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沣西新城新河治理思路研究

2018-03-24潘文学孙淑侠薛晨亮

陕西水利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河新城防洪

潘文学,孙淑侠,薛晨亮,杨 艳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近年来结合新时代柔性治水新思路,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方兴未艾。不少地方只考虑河道的防洪作用,片面强调河岸硬化,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破环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治理后的河道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而且河道的环境条件模式化,并使生物种类单一化或使水生动物频临灭绝,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按照系统治理的理念,为落实“河长制”减少洪水灾害,治理水环境,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需对新河进行综合治理。

1 流域概况

新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浅山区,自南向北流经西安市户县,于沣西新城马家寨村汇入渭河,河长40.0 km,流域面积303.8 km2,西咸新区范围内河长约12.5 km。由于新河上游对水资源过渡开发,新河出峪口以下河流已成为季节性河流,除洪水期外,峪口以下河道已无天然径流,新河干支流河道经过户县县城、余下镇等集镇后,由于有城镇生活、工业污水排入,河道现状有稳定的常流量,现状水质为劣五类。目前新河防洪标准低下,为10年~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防洪堤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堤身局部河段破坏严重。

新河新区段河长12.5 km。目前防洪标准多为5年~1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其中新河入渭口至沙河入新河口,河段全长1.5 km。2014年已经列入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随机开展设计,目前正在施工建设;新河西宝高速南线至沙河口段2.0 km堤防工程已经获得批复。剩余西宝高速南线桥至兆伦村段9.0 km正在开展设计工作。

2 工程建设背景

目前,除过新河入渭口段1.5 km正在治理外,其它段均未系统治理,仍为六七十年代农民自发而建的低标准低质量围堤,河道支离破碎,防洪能力薄弱,严重威胁两岸多座村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需尽快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新河上游水环境和水生态均发生了局部破坏,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沣西新城段现状新河为Ⅴ类。新河上游水资源的过渡开发,河道内生态破坏严重,水生动物绝迹。新河中游段没有支流纳入,稀释水体,加之生活污水加入,水质为劣Ⅴ类。新河下游,河道变缓,特别是入渭口段河道二三百米宽,水质有所改善,但整个新区段水环境不容乐观。随着沣西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新河必将成为代表新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

沣西新城自然资源丰富、文化深厚、遗迹众多,但多数已埋藏在历史长河之中。沙河古桥遗址、兆伦铸币遗址带给许多待解之谜,但是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均未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沣西新城水文化景观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原因,使得水文化开发严重滞后。

3 治理思路分析

此次治理从保障城市水安全的角度出发,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通过构建新河防洪工程体系,保障城市防洪安全;通过修建湿地公园、活水公园、水景观湖,改善城市水环境;通过沿自然水系、人工水系开展生态建设,营造城市水生态格局;通过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资源,提升城市水文化品味;打造沣西新城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新河水生态格局。

3.1 打造“低碳环保的安澜河”

河流功能:防洪排涝、生态环境、休闲健身。治理方案:在防洪体系建设中,尽量减少拆迁的条件下,通过拓宽河道,栽种适生水草,净化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营造“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清新”的城市景观河道。通过规划修建防洪堤长25 km(结合1#、2#坝、大王湿地公园建设、新泥湿地公园)打造新河“水安全保障”的防洪保安体系。

(1)防洪排涝标准

沣西新城新河为50年一遇,沙河不承担防洪泄洪功能。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为50年一遇,雨水管渠设计排涝标准为一般地区2年~5年一遇,下沉式广场等地下设施按20年一遇。

(2)防洪保安体系

主要由防洪堤和应急分洪区两部分组成,规划防洪堤距80 m,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防洪堤按照“堤路结合”进行建设,堤顶宽不小于6 m设计;按照沣西新城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因此应急分洪区分洪标准为将新河百年一遇洪水降低至50年一遇以下,需调节库容58万m3,本次规划两处应急分洪区,分别位于西咸北环线出口以下至规划创智路之间和兆伦遗址东南片区,总占地85万m2,可结合湿地公园进行景观升级打造。

