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主要做法

2018-03-24张秀华王晓阳

山东水利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水务局水价项目区

张秀华,王晓阳

(宁津县水务局,山东 宁津 253400)

宁津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区划面积833 km2,耕地面积5.6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县用水总量的80%以上。现状水资源极度匮乏,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2万hm2。但是长期以来农田灌溉模式粗放,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地下水过度超采。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节水和农田提质增效,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势在必行。

2016年,宁津县被列为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重点实施县。作为改革先行县,宁津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2016年完成涉及县内长官镇、刘营伍乡有效灌溉面积6 086.67 hm2的水价改革,年节水量79.2万m3,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助推改革规范化

宁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县水务局抽调专业技术力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为确保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水务局加大水价改革宣传力度,到项目区村庄进行走访,讲解改革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听取群众意愿,争取老百姓的理解与支持。2016年4月对项目区3 562家用水户全部完成用水信息登记,为农业初始水权的分配打下良好基础。

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宁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宁津县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宁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实行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通知》,宁津县物价局、宁津县水务局出台《关于宁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区域实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的通知》。各用水户协会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水权交易,宁津县水务局按照政策文件要求,发放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水价改革的积极性。

2 创新机制,两手发力,助推改革市场化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分配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基础环节。为了做到水权分配的合理化、科学化,县水务局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对项目区用水量进行了先期规划,组织人员对水量进行精准测算,全县年度用水总量为13 269万m3,并按照先区域后行业原则,确定长官镇、刘营伍乡项目区农业用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993.6万m3和505.3万m3。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节约”的原则,分配初始水权,镇总会预留总量的4%,村分会预留6%,其余90%分配给用水户,并于2016年5月份完成农业初始水权分配。

为充分发挥民主性,按照改革利民的原则,宁津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水价改革,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长官镇和刘营伍乡用水户协会,同时成立87个村分会,进一步增强民众参与水价改革积极性,提高民众参与度、话语权。水权分配完成后,宁津县水务局向镇、村用水户协会颁发集体水权证书,并注明水源类型、水量、用途、期限、可转让水量、转让条件等,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的维修养护、水费收取等工作。

3 设备改造,“互联网+”,助力改革信息化

信息化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石,以水价改革为契机,宁津县对2016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内858台机井射频机进行安装和升级改造,建成信息管理数据库,配备充值机、无线上网卡、打印机,实现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信息平台管理。平台融合用水自动化计量与统计分析、水费收取、水权交易、日常监督等功能,有力提高了农业用水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采取“两证一卡一平台”的管理模式,即:向每个乡镇用水户协会总会发放取水许可证,向用水户协会村分会发放水权证,水权证载明每个用水户水权信息,用水户凭射频卡充值取水。2016年9月,宁津县联合北京某科技公司开发农业用水信息管理系统,经过技术攻关,多次运行调试,2017年初平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用水信息全部纳入农业用水管理系统,并实施动态监控和监督管理。

项目区信息化改革后,用水计量到户,实现平台对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及农业用水县、乡、村三级平台管理,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需求。滨州、临沂、济宁等县(市、区)水利局在参观过程中对信息化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信息化系统创新、实用、有效,对水价改革推行意义重大。

4 健全机制,杠杆调节,推动节水制度化

水价改革伊始,很多群众对水价改革并不认同,担心会因此增加负担,为打消群众疑虑,县水务局会同物价局完善终端水价测算,制定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实行水价激励制度,建立起一套节奖超罚的用水政策,在达到节水效果的同时,得到了项目区广大群众的认可。

一方面,在项目区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实行用水总量“封顶”,按照《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统一确定全县农田灌溉定额221 m3,定额内用水按照基本水价收取水费;超过定额20%以内的水量,按1.2倍水价收费;超过定额20%~50%的,按1.5倍水价收取水费;超过定额50%的,按2倍水价收取水费。另一方面,对项目区节水农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用水户协会予以奖励。2016年度,项目区共节水79.2万m3,向长官镇、刘营伍乡等11个乡镇发放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23.06万元,极大地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水价改革积极性。

5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改革长久化

2017年4月,宁津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到项目区刘营伍乡崔寨子村探访,水价改革效益显著。

一是群众认可度高。自水价改革以来,项目区农民切身感受到用的水少花的钱就少,通过节水还可以获得奖励,节水意识明显提高。二是节水效益明显。水价改革后,当地村民改大畦为小畦,小畦宽度为原来的2/3,长度一般为7~10 m,由于田畦变窄变短,水流更快,比原来每亩次节水5 m3左右;部分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了节水,自行购买了卷盘式喷灌机、半固定式喷灌机等设备,亩次用水40~45 m3,比管灌节水5~10 m3;水价改革前水管员按照耗电量折算水费,亩次灌水费用平均在20~25元,改革后按方收费,亩次灌水费用在15~20元,水价改革成效明显。三是农业提质增效。项目区农田灌溉用工、用肥、用电减少,农业效益显著增加。四是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地处地下水重点超采区,通过水价改革减少地下水取用量,地下水源得了涵养,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保护。

通过积极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宁津县2016年度水价改革任务按时完成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水价运行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发展轨道。目前,宁津县2017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获德州市水利局批复,项目涉及宁津县相衙镇等3个乡镇1.15万hm2有效灌溉面积,项目总投资232万元。下一步,宁津县将会进一步开拓思路,再接再厉,巩固成果,积极创新,争取到2020年完成全县改革任务,并努力实现保证运行、节水增效、农民受益的目标。

猜你喜欢

水务局水价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提高水务局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