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2018-03-24刘娟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特点建议

刘娟

【摘 要】智慧图书馆是继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后图书馆发展的更高级形态,它主要依托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旨在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泛在智慧服务。基于此,为推进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进程,需要从分析智慧图书馆三大特点入手,提出可行性建议,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智慧图书馆;特点;建议

一直以来,图书馆就是人们查阅文献资料与相关书籍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必要资源,同时还是学术交流、高校科研以及网络信息中心的知识活动场所。因此,想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顺利升级,需要就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进行分别论述,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今后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衍生出一种新的图书馆模式,即智慧图书馆。它不仅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其中,智慧图书馆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高效性

智慧图书馆的高效性主要是指,通过节能低碳、灵敏便捷以及并行处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到图书馆的对外服务以及内部后台维护运作中,全方位的实现对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改进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信息维护与统筹管理效果,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享受到最为便捷的服务,节约他们的时间,提高服务读者的质量与速度[2]。同时实现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使读者根据图书馆服务的高效率与低容错,增加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二)互联性

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由于通信技术与多种网络渠道的广泛使用,信息资源是泛在的、立体互联存在的,既可以是图书馆与人之间的互联,比如座位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书与书之间的互联。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通过物联网在感知层中自动组网,汇聚和转换各种数据信息,并识别不同领域,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甚至于跨区域、跨国界的深度互联,真正将智慧技术渗透进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图书馆的转型与升级。

(三)便利性

智慧图书馆的便利性主要体现在其可以让任何一位读者不受空间地点、方式等限制,随时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换句话说,智慧图书馆可以真正实现为读者提供随时、随身、随处、随意的服务,这也充分体现了智慧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高校智慧图书馆超越了技术层面,以人为核心要素,更多的从智能惠民、绿色发展以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入手,为教学、科研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提供智慧服务。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某大学智慧图书馆在一些传统工作上,就像图书采购、分类、分拣、整架以及盘点等,依然停留在“人工”状态,极大地占据了人力,增加了图书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势必会运用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技术,但是先进的信息获取方式却与落后的、效率低下的图书馆“人工”管理模式存在巨大反差,并严重阻碍现阶段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所以,各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完善。

(一)转变价值观念,重新审视图书馆使命

在新时期,为促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各高校图书馆应重新识别自身愿景、使命以及价值观念,强化与政府、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关系,获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话语权以及社会关注度,化被动为主动,抓准机遇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重塑。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能一味地强调“技术”,而是要在重用技术的同时,加强人文建设;既要保护好人类文化遗产,也需要积极促进知识的自由获取。

(二)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基础设施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基础设施做支撑,其不仅可以将图书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人工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能在兼容现有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智慧图书馆中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有效融合。另外,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都促使高校智慧图书馆除了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以外,还需要改变陈旧的服务观念、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智慧的思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智慧的服务。

(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团队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创新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它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而是取决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以及效率。所以,高校在建设智慧图书馆时,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团队。具体來说,在制度建设时,不管是用人机制、图书馆管理制度还是考核激励机制,都需要向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人员倾斜。另外,高校智慧图书馆还需要将人文精神渗透进图书馆管理的每一个角落,逐步确立能为广大图书馆管理人员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念,从而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最后,高校需要在建设智慧图书馆过程中,注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知识技术,在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水平的前提下,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语

总之,智慧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各高校需要明确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就当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价值观念,重新审视图书馆使命,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基础设施,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团队,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关卓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智慧图书馆[J].中文信息,2016(3).

[2]刘伟.浅析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J].才智,2015(21).王文宁.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外交流,2017(34).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特点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