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2018-03-23赵爱虎
赵爱虎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善于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本文中,作者结合初中教学实践,就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究。同时,教学中教师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情境;实践;差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教学的形式,还是教学的内容,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新的面貌。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能够结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内容的需求,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出新课改下的高效数学课堂。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对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了反复研究和实践,找到了新课改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是一门实用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做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促使之下,学生们数学学习的热情更高,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下,各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综合能力会不断提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自然会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数学学习的快乐,进而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打折销售》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纯举出一些例题进行干巴巴的讲解,不但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内容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这部分内容讲解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调查作业,让学生分组调查各商家的促销手段。学生们在调查中发现,商家的促销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打折销售,另一种是购物送礼券。这时,教师趁机以此为例设置一个教学情境:两家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家商场购物8折优惠,另一家商场买100送20.如果我们购买相同的商品,到哪一家商场会比较便宜呢?之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们的观点各异。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找到最合适的方法。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所学的基础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进行知识的探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多读、多想、多讨论,同自己的动手实践发现数学规律,找到数学知识。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制作,在同学们做好等腰三角形之后,教师让学生标上三角形的角、腰、底边等。之后,要学生把做好的等腰三角形进行对折。在各项操作过程中教师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最后,让各个小组进行制作成果和讨论成果的展示。
由于学生们参与到了教学内容的探究之中,在动手操作中他们的热情很高,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同样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让每位学生都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能够在数学学习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统一教学的局面,在课堂教学时要了解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做好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各环节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经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水平。
为了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师要放低身价,擺脱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束缚,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究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给予不同能力的学生不同的表扬,为学生们多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每位学生都产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类知识的探究活动之中。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安排,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