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分析

2018-03-24杜文秀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课堂教学

杜文秀

【摘 要】学前心理学在培养专业的幼儿教师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过有效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有利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幼儿教师。本文就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学前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然而,现阶段所用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学前心理学教学的需要,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要想提高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结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特点来来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学前心理学作为幼师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就目前来看,学前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依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机械式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在这种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培养出专业的幼师,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一直占据着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由于课堂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步伐来学习,在这种课堂结构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要想提高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如,针对学前儿童的情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学前儿童的情绪问題作自己的阐述,当学前儿童出现哭闹情绪时,作为幼师的学生,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可以更好地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小组合作

所谓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有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以往,学生都是以单独的个体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智慧去解决,当个人能力有限时,那些问题将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障碍。而小组合作打破了这一僵局。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集众人之力解决教学问题,在提高课堂效果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1]。在开展小组合作前,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确保每一小组成员水平相符,从而发挥小组合作的最大功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案例教学

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教材内容来讲解,课堂教学比较机械,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载体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因此,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案例分析、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能力[2]。如,在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经典的案例,应用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如何关注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个性?让学生在案例中找到方法。值得注意的时候,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要确保案例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能够真实地反映学前儿童在生活中的本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去探究、学习。

(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观念下,教师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实践,以至于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前心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保障。因此,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要组织学生多进入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和考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3]。另外,学校要成立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学前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故此,作为教师,要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首先,在课堂上要多与学生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主动融入到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支持[4]。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多鼓励,少责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结语

综上,实现学前心理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去学习。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学科,要想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分组合作、案例教学等方法来以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进而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幼师。

参考文献:

[1]陈翠红.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探讨[J].留学生,2016(09):242.

[2]高玉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4(A4):181+167.

[3]王燕霞.学前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园,2014(28):165.

[4]石莉珠.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04):76-77.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课堂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