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诊断

2018-03-24张圆赵志刚袁慧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神经病生理体征

张圆 赵志刚 袁慧娟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經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选择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症状及体征分为临床DSPN组(56例),疑似DSPN组(44例)及无症状体征组(50例)。对150例T2DM患者联合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皮肤交感反应(SSR)。结果 临床DSPN组NCV检出DPN的异常率较SSR及SEP高(82.14% vs 60.71% vs 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DSPN组及无症状体征组SSR检出异常率较NCV及SEP高(63.64% vs 36.36% vs 31.82%,56.00% vs 28.00%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EP的检出率低于NCV和SSR;单独应用NCV可能会遗漏部分疑似及无症状体征的DPN,联合应用SSR可提高DPN的检出率。

[关键词] 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175-02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后者为常见[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典型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该研究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通过对比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3种常见的神经电生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诊断,探讨不同神经电生理检查在D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年WHO T2DM诊断标准。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33~78岁,平均(55.52±10.52)岁;糖尿病病程 15 d~30年,平均(10.76±7.12 )年。对150例T2DM患者联合检测NCV、SEP 和SSR。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 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lb/Cr)、TC、TG、HDL-C、LDL-C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和眼底图像,并收集患者神经症状和体征。

1.2.2 电生理检查方法 采用Keypoint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NCV、SEP及SSR检测。分别对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进行NCV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末端潜伏期及波幅。检测结果参考该院神经电生理室各年龄段的正常值标准。任意一条神经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形消失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即为异常。SEP为检测双上肢腕正中神经和双下肢踝胫后神经,记录神经的波峰间潜伏时,任意一条神经潜伏时延长即为异常。SSR检测即将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分别放在左右两侧手心、足心和手背、足背,地电极置于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间,记录SSR潜伏期,参考该院神经电生理室建立的正常值标准,任意一个肢体SSR最短潜伏期>x+2s或波形消失即为异常。

1.2.3 DPN分组和诊断 ①根据有无症状体征对T2DM进行DSPN诊断分层[2],有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及1项体征为阳性,或无症状但有2项以上(含2项)体征为阳性为临床诊断DSPN组 (56例);有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症状但无体征或无症状但有1项体征阳性为疑似DSPN组(44例);既无症状又无体征的T2DM为无症状体征组(50例)。②T2DM患者NCV、SEP及SSR任意一项及以上异常即为神经电生理异常;NCV、SEP、SSR 3项均正常为神经电生理正常。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不同检测方法在分层诊断中检出异常率的比较

2.2.1 临床诊断组 NCV、SEP及SSR检出异常率分别为82.14%、53.57%、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P<0.05);NCV检出异常率较SSR、SE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V检出率VS SSR检出率χ2=10.48,P<0.05;NCV检出率VS SEP检出率χ2=6.30,P<0.05);SSR、SEP检出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

2.1.2 疑似组 NCV、SEP及SSR检出异常率分别为36.36%、31.82%、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5),SSR检出异常率较NCV、SE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V检出率VS SSR检出率χ2=6.55,P<0.05;SEP检出率VS SSR检出率χ2=8.93,P<0.05),NCV、SEP检出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

2.1.3 无症状体征组 NCV、SEP及SSR检出异常率分别为28.00%、20.00%、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P<0.05),SSR检出异常率较NCV、SE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V检出率VS SSR检出率χ2=8.05,P<0.05;SEP检出率VS SSR检出率χ2=13.75, P<0.05),NCV、SEP检出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

2.2 症状、体征和电生理的关系

在150例患者中,84例 (56.00%)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同时电生理检查异常;16例(10.67%)患者有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和(或)体征,但电生理检查正常;36例(24.00%)患者无任何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体征,但电生理检查发现异常。

3 讨论

临床上有多种筛查DPN的方法,各有优缺点,NCV因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且结果稳定,成为诊断DPN的常规电生理检查方法,作为大的有髓鞘神经纤维受累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广泛。该研究通过分层诊断,发现临床DSPN组NCV检出DPN的异常率较SEP、SSR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疑似DSPN组及无症状体征组SSR检出异常率较NCV、SE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NCV及SEP主要检测大而有髓神经纤维的功能,不能检测一些小神经纤维和自主神经的功能,而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往往以小纤维受累为主。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状态的表皮电位,可发现交感神经小纤维的损害情况,采用SSR有利于发现这类小纤维的异常。

该研究发现,在10.67%的T2DM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但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在24%的T2DM患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电生理检查的结果与临床症状和体征之间并非完全符合,这可能是因为:糖尿病代谢因素缓慢发生,使得神经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尽管神经受累已经较明显,但仍能够维持功能,患者临床可以不出现症状和(或)体征,但电生理检查能够发现临床病变 ,将神经的异常检测出来。此结果与先前刘明生等[3]研究结果一致。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病变筛查时首先应通过详细的症状体征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对于有条件进行电生理检查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判断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的敏感、客观的指标, 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在疑似DSPN和无症状体征的糖尿病患者,NCV容易漏诊,此时联合应用SSR可提高DPN的检出率,该研究也证实 SSR 檢测是发现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

糖尿病神经病变起病隐匿, 治疗效果差,因此需要早期筛查诊断,为了提高DPN的检出率,可以联合NCV和SSR进行检测,以便尽早发现亚临床的神经病变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Pop-Busui R, Boulton AJ,Feldman EL,et al. Diabetic Neuropathy: A Position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 Diabetes Care, 2017, 40(1):13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10):26-89.

[3] 刘明生, 胡蓓蕾, 崔丽英,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0例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3):173-176.

(收稿日期:2017-08-22)

猜你喜欢

神经病生理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卫气营血阶段性与内毒素血症兔不同时相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单侧听神经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