公在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正用人,公在风气,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这一重要论断启示我们,“用人以公”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于风气,选贤任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体现于风气。
选任干部,历来能反映政治生态。干部问题是全局性问题,也是政治生态的源头性问题。公正用人,选好干部,有利于正风肃纪,助推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在有的典型腐败案例中,往往一人得势,便打起同乡牌、同学牌,最终带歪了一批人。这些反面教材警示我们,公正用人、把好干部选任的关口,才能让更多好干部脱颖而出、站稳岗位,给政治生态装上“新风系统”。
营建良好用人风气,防止并克服不正之风,根本靠制度,关键在监督。从根本上说,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刚性,才能使干部成长更为稳健、公正风气更加长久。选人用人既应赏罚分明,也当严管厚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被处理的领导干部反思时,都由衷地感谢党在关键时间挽救了自己,把自己拦在了悬崖边上。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改革创新干部管理的制度,“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苦干实干的干部选出来、把懒政怠政的干部换下去,就能强化正向激励,巩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擦亮识才的眼光、垒筑用才的基石、夯实爱才的制度,扫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政治生态更清明,我们定能增添“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的新注脚,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