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新课引入技巧与方法探究

2018-03-24邹文建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课初中物理

邹文建

【摘 要】在初中物理新课的教学活动中,如何使用最为简洁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当中,提升学生对于新课知识的认知与探究欲望,这都需要基层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努力研究物理新课的引入技巧以及方法。本文以初中物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物理新课的引入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事引入法、实验引入法、设置悬念引入法等新课引入技巧和方法,旨在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引入技巧

一、初中物理新课引入原则

引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即便是针对同一节课程也能够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按照实际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引入方法,需要遵照以下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引入的问题需要和教学内容相关,避免出现离题过远的情况。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关联性,不能够单纯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不顾课程内容是否贴近课程内容。教师在设计导课的时候,需要深入的挖掘新课程和学生已掌握知识之间是否具有联系点,比如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内容,一般都是彼此关联的,寻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点,在导课的过程中将旧知识作为基础,以旧拓新,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

(二)实践性原则

在平时生活当中,学生所接触到的物理世界是多彩而又丰富的,这些内容都能够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新课程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和课本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要出现牵强附会的情况,此外还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够脱离实际,同时也不要过分的纠缠一些实际技术细节问题,影响教学进度。

(三)灵活性原则

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便是教师在课前准备的在充分,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很多偶发情况。所以,在导课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按照灵活性的基本原则,不单单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全面联系教学内容与环境,做好心理准备,在遇到偶发情况的时候,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的使用各种有利情境,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四)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指的是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其能够更加刻苦的钻研,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永攀科学高峰。在课程引入的时候采用故事导入模式,因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从中获得启发,树立榜样的作用,奋发向上。

二、初中物理新课引入技巧和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科学故事更是屡见不鲜,利用故事导入新课能够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在教授简单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二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空中驾驶战斗机的时候,发现身边存在“昆虫”,当他拿手抓住这只“昆虫”以后,才发现是一枚高速运行的子弹。通过这个故事提升学生对于相对运动的认知以及学习热情。再比如,在讲解磁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指南针”作为新课导入的因素;讲授阿基米德定律的时候可以利用曹冲称象以及阿基米德浴室称皇冠等小故事来引入新课。这种新课引入的形式,更加的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广受学生喜欢。

(二)实验导入法

实验以及观察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方法,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新课的内容,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实验,学生根据实验,能够提升实验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同时也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惯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盛有半杯水的杯口位置放置硬纸片,然后在纸片的上方放置鸡蛋,将纸片突然弹开以后,鸡蛋并没有飞出去,直接掉落到杯子当中。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带着问题开始本章内容的学习,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初中生对于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引入课程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悬念以及疑问,和学生过去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冲突,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思考,引导学生开展自发性的研讨。比如,讲解物体运动的嘶吼,可以从某个高度释放一个重物以及一个纸片,此时学生会发现重物比纸片下落的时间更短。此时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学生会给出重物比纸片要重,随着物体重量的增加,下落的速度也会加大。针对这个结论,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将纸片与重物连接到一起,整体的重量必然提升,那么此时下落的速度是介于两个单独物体下落速度,还是说因为重量的提升,下落速度会随之增大?”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极大的拓展,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此时教师再引入新课,必然会产生的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按照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心理特征去设计物理新课的引入技巧与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在课外利用各种方法积极的探究,不断的积累相关素材。物理情境以及引入内容的创设需要围绕着课堂教学内容以及人物,使得課程引入更加具有层次感,设计的问题也能够利用新课教学得以解决,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罗晓斌.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4):57-57.

[2]吴海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探讨[J].考试周刊,2013(49):135-135.

[3]周润香.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教学方法分析[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2(10):55-55.

[4]朱泽利.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设计与有效实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191-191.

[5]孔玉梅,林海霞.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方法及原则[J].新课程:教师版,2006(4).

猜你喜欢

新课初中物理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时事热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