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恽寿平的没骨花鸟画与宋代花鸟画的异同
2018-03-24马莹
马莹
摘 要:宋代花鸟和恽寿平的花鸟都是在师法造化,同时都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但宋代以格物致知为作画标准,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画家;恽寿平则把细丽与淡雅相结合,每幅画都题词落款,故属于文人画一路。
关键词:花鸟画;恽寿平;宋代
1 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与恽寿平《蓼汀鱼藻图》对比
宋徽宗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花鸟画方面。他的花鸟画师法吴元瑜、崔白,重视写生,以精细一路为主。《芙蓉锦鸡图》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幅画表现出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点。《芙蓉锦鸡图》全图都运用了双勾的手法绘制芙蓉及菊花,芙蓉的枝头稍稍向下弯曲,枝上立了一只颜色丰富的锦鸡,回头望向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神采及动态。花枝纤弱却能挺住胖硕的锦鸡,还有一对被锦鸡惊飞的蝴蝶,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就连左下角的小菊花也被刻画得工整精细。通过观察此图并分析看出此图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一种瞬间的动态。宋代没有落款,但宋徽宗题字并盖印,是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第一人。
《蓼汀鱼藻图》是恽寿平晚年的代表作。这幅画画面景物全都是用颜色点染而成,没有用线勾勒。石头以淡颜色的花青为主调,稍微晕染,更显得玲珑剔透。竹子、芦苇用浓淡不同的花青,每叶一笔写出,蓼叶以深色描出叶筋,蓼花、芦花则分别以赭石点染而成,画出了一种枝叶坚挺的感觉。游鱼以浓淡相间的墨色,只简单的几笔便跃然纸上,极尽其态,营造出一种半透明的感觉。
2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理学在认识论上重视先验论和认识论,并将格物致知视为根本的理念。“格”大意为推究,“物”大意为自然和社会,大概意思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从而学得一定的知识。格物致知口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体系,使宋代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标准。宋代的绘画也受到理学的影响,开始渐渐强调“格物致知”之学。因我国绘画发展到宋代,已经经过了一段很长的追求描绘外形的时代,所以主观上也希望能够准确地描绘客观的对象。于是花鸟画家们开始“以物观物”,而反对主观上的“以我观物”,开始以事物的本身来认识事物,使宋代花鸟画的写实性达到了高峰。由于帝王的专权和对花鸟画的重视提倡,加上宋徽宗“惟好画耳”,产生了很多职业画家。为宫廷们作画的职业花鸟画家,由于受到宫廷贵族审美的影响以及宋徽宗要求画家对所画的动植物必须观察得细致入微,从而表现事物最真实的形态,并强调绘画要有严格的法度,掌握所要描绘对象的规律,可谓将“格物致知”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符合自然规律,反映了宋代宫廷的审美特征。
由以下这个典故为例来说明宋代院体绘画的特点:在宋徽宗统治的宣和年间,朝廷建成了龙德宫殿,宋徽宗就命画院里的绘画高手实地为龙德宫的墙壁和屏风作画。画完后,他前去检查,一幅《斜枝月季花》引起他的注意。他便问这是谁的作品,随从告诉他是新进画院的一位少年所作。宋徽宗听了很高兴,不但赏赐衣物给这位少年,还一直连连称好。其他的人都莫名其妙,于是向宋徽宗请教。宋徽宗便说,月季花一般人都画不好,因为随着一年四季、每天的早中晚的时间变化,花蕊、花叶都不相同,这幅画中,月季花是春天中午时候开放的,花蕊、花叶一点不差,所以应该奖赏。
3 明代以来点染花鸟画技法对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影响
明代的“勾花点叶”派以色墨直接点染,兼工带写,在当时影响巨大,代表人物如孙隆、王毂祥等。从两人作品来看,可以明显感受到恽寿平的没骨花鸟有“勾花点叶”的影子。如王毂祥的《花鸟图卷》,画中运用了点染技法,与恽寿平的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王毂祥的画比起恽寿平更偏写意一些,用色如用墨,有题词落款,有文人画的情趣。
4 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特点
