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2018-03-24陈亚林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沟通指导

陈亚林

【摘 要】家园共育已是幼教发展的主流趋势,家长应具的技能和理念、教师的组织探索策略、家园合作的模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园共育;沟通;指导;互动

一、注重沟通,建立平等和谐、信任支持的伙伴关系

现在,我们幼教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家园共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与家长的感情沟通了,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才能谈得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教育幼儿。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应本着以下原则:

(一)以尊重平等为前提

做为教师我们非常清楚,家长和我们是实际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教育幼儿,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尊重平等是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虽是干的教育事业,在幼儿教育方面可能比一些家长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但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绝不能以教育专家自居,动不动就使用专业术语,或指责批评家长的观点,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望而生畏。在与家长交谈中,我们总是从实际出发,用最浅显的话语说明一些道理,让家长明白我们教师的观点。另外,我们还要耐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尊重家长提出的一些看法,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以求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共识。

(二)以真心理解为关键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一家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守着,百般呵护,甚至有些娇纵都是可以理解的。俗话说:谁的孩子谁不爱呢?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到老师手中,当然就会对我们的服务抱着一定高度的期望值,但当我们有些服务与他们的期望出现偏差时,家长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不满情绪。比如:孩子在院子里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受了一点儿小伤,如果家长自己看着,扶起孩子,提醒他以后小心也就过去了。可在幼儿园,家长很可能会责备我们老师不周到、不到位。每当有类似现象发生时,我们就以平和心态,以换位的思想理解家长。因为他们当时并不在场,没看到经过,见到的只是结果,出于对孩子的疼爱,才会产生不满情绪的。我们教师从自身找不足,向家长真诚的说明问题,与家长沟通,不对家长产生偏见,以妥善的方式化解家长的抱怨,化干戈为玉帛,恢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三)以讲究技巧为钥匙

不是有“一句话十种说”的说法吗?同样的一句话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措辞来表达,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我们教师在与家长的接触交谈中,要特别注意讲求技巧。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直接找家长告状,而是先说说孩子平时的情况以及优点和进步,再对孩子的缺点提出要求家长共同教育的建议,让家长知道,老师和家长的心思一样,是盼望孩子健康成长的。但讲求技巧不是圆滑,随声附和,讨好家长,是以真心诚意与家长交流,以免产生误解和隔阂,影响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效果。

與家长沟通的途径很多,我们除坚持以上原则外,还想了许多形式:如利用家园联系卡汇报幼儿的点滴进步;利用家长专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利用电话与家长交谈联络感情;利用家访沟通思想等。通过与家长的有情沟通,使家长明白了我们教育的特点,也了解了老师的辛苦和对幼儿的情怀,家长对我们老师也更尊重体贴,配合教育幼儿上也更加主动了,使家园共育成为可能。

二、加强指导,教给家长科学育儿知识

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家长只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溺爱娇惯、包办代替、过度保护等。《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教师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作为幼教工作者,支持和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家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的需要。

作为教师,与家长和幼儿接触更为密切和频繁,因此也就更加了解一些家庭及家长的家教思想动态,指导家长工作就更是责无旁贷。我们针对不同家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对孩子知识技能要求过高的家长,我们向他们解释幼儿年龄特点,告诉他们过高要求的危害,向他们宣传科学育儿的方法;对于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事,于己无关的,我们向他们宣传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对于教育方法不当的,帮助他们观察了解孩子,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我们还特意在家园专栏内开辟了家教知识小专栏,把一些好的育儿经验、国内外的幼教动态、最新的幼教成果及时展示给家长,让家长从中学到一些家教知识和恰当方法,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体会对孩子进行良好培养的重要性。

三、参与互动,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说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在家园共育中,我们充分发挥家园两种教育的优势,做好家长工作,利用家教的便利之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为了更好的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还根据本班幼儿和家长的具体情况,在家长专栏内,特意为家园互动留出了一席之地,把需家长配合的和家长需要老师做的在此留言,互相反馈信息。如针对我班幼儿家园表现不一的现象,我们搞了“家园共同发红花”活动。班里每周坚持评红花贴在专栏的表格中,还在专栏中给家长列好表格,请家长协助,按表格内容,孩子达到一项贴一朵红花,周末把表拿到幼儿园,老师在专栏展出,这样,既让老师了解了幼儿在家情况,也让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园的表现,家园教育也有了一致性。每次的开放日活动,我们都征得家长的同意,安排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后,耐心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用以改进以后的工作,真正做到家园互动。

四、总结

在资源共享,家园共育活动中,幼儿园要向社区所有的家长和幼儿敞开大门,进行社区开放活动,并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管理幼儿园的一些事务。我们还要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家庭中的人力资源,作好家长工作,对家长沟通、指导、互动,请家长当讲师进课堂,参与我们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家园共育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沟通指导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