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2018-03-24祝莉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归化翻译异化

【摘 要】怎样巧妙地处理翻译中跨文化因素是译者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式为切入点,利用实例分析翻译策略,并探究实现两者平衡的方法,从而使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异化;归化

翻译并不是单纯地转换语言文字,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1]。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等差异较大。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等翻译技巧,可以避免翻译误区,使译入语更贴近原文。

一、异化翻译

异化是指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一种翻译方式,注重保留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异域文化的语言风格及其文化特性等,从而让译语文化的相关读者体会到出境感,这种翻译方式注重形式对等。例如,将汉语中的“铁饭碗”一词直接翻译为iron rice bowl以及将“纸老虎”翻译为paper tiger。在翻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著名翻译家戴乃迭夫妇以及杨宪益先生用异化法将其译为:“Truly storms gather with 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falls on men over night”,而霍克斯用归化法将其译为:“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比较两种翻译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异化法对源语文化进行了保留,能够传达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象,而归化法让译文更易理解,但缺少了中国味道,两者各有优势。有一家名为Virtue的餐馆,中文译为“味特优”,Virtue的主意思为“美德、优点、善举”,其中文翻译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饮食方面的传统美德,也与其英文名字谐音,是洋为中用的经典例子。

二、归化翻译

归化法是指将信息接受作为核心,以译语文化为导向的一种翻译方式[2]。该方式有效利用译语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使译语读者更易充分了解译本。归化翻译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合理选擇可以利用归化翻译法的相关文本;第二,选择某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第三,将译文整理成目的语语篇体裁;第四,将相关解释资料融入其中;第五,去除原文中实观方面的相关材料;第六,协调原文与译文的特征和观念。例如,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过程中,鉴于英汉民族对“红”色有着不同的联想,就刻意回避对“红”字进行翻译,故将书名《石头记》翻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并利用归化法将“怡红院”翻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

三、合理选择归化、异化策略

众所周知,归化和异化均涉及文化层面,而任何文化都是动态发展的,所以归化和异化也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在考虑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还是异化翻译策略时,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特定的读者,从而选择最佳的翻译方式。例如“My dear Mr.Bennet,”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 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Chapter 1)在这段中,若将“My dear Mr.Bennet”翻译为“我的好老爷”就会引起误会,读者则会误以为18世纪的英国妇女同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妇女一样,都称丈夫为“老爷”。但实际上,在十八世纪,英国虽然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但是妻子不会将自己的丈夫叫做“老爷”。因此,按照当时的情况和当地习惯,应将其翻译为“亲爱的贝内特先生”,这样不仅翻译准确,还能使得读者了解英国的称谓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归化和异化策略时,应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目的语习惯、源语特征、译者文化水平及读者的接受能力等方面。因多因素的影响,通常,将二者综合运用于翻译过程中,会得到更佳效果,也会令翻译风格更加灵活。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它不是一味地转换语言层次,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3]。翻译的难点并不在于分析句子结构与语法,而是两种文化背景引起的语言活动迁移。异化和归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各具特色。它们是矛盾统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译者应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在翻译实践中,根据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等因素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并灵活利用相关阐释补偿方式,从而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优化互补。

作者简介:祝莉丽(1977-),女,山东诸城人,硕士,中级。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徐敏.总理记者招待会口译的跨文化翻译策略探析——以2013—2015年李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139—140.

[2]朱小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教育:文摘版,201(2):00308—00308.

[3]孙丽.以跨文化交际为基准观察翻译中的异化及归化[J].梧州学院学报,2016,26(5):93-95.

猜你喜欢

归化翻译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