恽寿平绘画的艺术成就众多,在这里主要说一下他的写生花卉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写生过的素材众多,在他的多种作画素材中,有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蔬菜,也有很多路边的小野花野草,恽寿平却都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他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发展“没骨法”,曾云:“余与唐匹士研思写生,每论黄荃过于工丽,赵昌未脱刻画,徐熙无径辙可得,殆难取则,唯当精求没骨,斟酌古今,参之造化以为损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恽寿平觉得前人的技法并不是十分完美的,所以不能完全照学,也必须要师法造化。他的绘画观点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的,所以他的花卉写生不用鲜艳的颜色,而是把工细与淡雅相结合,用清劲秀润的水墨表现花朵的含苞待放,表现新鲜的果蔬等,将每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都表现得极具韵味。
因恽寿平靠卖画为生,所以画作难免有一些迎合清代的书画市场。虽然他的作画对象种类丰富,如花卉果蔬、百合牡丹等,却仍然借助画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他的画作一般会有题画诗或者题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落款钤印均带有文人画的意境。
5 恽寿平没骨法取得成就的主要来源
5.1 师法传统
恽寿平的没骨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形成自己的风格的。他大量临摹了宋代的院体画和元代的水墨画,与唐匹士认真探讨,由此可看出恽寿平在对待传统的态度上是非常认真仔细的。他提出必须要正确地师法传统,要在对传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师长舍短”,选择古人画作中优秀的部分为自己所用,从传统中汲取养分,从而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开辟新的道路。
5.2 师法造化
恽寿平强调在花鸟画的学习上,只师法古人还不能达到最妙,还必须以自然为师,但并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他在画跋中说:“凡画花卉,须极生动之致,向背,欹正,烘日,迎风,挹露,各尽其变,但觉清芬拂拂,从纸间写出乃佳耳!”为了画出花朵的完美形态,要利用颜色画出花朵的阴阳向背,表现出花叶的翻转,还要让观赏的人能闻出花香,有清芬拂拂的感觉,才是最好的作品。南田没骨重写生,用色雅韵清奇,与宋人工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严谨,南田则灵秀,都从造化中来,每笔见生机,与当时闭门造车一路画法有天壤之别。
5.3 摄情
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他熟识文人画的理论,强调作画在于摄情,也就是要借助物体表达情感,用情去描绘所要表达的对象。在用笔墨画物体时,要通过笔墨画出物体的内在精神,将绘画者本身的情感和物体的情感相结合,用“情”描绘神韵和意境,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观者的心灵。
5.4 学养
恽寿平的父辈多是有节操的名士,所以恽寿平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在父亲的教导下,他读了很多古代的圣贤经典,对他的思想和艺术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向伯父恽向学画,而恽向推崇元代绘画,对恽寿平有了直接的影响。他钻研临摹元四家的作品,主张作画要有意境,要借物抒情,便形成了他以“逸”为核心的画学和美学思想。恽寿平的绘画观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他的花鸟画的品格也表现为对“逸气”的追求,从而达到一种古朴、脱俗的境界。
6 结语
综上所述,宋代花鸟画和恽寿平的花鸟画都是在师法造化,同时都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但宋代的花鸟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以格物致知为作画标准,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画家。他们运用的是双勾手法,风格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反映了宋代的审美特征。恽寿平把细丽与淡雅相结合,用清劲秀润的水墨表现花朵的含苞待放,表现新鲜的果蔬等,将每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都表现得极具韵味,每幅画都题词落款,故属于文人画一路。
参考文献
[1]杨臣彬.恽寿平[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
[2]叶尚青.中国花鳥画史[M].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2015.
[3]吴孟复.中国画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美术出版社,1995.
[4]恽寿平.南田画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