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数学有效课堂
2018-03-23贾晓旭
贾晓旭
摘要:建造有效课堂,需要学生的配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会启发,教师的主导,必须是教师不仅要备好每节课,还要上好每节课。不仅要备学生,还要备教材,小学数学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上好了,学生容易接收,开好了一个头,上不好,学生学好数学就是一个难题。
关键词:有效课堂;引导启发;主体性
今天,人们的知识迅速增长,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知识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力量,他们是未来的栋梁,培育他们是我们的责任。建造有效课堂,培养栋梁之才。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钻研,培育莘莘学子。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式课堂不是填鸭式教学,老师只是讲,学生乖乖听。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一起讨论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例如小学二年级数学比一比这节课,要让学生说出来。
师:你可以从这些家用电器中任选两件,比一比谁贵谁便宜?能不能把它们的价钱用( )○( )的形式定下来?
生:能。(学生自主活动)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选的哪两件商品,谁贵谁便宜?
生1:我选的是2010元的彩电和998元的微波炉,彩色电视机贵,微波炉便宜,所以2010>998。
生2:我选的是2058元的电冰箱和1008元的洗衣机,电冰箱贵,洗衣机便宜,所以2058>1008。
生3:我选的是998元的微波炉和1008元的洗衣机,微波炉便宜,洗衣机贵,所以998<1008。
……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的选择对象和比较结果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一下。
(进行小组内交流)
[点评:让学生任选两种家用电器,再比一比谁贵谁便宜,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这个环节即充分运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很快地比较万以内数量的大小又孕伏着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
师:同学们都能对这些电器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真不错!老师也把你们比较的结果都整理在这儿了,并且给这些式子编上号。(课件演示)
1、2010>998 2、2010<2058 3、2010>1008
4、998<2058 5、998<1008 6、2058>1008
师: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
生:能。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生1:我是按>、<来分的,分两类:第一类是1、3、6;第二类是2、4、5。
生2:我是按它们的下上位置来分的,分两类:第一类是1、2、3;第二类是4、5、6。
生3:我是按序号的单、双数来分的,分两类:第一类是1、3、5;第二类是2、4、6。
生4:我把式子左右位数不同的数分一类,把位数相同的数分为另一类。第一类是1、4、5;第二类是2、3、6。
……
(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逐个演示。)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把反馈的式子进行自由分类,由此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与规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这一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他们能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突破口,这种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吸收知识,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特点。备課时必须考虑好怎样的问题适合哪个学生作答。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教学时,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准确把握重难点,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达到目的。课堂中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免做作业,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探究性作业的实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师生合作学习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师生合作是相当重要的,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的,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去,作为教师,一定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也不能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有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向45分钟课堂时间要效率,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相长,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应该注意导入的时间不能过长,要做到少而精,导入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探究新知。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应让学生享受到过程的美妙。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不爱学习变成爱上学习。对学习感兴趣,提高兴趣,学会学习。课堂形式应是多样的,而不是教师一人在课堂中灌输,学生听得昏昏沉沉。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的氛围自然会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邹彩虹.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学苑教育,2015(17).
[2]陈书立.创设有效情境打造灵动课堂———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39.
[3]汪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