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18-03-24方仲元任昊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中国梦思想政治

方仲元 任昊

【摘 要】现如今,中国梦一词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将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帮助他们将个人与社会有机相互融合,并充分领悟中国梦的内容,以此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着重分析中国梦的内涵,阐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激发大学生树立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有效融合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根本就是具有共同的理想,每个人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受外界多元化思想的深远影响,使其思想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对中国梦一词出现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像国家繁荣富强的事情只与国家领导人有关,与自己无关,眼光只限于个人的追求。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有机相互融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使其坚定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中国梦一词的出现不但丰富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为思想政治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融合,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发展规律,也体现出了这门学科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本质需求。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进行思想政治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正确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引导大学生认识其精神实质。两者的融合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并创新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大学生在社会当中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复杂的问题容易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会对他们今后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大学生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他人打交道,再加上冷漠苦闷的社会环境,使其出现不安等消极心理。还有些大学生面对人际交往、就业选择等问题时,就会出现手足无措的心理问题。

(二)思想政治模糊

造成大学生思想认识模糊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历史等当面,使其容易出现思想认识混乱的情况。一些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对周边的政治生活漠不关心,难以分辨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也不明确。还有一些大学生的功利心过强,将入党或者竞选学生干部当做提高自己就业能力的手段,只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而考虑问题,实用主义、目光短浅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道德评价存在偏差

大学生在这个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自身的思想道德也会受到社会消极思想的影响,道德滑坡现象较为严重。在实际学习与生活当中,大学对采取多种标准来对待自己与他人,过于注重利益的获得。还有些大学生玩世不恭,做事情我行我素,并不考虑实际因素,思想卑微行为粗鲁。

三、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则

(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结合

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应顺应其规律性与目的性结合的原则、两者相互融合不仅是为了运用中国梦的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是为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提高其各项能力与素质,为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另外,还应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将目的性与规律性两者共同发展。

(二)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的概念,还应重点关注其先进性与广泛性。中国梦价值的引领与思想的引导需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的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提供思想支持与保障。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相结合时应全面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共同发展的原则。

四、中國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有利于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全校师生有共同追求。第一,确立领导统筹机制,高校领导自身就应注重中国梦的内涵,将与中国梦有关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重大议事日程中。第二,保证相关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两者相互融合的根本,否则这项工作难以得到真正落实。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其宣传教育与考核相结合,保证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落实。

(二)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将两者相互融合,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与接受能力,进行以中国梦与主题的教育,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要。另外应更新教育理念,以原有教材为基础,不断更新概念与方法,秉承着实用性的原则,使其能够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教育的作用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教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能够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价值观的作用。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对校园的内部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尽量不影响教学活动的进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达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将微信微博等平台植入中国梦的内容,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需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国梦一词深刻的理解,加快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步伐。

作者简介:方仲元(1994-),男,汉族,籍贯:河北衡水,学历:本科,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参考文献:

[1]“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路径分析[J].陈月霄,裴文庆,王彬彬.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中国梦思想政治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