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探究

2018-03-24朱秋香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控加工中职教学一体化教学

朱秋香

【摘 要】数控加工技术是中职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将就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一体化教学的路径和方法,并从学理层面对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数控加工;中职教学;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往往有着陈旧老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师生互动、操作实践、教学技术方面而言。这对于中职的教学改革以及优化教学体系是不利的,笔者拟从一体化教学的新形式入手,讨论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的另一路向的可能性。

一、数控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近年来数控技术专业发展迅猛,职业院校开设此专业的也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些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学院数控设备配置不均匀,造成了学生只会理论,加工能力差,甚至不具备独立操作能力。b.现在数控专业的教材繁多,但大多很难和自己学院的数控设备配套,真正能够用于本学院的教材甚少,特别书中所介绍的数控设备和学院的数控设备不配套,造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不符合,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c.由于数控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火爆;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导致数控师资力量缺乏,特别是同时具备专业理论和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论和实践不能顺利接轨,造成教学质量差,没有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因此只有对以上几方面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才有利于学生专业技术的提升,同时也为学校知名度和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根据学校的现状和不足,我们应该做到从肯本问题解决,对症下药。很多学院都开展了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针对职业教育的培训是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能力。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让这些学生真正的了解社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建立自己的职业蓝图。最近几年,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工作的需求,通过对职业教育培训课程不断的完善,将理论和实际完美的结合,在教学方法和成果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把企业引进学校,使企业生产与教学零距离,学生可以直接在引进的企里进行生产式实习。

二、建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一体化实训室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知识和技能量很大,学生要想对其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动手练习就是前提条件。但理论与实践固有内在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并没有给予重视,理论与实践被人为地分开,学生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自身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出来,教学效果较差。而把教学开展在一体化数控实训室,有利于教师把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实践展开,使项目教学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增强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更加充分。编写工件程序和选择与装夹刀具等,学生通过仿真软件模拟能够很好地掌握,而通过师生互动与分析探究,一些难解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解决好问题后,向车床上传输程序,就能够把真实工件加工出来。如果检验加工出的工件在尺寸和形位精度上与要求存在差距,就应该找出来问题出现在哪个环節上,进而调整改造,模拟与单段自动加工为每次必备环节,直到把合格的工件加工出来为止。经过反复练习,各环节知识和操作技术,学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有利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增强。

三、改革实训教学环节的建议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重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传统教学中,指导教师需要对数控机床的面板操作进行讲解时,十几个学生便会紧紧围绕着指导教师,然后由指导教师对机床上每一个小而密的键盘进行详细讲解。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往往受视角的限制和实训室噪音的影响而无法听清老师的讲解,无法领悟其中真谛,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出现即时地解决了以上困难。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用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既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又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临场感和真实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的工作过程,并且掌握每种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注重编程知识的实际操作,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让学生学习《数控编程》理论课程,然后参加数控实训。但是多数指导教师会忽视编程在学生实训过程中的正确运用,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先前的理论学习时,无法对老师讲授的程序完全上机进行检验,知识始终停留在理论水平或实际操作的较浅层面上。因此,当学生真正参加实训需要运用编程时,他们所编写的程序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程序语法错误、程序结构错误和加工工艺错误等,从而使实训成绩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必须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践”的顺序。实训时,指导教师不能只顾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对先前所具备的有关编程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内化。

注重实训材料的选择,保证学生练习成果的高质量。在最初开设数控实训课程时,为贴近生产实际的要求,不仅机床和刀具选用与企业同步,而且实习材料也全部采用钢件。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弊端开始逐步显露出来,主要体现为:动手能力不强,直接采用钢件畏首畏尾;学生对如何合理选配切削三要素缺乏理性认识;学生对编制程序的正确性理解不够,也经常出现撞刀与崩刀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实训效果。

四、结语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实训教学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基于实践教学中对零件难度的控制都是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笔者认为渐进性地选择实训材料能对保证学生练习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教学改革中围绕着以学生就业为根本,让学生加大实训课时量,并在学院举办各种赛事活动让学生真正学到技术。独立操作数控机床,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技术领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毅宏.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2):120-121.

[2]周研.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探究[C].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2013.

猜你喜欢

数控加工中职教学一体化教学
进出瓶螺旋杆的螺旋线简化设计及加工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