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少儿美育发展方向

2018-03-24潘家佳向勇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

潘家佳 向勇

【摘 要】以过去的少儿美育发展状态为脉络进行研究探讨,总结出当代少儿美育的发展方向。从美育内容、美育方法、美育目标三方面逐一分析,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之间的作用,并举例进行局部剖析,以此探究如何提升教学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来细化教学,达到因材施教,以一对多的教学状况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少儿美育;教学状态;发展方向

教育兴国,文化强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美育怎样为“培养人”服务。少儿期更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關键时期,美学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孩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学教育对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十世纪80/90年代,那时的美术课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简笔画”教学上,这样的美术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想象力与表现力被严重扼杀的结果,同时也切断了学生观察世界、体会生活的感受与习惯。学生只会复制粘贴,同类事物永远只会一种表达方式,忽略了从共性中找个性的想法与表现。

毕加索15岁左右写实能力就已超强,而他到了艺术生涯的后期,只想“像孩子一样的画画”,他努力让自己像孩童般有超强敏锐力,并在这种感受状态中作画。所以说,少儿期的心理性格特点对美术有特别的感受力与表现力,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美育是值得我们进行终身探究的。

美术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而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则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方面,那么这些多方面的发展体现的教育之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所以过去的少儿美育是单一的、片面的、狭隘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状态,现在我们面临转型。当代少儿美育应当善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艺术思维,即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这种思维应该是求异的、自由的、非线性的。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了什么。“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我认为应当从三方面考虑,即与少儿生活贴近的、少儿感兴趣的和为“培养人”作铺垫的。

“怎么教”即教学方法应当以教学内容性质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与生活贴近的教学题材可以使用情景导入、观察等教学法,在课堂上生活再现,让学生更便于理解与接受,同时能在美术课堂上以美的角度去切身感受生活中事物的细节之美(例如课题为“红灯停,绿灯行”,我们可以通过教具的使用在课堂上再现红绿灯时的场景,同时使用对比法,比较出红绿灯要怎样设计才可以体现其实用性与美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感受并加以分析)。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我们可以对其兴趣点进行深入挖掘,充分放大其兴趣点的外形特征,心理或生理特点及其性格魅力所产生的视觉效应,然后考虑如何以美术的表达方式对其进行充分表现,如材料、造型、质感、肌理等(例如课题为狮子,每个学生对狮子感兴趣的点是什么?是外形,表情,身体特征还是性别?再如外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毛发还是?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直的、卷的、疏的、密的还是糙的?还是?那么我们怎么表现这种传达给你的视觉感受呢?用什么材料呢?毛线,丝带还是?……)。如以为“培养人”作铺垫的课程教学,应从感受—分析—表现三步骤进行教学,为培养人各方面能力所需(例如为培养人的绘画表现能力,可以设立造型单元的课程,如鞋子写生,首先我们对各型号各款式各质感的鞋子进行了解,并说出你的感受,接着我们分析他们的共性即由哪些部分组成,同时让学生谈下鞋子的个体差异性并讲述其带给自己的感受,最后我们进行绘画表现,表现时以共性为基础加以个性化的特征)。

人们除了通过运用文字、口语、肢体动作、声音等方式进行表述,往往还会通过视觉的、图像的、影像的方式进行表达。一个画家来到他国语言不通,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时,一般都可以通过图形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说,美术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有其特殊的形象性与直观性优点。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殊性优点进行教学,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多方面认识,提高其实用能力。

当下美育,很少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内化水平,只关注局部内容、静态知识与课时目标,却忽略了教学的关联性、系统性、融通性与生成性。很少尊重“个体差异性”,尊重其个性表达,只在乎像不像,而不会深入内部去读画。要改变这种状态的最好方法便是通过老师的有序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即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融汇贯通,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融合自己的三观进行分析,而不是老师直接灌输。年龄大点的少儿上美术课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老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就要把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糅合进去,并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用同龄人所使用的语言体系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将自己新的思想认识与原有的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最后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达到“自我同一性”,还因个体差异性所呈现的画面味道完全不同。所以说同一课题的设定在老师关键性的引导下,一对多的教学状态会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应该为人的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养分,而不是片面的只追求画了什么,画的像不像。艺术应是百花齐放,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孩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孩子对美的表现能力,让孩子发现美,表现美,爱上美。

作者简介:

潘家佳(1995~),女,湖南冷水江人,201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主修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向勇(1996~),男,湖南龙山人,201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信息学院,现为中南大学信息学院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17级研究生,主修电气工程。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
我国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我国股东表决排除制度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