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加强对初三毕业班的管理
2018-03-24袁鑫
袁鑫
【摘 要】初三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科学以及合理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以及增加学生自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三毕业班需要面临中考的考验,学业压力较大,加强毕业班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班级风气也有助于学生中考成绩的提升。本人主要是根据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探讨如何增加对初三毕业班的管理工作,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初三;毕业班;管理
在初三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班主任需要負起责任,矫正学生的负面情绪以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 需要总结经验以及准确把握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初三毕业班管理办法。作为一名班主任,本人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的健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增强师生之间沟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增强家校沟通合作等。
一、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初三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学生面临中考,如果中考发挥不好,直接影响高中学习,甚至导致复读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纪。在班级管理上,可以采取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遵守班规班纪,自我约束自己,自觉遵守班级制度。这样既可以从行为上约束自己,又可以从思想上约束自己,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形成自觉意识。
二、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组建班委会是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组建班委会应该明确每一位班干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选择平时学习不太主动认真且平时难以自我管理的学生当小干部,比如卫生组长等等;鼓励所有班干部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探索班级管理方法;同时要求小干部不但在纪律上做到以身作则,而且在学业方面取得一些进步,做到品学兼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努力培养班级干部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人人有责”的班级思想;通过班干部轮流主持班会课的形式,增强班干部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养。
三、增强师生之间沟通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寻找班级中存在的管理漏洞,提高学生的及格率以及优秀率,促进班级成绩的提高。积极引导学生配合科任老师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各位科任老师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班级中的“小老师”来帮助一些学习欠佳的学生,从而做到班级共同进步。学生的进步促进班级的进步,而班级的进步也将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即将面临人生转折点的初三学生,会无形中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来自家长的期盼、同学的竞争、老师的要求以及社会的挑战等等。因此,作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课外拓展活动,参加各式各样的心理素质拓展大赛,在活动中缓解压力,消除压力。
五、增强家校沟通合作
学生学习不但局限于在校学习,更加包括家庭学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成绩提高。然而,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就好了,教育完全是老师的事情,完全忽视了家庭教育,最终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加强家校沟通,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并且共同探讨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上,也可以尝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商讨制定班级制度,全体学生进行投票表决,对一些存在争议的班规进行修改,不断摸索,逐步完善,最后形成一套自由民主、切实有效的班规。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干部必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班干部自我约束的时候,同时监督其他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成绩,在中考中创下佳绩。
六、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都能形成自律以及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平时的学习过错之中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此外,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需要和学生实际以及班级实际相符合。除此之外,班级管理还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以及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严于律己,从而形成良好班级风气。
参考文献:
[1]王千惠.“和谐与信任”是班级管理的“法宝”——谈班级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4(41):96-97.
[2]张国泰.搞好班级管理,促进西部农村初中学生健康成长[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19(04):111-112.
[3]白淑芝.浅谈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J].学周刊,2017(24):181-182.
[4]欧玉玲.浅谈教育新常态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