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

2018-03-23邢唯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漆器表达

摘要:漆是中国古代三大传统艺术表现媒介之一。作为漆媒介表现形式之一的漆器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经历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年日仍然换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漆器已然从以使用为创作目的的制作转化为以审美、甚至是以表现观念、实验探索为创作目的。漆器的创作呈现出区别于传统的艺术表达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漆艺非传统性表达的分析,进而探索当代漆器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漆器;非传统性;表达

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中出土的“漆弓”可以证明古代先民于8000多年前已经掌握了漆器的制作技术,后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直至今日仍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纵观漆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发现:不同时代的漆器代表着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位,有着不同的制作目的,随之产生的艺术表达也完全不同。最初漆器创作的主要目的为日常使用,在器物上髤漆是为了延长器物的使用寿命和避免器物腐烂破坏。后来,漆器走向了贵族,在器物上髹饰的主要目的为了装饰和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到了当代,时代背景、学术环境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漆器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漆器的艺术创作不再局限在实用漆器创作方面,而是呈现出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漆器的艺术创作更加的多元化,艺术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下文是笔者对于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做出的一些论述:

一、漆器的传统性表达与非传统性表达的区别

漆器的传统性表达主要体现在漆器的传统艺术制作与艺术表现方面。传统漆器的制作有着复杂的制作步骤与漫长的制作周期。制作底胎、裱布、刮灰、上漆、打磨、抛光等是传统漆器制作的基本步骤,可见制作步骤的复杂、制作周期的漫长。漆器传统性表达的艺术特点,即“平、光、亮”,这是对于漆器的要求也是对于制作者的要求,制作者的艺术创作受到固定制作模式的限制。传统性漆器的艺术表现语言几近相似,我们在欣赏传统漆器作品的时候很难分辨出艺术家创作漆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漆器的艺术形式几乎是一样的,追根究底,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漆器制作的使用用途。

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区别于传统性漆器的表达,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而產生的。具有非传统性表达特点的漆器一般的不被看做为工艺美术作品和实用器物,而是被划分为纯艺术范畴,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制作步骤和制作周期没有明确的制作周期以及明显的固定模式,漆器的制作再不局限于工艺美术作品和实用器物。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艺术表现语言摒弃了传统性漆器“平、光、亮”的特点,艺术的表现语言为了表达漆器的审美和艺术语言而服务。对于创作漆器的艺术家而言,没有了束缚,在漆器的创作方面创作更加的自由,所创作出来的漆器更加具有个性化语言和艺术家的个人特色。

二、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表达方式

为了进一步研究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下文从材料、工艺、理念三个角度进行探索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方式。

(一)从材料角度探索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方式

漆器的艺术创作是以材料为依托,材料支撑着漆器的艺术创作,可见材料对于漆器创作的重要性。漆器的创作材料指的是漆媒介以及其他一些可以与漆结合的材料,包括蛋壳、螺钿、金银粉等。漆媒介包括天然大漆、合成漆、化学漆等种类,每种漆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而它们具有共同的特性,包括包容性、固化性等方面。这些属性最直接体现在漆材料与其他材料的跨界结合方面。漆媒介的包容性指的是漆可以附着除油和稀释剂以外的任何物质上。“如胶似漆“恰恰体现了这样的材料属性,通过这个性质可以探讨出漆与多种材料相结合的可能性,漆可以与纤维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相互结合,是漆器非传统性表达中材料跨界发展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探索空间。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的钟声老师,他利用漆的这一属性将漆与陶瓷相互结合到一起进行漆器的艺术创作。他将古代的陶瓷残片利用漆进行修复与再造,让这些残片得以重生,漆材料含蓄低调的材料美与陶瓷材料的坚硬明快的材料美相互碰撞,是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漆的固化性体现在漆干固后会变得比较硬,例如在纤维材料上面进行髹饰,可以让纤维材料的变硬,起到固定造型以及形成材料对比的目的。

(二)从工艺角度探索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方式

传统性表达的漆器具有漫长而复杂的制作工艺,可分为镶嵌工艺、变涂工艺、雕填工艺、描绘工艺等,每一项工艺又可划分出不同的工艺类别。而非传统性表达的漆器是相对于传统性表达的漆器而言是自由的。具有非传统性表达特点的漆器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不再拘泥于工艺步骤的准确性,工艺不再按部就班的进行,工艺制作的手段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工艺进行连接,让其他艺术门类的工艺融入到漆器的制作当中,使之产生艺术与艺术之间在工艺方面的碰撞,还可以反复重复漆器制作中的某项制作工艺,让这项工艺达到极致,从而制作完成的漆器会给观众以震撼的视觉体验和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师陈静,她利用只有几毫米的小块的漆皮进行漆器创作,通过反复的黏粘、拼接将漆皮所造所要表现的造型。她的作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底胎,作品纯粹是用漆皮构建起来的,她在重复进行黏粘漆皮工艺的同时,也摒弃了其他的制作工艺,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注入了行为感念和时间概念,她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纯粹而有力量,并且具有实验精神,是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体现。