3.2 打造“生态湿地”河道

(1)水质保护目标

新河水质目标为Ⅳ类,通过湿地净化后水质目标为Ⅲ类;沙河湿地景观区水质目标为Ⅲ类,针对目前新河防洪能力低下、水污染污染严重,迫切要进行综合治理。

(2)水生态修复体系

“生态湿地”是指依托天然水道、人工水脉打造的串珠状湿地公园和连片景观水面。通过在新河河道内修建长6 km、面积36万m2的湿地公园和在河道外修建马王活水公园(20万m2)、新泥湿地公园(40万m2),营造总面积96万m2的湿地公园,彻底根治新河黑臭水体,实现新河“水环境清新”的生态治理目标。由于新河河道来水几乎全部为上游生活、工业及污水处理厂退水,按照8万m3/日的污水排放量,需要规划不少于80万m2的生态净水湿地对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进行深度净化,使河道水质在流过净水湿地后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

本次规划在新河创智路以上河道内建设净水湿地6 km,通过修建2#,坝高2.0 m,形成平均宽度60 m,面积36万m2;河道外湿地规划两处,上游湿地布置在新河与泥河交汇处上游三角地带,位于兆伦村东北处,湿地面积40万m2。另一处在户县大王镇以东,东兴村以北,在河道西堤与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之间布设,湿地面积20万m2,该湿地面积共计净水湿地面积96 万 m2,合 1440 亩。

(3)生态修复手段——塑造“原始地形”,给河道创造“自我设计”的可能与空间

通过延长河流路径和增大阻力的方式,在新河河床内部凿挖菱形小岛,将河道分流在不同流动路径上,形成不同的河道形态。加强河流的渗透能力,创造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河道的复杂网络,延长的路径及小岛间阻碍,使河水流速得到削减,为水体接触净化提供时间与空间。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河流对菱形河底冲击与侵蚀,在河流的“自我选择”后,形成新的河网。

3.3 打造“生境多样的景观河”

(1)景观治理目标

把新河新区沿线建成“一河清新、两岸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丰富”的绿色生态长廊。

(2)设计原则

景观绿化处于河道中,首先不能碍洪,不能降低河道防洪标准,其次要耐水淹,以硬化为主,以花卉为辅,适当点缀几棵乔木。对于区域内绿化应尽量恢复其自然野态,尽量保持原有的具有河滨特色的优美环境与景观。在本区域绿化景观规划中,应尽量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如灌木林地、草地以及湿地、人工湖等,满足不同物种对环境特质的需求。同时应尽量丰富植物种类,保证物种与群落的多样性。

(3)水景观体系

景观带主要为堤顶景观带和河滩景观带。堤顶景观布置主要布置花红树绿、色彩斑斓、植物层次丰富的花卉,右岸种植主要为红色,左岸为绿色,形成红色的海洋与绿色的海洋,与河道蓝色的海洋交相呼应。

二级滩面在景观布置上主要以不易被水冲走的地浮雕、石凳、花盆及椅子等。沿河边将结合实际地貌修建亲水平台,通过不仿木砼防护栏、园林景观的建造,使其成为生态景观自然、人文景观精致的亲水平台,市民可在此凭栏观赏河景,感受现代城市与园林景观的有机融合。

一级滩面易受洪水袭击,配置一些景观花、灌、草,形成红、黄、绿、橙相互映衬的景观。本次设计对于水边及浅水区域以种植低矮的香蒲、菖蒲等水生植物或喜水植物为主,对于其余区域以春黄菊、蒲公英、三叶草等地被或小型开花灌木绿化为主,其余以撒播草籽方式栽植。根据分区功能定,在非汛期,市民在此既可休息,也可欣赏美景,还可锻炼身体。为提升大学城及交大创新港城市水景观品味,河道内规划在红光路上游50 m处修建两道景观跌水坝,形成水面面积12万m2;河道外在大学城以新河为界,形成东西环状水系长约4.0 km,水面面积10万m2,营造新河“水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随着西咸新区的发展,该地区将成为大西安的核心区,承载着更多的使命,将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战略高地的重要承载区,这一切都对河道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河道不能再单纯地仅注重防洪功能一项,治理还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和谐的都市格调相协调。在注重防洪功能时,还要注重保护环境、建设景观生态工程的要求,采用措施实现环境、景观、生态与城市防洪工程紧密结合,实现人水和谐,尊重自然基质,构造生态长廊,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将新河塑造成沣西新城的“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促进沣西新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河新城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珠江新城夜璀璨
Dark Energy Phenomenon from Backreaction Effect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A Pressure Parametric Dark Energy Model∗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