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及发展建议

2018-03-24宋朝玉王圣建孙吉禄朱丕生宫明波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青岛市粮食小麦

宋朝玉 王圣建 孙吉禄 朱丕生 宫明波

摘 要:分析了2011年以来青岛市粮食作物的生产结构和发展状况,指出了影响小麦玉米生产的气候、价格和政策因素,提出了未来青岛市粮食生产发展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青岛市;粮食;生产结构;小麦;玉米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0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grain crops in Qingdao since 2011, pointed out the influence elements of maize production such as the climate, price, and policy,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Qingdao; grain; production structure; wheat; corn

1 青岛市粮食作物生产基本情况

青岛市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谷类作物(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水稻)、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豆类作物(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2011年以来,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占粮食播种面积的96.9%~98.2% [1-5];大豆、马铃薯、甘薯、谷子、高粱播种面积较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5%~72.1%[1-5],表明粮食作物仍然是青岛市种植业的主体。

1.1 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状况

如图1所示,2011—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持续降低[1-5],2013—2015年间持平,2016年又出现了降低。其中:2012年、2016年小麦播种面积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16 541.6,6 336.5 hm2,2012、2013、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分别比上一年减少了13 473.4,7 603.8,6 269.8 hm2;2016年粮食、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比2011年减少了65 432.7,30 682,26 146.4 hm2。

如图2所示,2011—2012年,青岛市粮食单产水平持平,2013—2016年略有下降,2016年比2011年每公顷下降了302.8 kg。小麦的单产水平较为平稳,一直保持在6 046.5~6 160.5 kg·hm-2之间,2015年最高,为6 242.5 kg·hm-2。2011—2012年玉米单产持平,之后单产逐年持2016年下降到6 715.5 kg·hm-2,比2011年下降了665 kg,降幅达到了9.0%。粮食单产水平的降低与玉米单产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双降”导致粮食总产量持续降低,2016年的小麦、玉米和粮食的总产量分别比2011年降低了20.4万t,34.7万t,58.0万t。

1.2 近年来小麦和玉米粮食价格变化特点

从2004年以来,国家一直对小麦采取最低价收购政策,保证了国家粮食生产稳定,避免了“谷贱伤农”,因此,小麦商品价格一直保持稳定。

从2007年开始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后,临储价格从2007年的1.4元·kg-1涨至2014年的2.24元·kg-1。2015年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下调收储价至1元·kg-1;同时由于高粱、大麦、木薯、DDGS等玉米替代品多的大量进口,导致从2015年9月开始大幅下跌。2017年初玉米单价降至1.5~1.6元·kg-1(图3,数据来源于卓创资讯网)。玉米价格的持续低价,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者的积极性,特别是种粮大户开始改种其它作物,导致玉米播种面积明显下降。

1.3 青岛市粮食作物的区域分布特征

从图4可以看出,青岛市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和胶州市,分别占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0.75%,18.25%,16.42%,13.58%,4县市合计占青岛的89.0%。平度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最高,其中单产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6.9%,达到7 620.0 kg·hm-2。胶州市、即墨市、崂山区、黄岛区和城阳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图5)。平度市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从2003年以来连续10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居全省县市之首,占青岛市的44.5%,被誉为青岛市的粮仓。2011年平度市成为全国首批“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之一,2013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

2 青岛市粮食作物方面政策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状况

从2006年开始,青岛市全面深入开展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大大促进了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的提高。2014年“10亩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17 700 kg·hm-2,达到青岛地区夏玉米最高产量水平;2015年平度蓼蓝镇“10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11 799 kg·hm-2,突破了11 250 kg,为青岛市历史最高纪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市按照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东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及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青岛市家庭农场出现井喷式发展。2013年、2014年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6.67 hm2以上)分别比上一年分别增加1 816家、2 821家。截止2016年8月份,全市共有家庭农场7 174家,占全部规模经营主体的47%;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5 407.69 hm2,占土地有序流转总面积的35%;家庭農场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36 211.43 hm2,占土地有序流转总面积的23.5%,家庭农场规模多集中在6.67~33.35 hm2 [4-5]。2015年8月,青岛市发布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并且青岛市农业委员会启动了青岛市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后备力量。

如图6所示,2011年以来,青岛市市合作社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全市工商登记农民合作社达到8 719家,入社农民有69.4万户,入社率达到49%。全市土地流入合作社的面积达到23 438.38 hm2,占全市总流转面积的1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2015年数量增加了439个,2016年已经达到887个[5]。同时加强“四化”合作社(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创建活动,提升了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青岛市一直重视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稳定发展农业产业化。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6家,产值1 383亿元;年出口额超过310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全市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500余家,年交易額51亿元。

