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03-23于桂清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于桂清

摘要: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对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表现出较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坏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首选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一致性认可,并且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目标,使数学教学情景的创建可以帮助学生接受知识,让数学知识实现趣味和知识的统一,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应用的原则分析

将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以应用,就要充分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其中在针对性的原则方面就要加强重视,在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主要是为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所以在问题创设的针对性性原则方面要能充分遵循。要在问题情境的设置过程中,注重回到数学本体上来,这样才能有助于应用的效率提高。

再者,对问题情境的应用要注重趣味性原则的遵循。在对实际的数学问题设置过程中,就要能注重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味的数学问题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可将游戏以及故事等方式在实际问题情境设置中加以呈现,这样就比较有利于问题情境设置的作用充分发挥。

另外,对问题情境的应用要注重层次性以及挑战性的原则遵循。在对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对问题的层次性要得以重视,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成熟,要能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任务,这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就比较有利。并要注重问题情境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等。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比较有利。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2.1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

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否有积极的反馈,首先就是学生对问题是否感兴趣,因此,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就在一个字“趣”上。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并不是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目前小学教材内容来看,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带有图画的说明,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教材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本知识。

2.2实现问题情境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使用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践性。这也为我们开展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改造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这些小学数学的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学生对那些抽象的问题的认识还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将这些理论知识的抽象问题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铺垫,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就符合了小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

2.3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次有意思的游戏,从而在娱乐中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可以集体参加且难度较低的活动,进而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小学生更好的在快乐放松的环境中学到数学知识。

2.4创设具有真实性的问题

真实是数学的本质,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因为通过数学所引发的出来的问题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创设真实性的问题就是需要将数学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课本学习的知识也是可以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这样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維能力。

2.5创造操作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演练

在教学中为了唤起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安排学生进行真实的演练。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模拟问题场景,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参加数学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进行一场菜市场买菜的课堂游戏,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买方和卖方,用你买我卖的方式进行乘除法则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到了如何把应用题解决思路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增加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收获数学知识。

2.6 利用好现代教学工具,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师可以在课堂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们开阔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思维,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学习四边形和立体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时,由于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光靠口述和黑板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情景小故事,故事中小熊只有计算出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才能去市场购买蜂蜜,将立体图形通过动画展示出来附上计算公式,让学生算出罐子体积帮助小熊买蜂蜜。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高度集中注意力,还学会了更好地运用所学内容。

2.7运用开放性问题,创数学开放性问题

运用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过程中,既要有问题情境的促发,又要有多种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开放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时玉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

[2]贾凤银.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J].考试周刊.2016(90)

[3]牟天伟,吴天飞.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的途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4]赵丽梅.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课堂的创设方法探索[J].学周刊.2017(13)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