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策略研究
2018-03-24李丽
李丽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随着风景名胜区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全面深入,风景名胜区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要在思想上要转变观念,在工作中要转变作风,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政工队伍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改革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分析目前风景名胜区的政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对策加以探讨。
关键词 改革 发展 政工 素质 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全面进入深水区,要求对传统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深刻的变革。在如此剧烈的改革浪潮中,一切的转变要从思想上的碰撞开始,因此事业单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被加以重点关注。同时,只有政工人员首先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向前推进。但是目前事业单位的政工队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提高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接触到的各种新思潮、新理念也越来越多,风景名胜区的政治思想工作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能与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思想发展相适应,才能促使风景名胜区具备新时期的思维模式。
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挑战,面临着管理权、经营权不分、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等难题,新的形勢要求风景名胜区进一步转变观念,用创新性思维继续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并解决景区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因此风景名胜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全方面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紧跟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工作能力,督促风景名胜区在正确的思想理念下转变职能,适应新任务的需要。这些也对政工人员所须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目前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在素质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一)风景名胜区政工人员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大部分是事业单位,部分政工人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身对于风景名胜区经营权与管理权的观念认识不足,还依赖于事业单位大锅饭的思想,不积极主动作为体制改革。这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并进一步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风景名胜区的转变思想、深化改革未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的人员构成出现老龄化趋势
目前很多风景名胜区的政工队伍都是由老职工为主要构成人员,大批青年人才流失。年轻人进入政工队伍后,由于看不到出路,导致很多人不能安心投入工作,只把政工工作作为职业发展的过度阶段,任职一段时间后就谋求调离政工岗位。政工队伍的老龄化使得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十分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互联网化的发展需要。
(三)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的组织架构缺乏向上流动机制
风景名胜区事业单位现存的政工队伍中缺乏有效的人才上升通道,僵化的晋升机制抑制了政工人员开展工作的热情和自我提高的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成绩量化考核制度欠缺使得他们尸位素餐,部分高层政工管理人员占据高位却毫无工作效果,而基层中真正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却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在素质和能力上所要达到的目标
作为风景名胜区的事业单位,既要加快基础设施、文化景点建设步伐,产生旅游经济效益,还要加强景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才能有效推动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和谐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对政工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政工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充分理解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的主体精神,才能引导风景名胜区的日常运作和进行的改革都能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按照国家规划的总体方针政策进行。
(二)政工人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只有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民服务意识才能感化其他工作人员,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同事,而刻板枯燥的说教是无法实现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的。
(三)政工人员应能够具有较高的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水平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和多媒体手段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四、提高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对策
要适应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新常态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实现风景名胜区在国家总体战略方针规划下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解决目前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在素质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一)风景名胜区要强化政工队伍的政治思想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应该统一思想,加强认识,意识到政工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也就代表了党在基层的形象。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每一个政工人员都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具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意识到所从事工作对于风景名胜区发展的重要性。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要首先坚定自身的政治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的工作思想和方法,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并努力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社会形象,实现单位的社会效益,以赢得社会上的广泛认可。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还要广泛联系群众,倾听来自于不同群体的各种诉求,关注各级职工和干部的思想发展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宣讲国家和上级机关制定各种方针政策的精神内涵,解答他们对于各项政策所产生的疑问和困惑。在政策宣讲中既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又要表明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优化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人员结构
新时期下,风景名胜区要着手优化政工队伍的人员结构,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其内部的青年人才向思想政治工作流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职政工人员,加强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风景名胜区要建立健全政工队伍的组织架构
风景名胜区对于政工队伍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晋升机制,促进高素质的政工人才可以有效的向上晋升流动。同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的考核机制,对于各级政工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制度化的考核,并在此基础上裁汰冗余人员,并将具备专业素质的政工人员充实到政工基层执行部门,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并促进各单位在新时期改革发展中的高效稳定。
(四)风景名胜区要加强对政工人员进行各项业务培训
风景名胜区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政工人员经常进行政治素质培训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风景名胜区要组织政工人员及时学习党和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帮助政工人员准确理解党的指导方针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帮助政工人员精准把握每一项政策的内容,以便他們在后续针对具体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时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风景名胜区还要组织政工人员进行必要的相关技术学习,比如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各种多媒体的操作使用,以及对于互联网上、各种移动终端上各种平台的利用,让政工人员可以及时更新相关技术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能够适应新时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让思想政治能够更加贴近人民群众,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通过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事业单位才能建立起一支既有政治素质又有工作能力的政工队伍,使其能够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
(五)要在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中树立创新思想
风景名胜区的政工人员应该深刻理解景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这一发展战略,要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机制,积极将创新思想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
1.政工队伍要运用创新思维帮助风景名胜区找到发展方向。政工人员要在精准把握国家发展的战略方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创新性思维把握好全局与具体细节的发展方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在上下级之间发挥桥梁纽带的沟通作用,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帮助风景名胜区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2.政工队伍在思想观念上要敢于突破。风景名胜区政工队伍要敢于在思想上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积极吸收和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观念、新看法,不局限于旧有观念的束缚,对于国家的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迅速形成新的认识, 实现对历史的突破和再认识。
3.政工队伍在解决问题时要敢于运用创新思维。随着改革的深入,触及的各种矛盾必将更加尖锐和复杂,政工人员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时要敢于进行创新,不惧怕挑战和失败,勇于承担责任,无所畏惧的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去解决那些比较敏感的、容易引发争论和纠纷的深层次问题。
五、结语
风景名胜区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转变观念和职能就要重视政工队伍的建设,优化政工队伍的人员结构,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政工队伍。政工人员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为我国改革开展事业发深入推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艳.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22.
[2] 王文钰.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策略及其能力培养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5):16.
[3] 马喜想.探究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提升及能力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6(26):405.
[4] 戴建华.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5] 郑仙.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及能力培养探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6] 张乃慧.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