3 青岛市粮食作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粮食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总体增产潜力小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春花生两年三熟是青岛地区的主要作物种植方式[6-7],花生常年种植面积86 710 hm2左右,而谷子、甘薯、马铃薯、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均不超过26 680 hm2,粮食作物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突出。2014年以来的胶东持续干旱,导致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玉米子粒价格持续下跌,这两个因素已经影响到青岛市粮食的生产安全。

除平度市属于平原外,胶州市、莱西市和即墨市多属于丘陵地区,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且地下水严重缺乏,“靠天吃饭”的低产田面积大,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小。连续3年的持续干旱,造成胶州、即墨、莱西部分地区小麦每公顷产量不足1 500 kg,每年绝产面积1 334 hm2。

3.2 粮食作物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本地优势品种

青岛市海洋性特征的气候,在气温、光照、无霜期等方面与内陆明显不同。与内陆相比,青岛春季气温回升慢,夏季湿热多雨、秋季风大温度低,有效光照时间短,造成冬小麦生育期缩短、夏玉米生育期延长[8]。而青岛市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青丰1号、青农2号)[9-10]、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11]多为引入品种,青丰1号、青农2号是青岛市几年来刚审定的本土品种,审定后面积逐年扩大,表现出明显优势。多年来,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方面均投入较少,采取外引利用模式,虽然每年引进数十个作物品种,玉米一直缺乏更新换代的新品种。

3.3 新型经营主体量大而质不精

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虽然数量上显著增加,流转土地面积也逐年增多,但其经营的效益并不高,管理水平较低。2016年“四化”合作社1 047家,仅占合作社总数的12.0%。由于种地补贴的诱惑,很多社会资本盲目投向农业生产,但是缺乏农业管理经验、缺乏种植技术,导致有规模但产量低、无效益或负效益;家庭农场配套政策不健全,导致大量收获的小麦、玉米没有晒场晾晒、没有仓库贮存;机械化设施设备配套不到位,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市场了解不清,盲目生产,导致农产品滞销;受持续玉米低价影响,经营状况惨淡。

同时,缺少资金支持是家庭农场存在的最现实的问题之一。2015年,青岛市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的家庭农场仅为12家,占比仅为0.002%;获得省级财政资金的农场只有1家;获得贷款支持的家庭农场23家(占比仅为0.004%),总金额仅为808万元,其中获得贷款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仅有6家。

4 青岛市粮食作物发展建议

4.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有机质提升工程,提高粮食增产潜力

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网工程体系,加大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泵站、小水渠“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搞好雨洪资源利用,加快建立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大力推广滴管、微喷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继续推进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改进和提高秸秆还田机械作业质量,引导农民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从根本上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增产潜力[12]。

4.2 增加粮食作物科研投入,发展多元化种植模式,提高粮食作物发展推动力

增加在粮食作物方面的科研投入,注重本土化优良作物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增强粮食作物发展的技术支撑。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套作模式(小麦与豌豆间作、玉米与花生间作、玉米与大豆间作),扩大马铃薯、甘薯种植面积,适度增加小杂粮(谷子、大豆、高粱)种植面积,发展特色作物(高筋小麦、甜糯玉米等)规模,形成多元化的作物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收益率,提高粮食作物发展的潜力。

4.3 加强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提高粮食作物产业拉动力

引导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强粮食作物产业化开发,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实体联合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拉动粮食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高筋小麦及相关产品、鲜食作物(甜糯玉米、花生、毛豆、豌豆等)鲜食甜糯玉米、黑色作物食品(黑小麦、黑玉米、黑地瓜等)等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4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管理和规范,增加财政扶持力度

以“四化”标准进一步加强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规范和管理,加强对农场主经营管理、种植技术、市场贸易、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形成长效培训机制。完善“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家庭农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对发展势头好的家庭农场、合作社,采取增加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无息贷款等多渠道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发展势头好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4.5 家庭农场保持适度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重视互联网贸易平台

种植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规模应提高到13.34~66.7 hm2左右[13],地块能够成方连片。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效益。加大粮食作物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优粮优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发展订单农业、定制农业。重视“互联网+现代农业”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减少生产盲目性,提高市场意识。发展租赁、代管等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减少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6]宋朝玉,宫明波,高峻岭,等.青岛市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轮作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66-67.

[7]郝才林.青岛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前瞻[J].山东农机化,2014(1):27-28.

[8]刘学刚,张金艳,薛允传,等.气候变化对青岛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2):229-240.

[9]韩新生,孙旭亮.青岛市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通讯,2014(8):15-16, 59.

[10]王黎,曲善珊,孔高原,等.青岛市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7):123-125.

[11]孙旭亮,张保望,孙锡勇.青岛市玉米品种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种业,2014(5):18-20.

[12]张磊,刘杰,王军,等.青岛市秸秆资源潜力及利用现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10(3):26-27.

[13]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7):11-17.

猜你喜欢

青岛市粮食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我的粮食梦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