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高中数学学困生社团活动行为的策略
2018-03-24齐银天
齐银天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单靠教室或教材很难激发学困生的兴趣、感悟,教师应通过兴趣激发、自主合作、正向激励,打造社团新时空,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学困生的消极行为,让学困生得到成长,打造出适合学困生突破的更大空间。
[关键词]学困生;行为矫正;兴趣;合作;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6-0034-01
我们知道,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有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总是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严重。特别是数学课堂中,学困生就对数字、符号、线条等不是特别有兴趣,再加上机械、乏味和单一的灌输,换来的只是学生的昏昏欲睡和课堂气氛的冰冷沉闷。不得不说,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教室或教材那点“自留地”,单靠成人的“一厢情愿”,很难引发学困生感悟与发现。教师应创设以“激发兴趣、合作交流和正向激励”为主的“社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学困生的消极行为,打造出适合学困生突破和成长的更大舞台与空间。
一、激发兴趣不可或缺
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情境问题的“迂回辗转”中,课堂或许有不一样的亮点,有精彩的生成,有意料外的“峰回路转”,而学困生或有行为上的突破,或有思维上的惊喜连连,或有知识、情感和心灵上的多重收获。
比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月圆之夜,当你仰望天空之时,想不想知道高不可攀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你知道吗,300多年前,法国有两个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5400km,那么,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来的?身处在这样的高科技时代,要测量一座山的高度,还亲自去量的话,必定会惹来笑话,我们只需一架飞机便可测出山的高度,你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这样的新课引入必将吸引学困生关注。对于高中学困生而言,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越丰富,课堂越能以“形象的面目”和“诗意的表达”去获得他们的认可。这样的情境教学隐含着教师对于社团活动一种更美好、更理想化的期盼或者假设,相对于以前学困生在社团中的沉默而言,情境化氛围能让学困生行为矫正的力度加大。学困生会尝试着多说话、多参与、多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行为的矫正、情感的交融、思想的领悟,信心的恢复,构筑起丰富的教学时空,而这些就是师生更加需要追求的境界。
二、自主合作不可或缺
有一句非洲格言说:“如果你想走得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么就跟别人一起走。”高中数学社团既需要“一个人走”,也需要“跟别人一起走”,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社团中的合作现状比较混乱,异化为自由活动;优生在一组,学困生在一组,甚至学困生处在“边缘地带”,在“被遗忘的角落”默不作声;社团中出现“听者、看者、干者”分离的现象,学困生成为社团活动中的“游离者”;盲目从众,充当“自由乘客”,“搭车现象”比较严重,使互补互促流于形式……说到底,合作学习始终在“被动式的地方”蹒跚徘徊,或者刚进入合作的浅处就折道而返。那么,如何在这场“共同行走”中,让学困生得到更多的眷顾、润泽呢?
1.分工明确,建立责任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小组内承担一定的责任,正所谓:“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当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合理组建小组,搭配比例为一个优生、一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即1:1:2,采用“1:6:4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控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4个组员的问题,调控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牢固树立“组胜我荣,组败我耻”的荣辱观,确保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吃饱吃好”,确保小组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之积极效应。
2.以人为本,分层提高
好的合作不是一视同仁,不是“一刀切”“齐步走”,而是在充分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合作。如对中上学生,要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使劲跳能够达到”;对学困生,要设计一些较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达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制订出为个体而量身定做的活动内容,让每一名学困生都能“上上镜”,激发学困生曾经一度“沉睡”的细胞和潜能,让他们都有触发、有体验、有积累、有提升。
在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的适时介入成为学生真正互补互促的保证。适时适度的介入,才能保证学困生的真体验、真理解、真合作,才能保证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在自然而然中得到矫正和锻造,才能保证社团成为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活水。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正视学困生的偏好、负荷力、学习效能感和可塑性,从学困生“内环境”的成长规律出发,营造社团学习新时空。
三、正向激励不可或缺
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需要一些“重要的他人”,教师作为学困生的“重要的他人”之一,如何评价学困生,显得非常关键。因为有些话语一说出来便会转化为学困生内心的波澜,一经“落地生根”,就成为学困生行为矫正的标准和“尺码”。就高中数学而言,教师是仅仅从分数的角度为学生“盖棺论定”,还是从数学思维方法、自信心的恢复、社团活动交往、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角度等全方位评价学生呢?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当然,这一切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理念、勇气和坚守,比如,可以尝试实施如下“两个优先,一个同步”的策略。
1.表现优先
社团活动中的发言、问答、交流、分享、反馈等机会,要优先给学困生,让更多关爱的阳光频频洒在学困生的身上。教师应该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引领所有学生进行常规的数学社团活动,而另一只眼拨开社团活动中表面的光鲜和明亮,看清学困生的无助和失落,辨清学困生将要脱口而出的话语,在“岔路口”和“转弯处”等待学困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让“学困生吃饱”“优等生吃好”。
2.表揚优先
学困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应予以优先表扬,对“习惯进步”的学困生、“思想进步”的学困生、“胆量进步”的学困生都要极力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秀之处,对有个性的评价、有情节的评价、有故事的评价、“量身定做”的评价……都可大胆一试,力争让正向激励成为一种“唤醒和解放的力量”参与到学困生的“光合作用”之中,成为学困生思维、情感和心灵所必需的“维生素”。
3.导助同步
教师要做到“扶”“引”“放”,切实把握“扶”和“放”的尺度与分寸:分岔之处需拨之,阻塞之处需疏之,该放手时就放手,改牵手时就牵手。在这样的导助同步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困生”的“学”,因为学困生“学”得越主动,教师的教才有更多的契机和切入点,两者构成一种相互引发、相互激荡和相互提升的关系。而这恰恰是学困生在社团活动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畏惧变乐意的关键,也是矫正学困生行为最重要的因素。
(特约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