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成功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才正确?

2018-03-24蔡嘉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尊重

蔡嘉丽

【摘 要】家庭教育想要取得成功,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就能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喜好,他们的家长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因“才”(子女)施教,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走弯路,才不会出现了追悔莫急的偏差与失误,才能够令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关键词】尊重;民主型家庭;高情商

有一个老铁匠,他的儿子懒惰、贪玩。当老铁匠发现自己临近死亡的时候,他决定给孩子一个教训。于是他嘲笑儿子不能养活自己,并和他打赌说:“只要你能挣到一个卢比,我就把全部家产留给你,否则你一个铁钉也得不到。”儿子对财产的垂涎和自尊使得他同意了这桩“买卖”。

一开始母亲偷偷给青年安排了一切,让他拿着一个卢比出去玩,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假装工作挣来的交给父亲。老铁匠默默地把卢布扔到火炉里,儿子毫不在乎地回到房间去,父亲十分失望。第二天,母亲又给了儿子一个卢比,并嘱咐他晚上要汗流浃背地跑回家,以便像干了一天活那样。父亲还是把卢比扔进火炉,儿子仍然无动于衷,父亲愤怒地嘲笑他的无能和骗局。第三天,母亲反思了一宿,劝告孩子去整一个星期的钱,青年不得不带着行李到小镇上去工作,一分一分地积攒,终于挣了一个多卢比,这次回家时,他一声不响地掏出一把钱放在父亲面前,父亲拿着这把沾满汗水的钱币,微微地一笑,又把錢币扔进火炉。儿子立刻扑向火炉寻找钱币,边哭边说出自己的辛苦。终于,青年第一次学会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跟随父亲学习手艺并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和财产。

上述案例中存在了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激发式教育,一种是溺爱式的教育。浅而易见,母亲的溺爱式教育除了能够给予儿子成果之余,还养成了孩子懒惰的个性,他不但什么都学不到,而且还会庸碌一生。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父亲的激发式教育就和母亲的溺爱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让孩子学会成长的前提必须是让他们在生活中自己学习,只有他们经历过才懂得当中的真谛,一次良好的经验胜过千言万语,所以老父亲并没有对于儿子前两次的过分行为多言,而只是让其慢慢的去经历、摸索、成长。阅历丰富的老父亲深知唯有经历过辛勤劳动而得到的劳动成果,才会份外地珍惜,所以儿子一次次对钱币的无动于衷将他的谎言暴露无遗。最后,青年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当中第一次懂得收获的喜悦,珍惜劳动所得,在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和财富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承了父亲的品德,这样是老铁匠的教育理念下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上述案例可谓是一例成功的家庭教育,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即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以更为开发和适当的视觉积极地发掘人类的潜质、动机和能力。这就意味着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需要发挥自己的机智,因材施教。但无论是基于何种教育方法,我们都提倡以下原则:

1、尊重孩子的身教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早期的学习模式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自己能够感知到的一切吸收在自己的大脑里,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所以父母一丝一毫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举个例子,平时我们见到有些家长自认为“训”是为人父母的特权,于是便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孩子,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很多情况下这种“训”所带来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了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而且还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了伤害,敢问家长们,你被上司当着众人的面大骂是何感受?同理,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的身教更胜于言传,对小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一个良好的榜样,这种榜样能够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拥有高情商比拥有高智商更重要。中国传统式教育,让大家把重心都放在学业成就上,家长们极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而所谓的健康,并非没病就健康。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学习、特长各方面都很优秀,在学校是一名佼佼者,可是他却并非同学们眼中最受欢迎的人,原因是她做事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更有甚者,强烈的优越感驱使下她还会和老师顶嘴。这种孩子连最基本尊重他人都丢弃了,还谈什么全面发展呢?21世纪的孩子,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健全的人格!我们在教孩子学会学习之前,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孩子良好的习惯、品格等是伴随其一生的,拥有情商远比拥有高智商重要得多。

3、创建民主型家庭“小社会”。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关于家庭教育方式可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漠不关心型。上述案例中,青年的母亲是典型的溺爱型,而父亲则可概括为民主型,当然案例中的这种民主较为特殊,我们的知识架构中的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应是父母尊重孩子,愿意倾听子女的心声,对子女的要求及时作出回应,让子女感觉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并给予子女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子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善于交往、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活泼等。民主型家庭包含了前面提及的两点:尊重、完善人格,这两点为何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关乎孩子一生的珍宝,唯有在民主的家庭当中,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拥有像大人般被尊重的平等社会地位,也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权,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将对其往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而自主权可以是某一件事情让孩子参与,比如共同制定孩子每周玩电脑时间、次数的计划,家长们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说到要做到,不然就得惩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亲子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桥梁。

当然,家庭教育想要取得成功,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就能做到的,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喜好,他们的家长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因“才”(子女)施教,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走弯路,才不会出现了追悔莫急的偏差与失误,才能够令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尊重
“尊重”主题素材解读与适用话题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