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8-03-24王艳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糖尿病

王艳娟

[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将两组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4.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胰岛素泵;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1(b)-0075-02

糖尿病指的是以血糖慢性升高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疾病,它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造成的,糖尿病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患者长期患病容易出现眼、心脏、肾、神经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以及功能减退、衰竭[1]。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糖尿病发生率逐年上升。胰岛素泵是对人体正常胰岛素中分泌方式的一种模拟形式,能够持续性的输入胰岛素,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有效性,可以让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保持在正常的水平范畴,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糖尿病的治疗,能够对患者病情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效果[2]。该文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的相关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多脏器病变、意识障碍、休克昏迷、酮症酸中毒症状的患者[3]。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40~71岁,平均年龄为(60.8±3.2)岁,病程6~35个月,平均病程为(11.7±1.4)个月,入院前空腹血糖(10.6±28.5)mmol/L。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40~74岁,平均年龄为(61.7±3.3)岁,病程4~33个月,平均病程为(10.3±1.4)个月,入院前空腹血糖(10.7±28.4)mmol/L。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药物治疗,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4次/d,对患者餐前及睡前的血糖水平进行测量记录,根据测量数据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适当的调节[4-6]。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以便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1.2.2 观察组 行胰岛素治疗,连续注射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第一天行基础药量,每日三餐前30 min左右,注射门冬胰岛素,之后根据患者血糖值适当调整药量,最终将血糖值控制在<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的水平。

1.3 指标及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详细记录。通过治疗,如果患者的尿糖与血糖均恢复到正常范围(餐前血糖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3.9~7.8 mmol/L),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下降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则表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通过治疗,血糖较高,但是血糖与尿糖得到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典型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则为有效;若糖尿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血糖8.0 mmol/L,尿糖在(++)以上,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2 结果

2.1 组间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30例(66.7%),有效12例(26.7%),无效3例(6.7%),有效率93.3%;对照治疗显效20例(44.4%),有效15例(33.3%),无效10例(22.2%),有效率77.8%。对照组显著劣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 组间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低血糖1例,意识障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糖4例,意识障碍3例,不良反率15.6%。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它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在血糖含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患者还常伴有进食多、饮水多、排尿多,但是体重下降的特点,如果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引起血管、神经、心脏等器官功能不全、衰竭等的问题,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了相应的上升,科学、全面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结合强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胰岛素泵的使用范围是比较广的,生活不规律或者肢端肥大症、急性并发症、内分泌疾病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均可以使用胰岛素泵,这种给药方式的效果良好,对基础药量及餐前给药量最大值进行设置,就能够为患者24 h自动输注胰岛素了,让患者的血糖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胰岛素泵的使用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优势,①餐前不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这为患者的用餐时间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②可根据患者实际生理状况调整胰岛素输注速度,符合人体生理要求。③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不需要每日进行多次胰岛素给药,能够提高治疗的依从度。

胰岛素泵主要是通过模拟人体内B细胞分泌和快速分娩胰岛素分泌,使患者血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范围[7]。通过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的胰岛素吸收率达到2.8%以下,从而使胰岛素的供应保持良好的重复性,使患者的血糖正常范围缩短至正常范围输液速度适当调整[8]。患者的治疗时间每天分为3个阶段,严格控制血糖,防止血糖波动较大,通过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实现对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来实现减少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自由度,简化了治疗过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能力,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交活动更快,提高了患者的质量生活。该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着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VS15.6%,P<0.05)。可见,胰岛素泵与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治療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建英,董再全.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治疗概述[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6):1-7.

[2] 赵喜梅,雒亚梅.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97-98.

[3] 卢晶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107.

[4] 马青,康春鹏.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50.

[5] 玛依拉·肖开提,哈迪娜·热马赞.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27-129.

[6] 景艳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0):58-59.

[7] 孟怡红.分析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96-1497.

[8] 裴丽芳.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14-215.

(收稿日期:2017-08-23)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