(三)从理念角度探索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方式

理念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灵魂,创作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关键在于对于当代艺术理念的吸收、艺术家创作思维的转变、漆器艺术创作理念方面的开阔。工艺和艺术是相互区别的,二者相互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对于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漆器的传统性表达更加侧重于工艺性,而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更加侧重于艺术性。如今漆器的创作不再拘泥于对于美丑的评判、工艺优劣的评判,而是运用漆这种艺术媒介对于作品的漆器艺术创作的把握和理念的表达。漆器艺术的创作类型不再局限于实用漆器,而是融入了当代艺术概念,漆器走向了平面成为了漆画,漆器走向了空间成为了漆空间,漆器走向了立体成为了漆立体,甚至漆器走向了行为、走向了装置艺术形成了漆观念艺术,这些都是区别于漆器传统性表达的艺术体现。当代艺术的话语下,艺术家们解放思想,每个艺术家的创作的理念不尽相同,每个艺术家对于漆器艺术创作有着不同的艺术话语权,在这样个性化理念的指引下,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随之产生、发展。

二、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意义

(一)对于漆器艺术的意义

漆器艺术从新石器时代走来,历经8000余年却仍然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无疑漆媒介、漆材料是迷人的,漆器艺术是迷人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漆器的艺术创作不断的进行着延续与创新。那么,随着时代在发展和进步,如何让漆器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可以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如何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创作方式,对于当代漆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经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得出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创作方式具有可行性,是可以进行实施操作的,这就说明漆器的发展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途径,以及多样多样的存在形式。非传统性表达的方式让漆器的艺术创作充满新的、未知的可能性,丰富了漆器艺术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漆器艺术创作与时俱进,并且充满了时代精神。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相对于漆器传统性表达的优势在于让漆器艺术融入了当代艺术创作理念,并且具备普遍美学和审美趋势,是漆器不再具有程式化和艺术特权,无论观众的群体是谁,无需通过语言的阐释来让观众了解漆器艺术作品的想法。

(二)对于艺术家的意义

对于艺术家而言,漆器非传统性表达让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不受限制。漆器艺术创作者可以尽情的表达艺术思想,而不再受到材料、工艺、理念等方面的束缚。同时,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让漆器艺术的创作者更加多元化,漆媒介概念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各中艺术领域的艺术家运用漆为媒介进行艺术表达,如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申晓南教授,在所创作的雕塑表面运用漆进行髹饰,这让漆这种媒介与雕塑相互结合,在作品具有新的艺术语言的同时,艺术家也迸发出新的创作激情。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让“人人可以成为艺术家”,漆器艺术的创作不再是漆器制作者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而创作出来的漆器作品是个性化的体现和个人特色表达,甚至创作出来的一些漆器艺术作品是艺术跨界交流的结果。非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具有艺术家和创作者的个人特色,这种表达不是千篇一律传统艺术特色,而是颇具艺术家个人藝术创作特色的艺术创作表达,是千变万化的、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对于审美的意义

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对于审美而言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冲击着漆器传统性表达的审美。对于漆器的传统性表达而言,其审美体现在对于每件漆器细致髹饰、精湛技艺的把握,“光滑如镜”、“光可鉴人”是漆器传统性表达的写照,而当代漆器艺术的审美标准不具有唯一性,判定一件漆器作品的审美标准为是否达到了“平、光、亮”,这样的审美标准在当代已然只能够判定一部分的漆器,而不能判定全部漆器的美丑与否。另一方面,在当代艺术的话语中漆器艺术大的类别之中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这种包容性中各种审美形态的漆器百花齐放,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让漆器艺术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形式的审美不尽相同,有一些在漆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与失误,甚至变为漆器的审美特色。这些具有新的审美意义的漆器作品打破了观众对于漆器存在的固有印象,增加了每件漆器之间的差异,使观众产生对于漆器固有认知的怀疑和思考,在怀疑与思考中体验漆器艺术的审美意义,这恰恰是在审美方面最有价值的体现。

四、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启示

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使漆这种艺术媒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漆媒介所创作出来的漆器艺术作品具有无限的表现形式,漆器创作具有多种不同的手段、方式,不仅在漆器创作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带来了一定意义的启示。

首先,漆器艺术创作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与时代、社会接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制作出来的漆器各不相同,在当代,漆器的存在形式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千变万化的。格式各样的漆器虽然存在形式不同,却为漆器创建了一个自由开阔的艺术氛围,会不断涌现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漆器艺术的创作者不能局限于当下已知和存在的艺术理念和工艺技法,不能固守传统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具有实验探索精神和敢于冒险的勇气,并且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理念,勇于打破常规、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不断地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让理论联系实践,在不断的实践尝试中找到正确的实践方式和理论体系。其次,艺术是一个需要交流合作才能不断进步的学科,漆器艺术也是一样的。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必不可少,不同领域之间的碰撞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一定的学术推动力,在丰富自身学科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对其他学科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漆器的非传统表达并非是任意的制作与表达,而是要在一定的“规矩”之内进行表达。尊重漆器材料的艺术属性和材料属性是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创新的制作手法,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和审美观念,这样创作出来的漆器作品才具有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真正的存在价值。为了创新而创新,任意的破坏、随意的创新并不是漆器非传统表达的初衷,所以,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与创作。

结语:

漆器的非传统性表达对于漆艺学科、漆器创作者、对于审美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其具有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空间,值得继续在此领域进行创作与学习。通过上文对于漆器非传统性表达的分析,相信当代漆器具有更加广阔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乔十光.漆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3]潘天波.现代漆艺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阮界望.大匠与漆时代.[J]中国生漆.2016.35(3)

[5]陈勤群.漆艺现代性的断想.[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

[6]耿玉花.勇气与自由:浅谈当代青年漆艺家的创作问题.[J]中国生漆2017.36(3)

作者简介:邢唯(1991.0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漆器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漆器表达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器收藏三问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漆器匠人坂本雅彦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