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尼采哲学”与“心学”的相关性

2018-03-23李嘉一

神州·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学

摘要:哲学与心学长久以来具有密切的关联,尼采作为一名出色的哲学家,同样具备充足的心理学见解和心学思想。明代王阳明心学,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论的典型。 从王阳明心学的深层涵义来看,王阳明心学在主要意义上是价值论哲学,与通常所理解的主观唯心论并不相同。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诠释王阳明心学,则从根本上偏离了王阳明心学的实际,并不恰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模糊了哲学与心学之间的界限,在很多哲学家那里,心学是研究和拓展哲学的重要途径,尼采也是这样的哲学家中的一员。尼采的贡献不仅局限在哲学方面,而且对于心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哲学的发展受到了尼采哲学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尼采哲学;心学;酒神精神;快乐原则

王阳明心学的属性,当代的学术界通常认为是主观唯心论,甚至是唯我论。 现代的一般哲学论著,在论及主观唯心论时,往往举王阳明的“心无外物”为例加以说明。大多数学者选择从认识论上诠释阳明心学。而尼采哲学中的心学并不是直接反映出来的,其哲学与心学的联系具有一定深刻性,很难将两者连接起来。因此,本文根据尼采哲学与王阳明心学将两者的相关性分为出发,探究自我心学路径、尼采哲学与王阳明心学之间的差异和人本主义三个方面出发,刻画出尼采哲学与心学的关系。

一、王阳明心学与尼采哲学在自我价值方面的差异

尼采在自己撰写的书籍中曾说出自身对自身的反思,他说像他们这样的认知者从来没有认知过自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寻找自己,这些知识丰富的学者们每天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奉献在学识的海洋中,就像是精神食粮的采集者,却往往会忽视身边的每一件经历,哲学家的心思放在了哲学的研究上面,他们根本不关心生活本身。尼采因此提出釋放自我的哲学论证,也给世界心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尼采对自己的认识是受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自我与客我”启发产生的,不过他在时间与含义的理解上都超过了詹姆斯。笛卡尔认为只要足够理性,就可以把握自我。

天地鬼神万物的价值,都是因有我的灵明亦即心而存在。没有我的心,天虽高而无高的价值,地虽深而无深的价值,鬼神虽有吉凶灾祥的作用而无吉凶灾祥的价值。因此,对于死了的人,天地万物鬼神虽然存在,而无天地万物鬼神存在的价值。尼采对此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自我,自我仅仅是语言上一种说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自我代称的用法,逐渐强化了自我概念和意识。他说,自我是人通过语言形成的一种潜在意识,自我是通过语言系统进入我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令大众熟识的状态。语言往往让我们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比如我们通过语言知道别人处在不良处境下,然后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处境,发现自己也处在不良处境下,其实不然,我们很难精确地了解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局限在语言的框架和逻辑之下,这也是尼采从哲学角度提出的与心学有关的尼采自我观,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还需我们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三、王阳明心学与尼采哲学在酒神精神方面的差异

尼采哲学中重要的一点是本能的心性和生性。尼采哲学最重要的意义是将意义和价值的概念带入了哲学境界,他认为心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包含意义和价值的对象,根据心学产生哲学这样的思想来推断,我们可以将人文主义心学归纳于产生于尼采以及之后的哲学。尼采对人文主义心学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超人理论对自我实现理论的影响,其次是酒神精神对高峰体验的影响。

酒神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的酒神祭,在这种祭祀中人们可以打破禁忌,放松自我,回归自然,在痛苦与狂喜的非理性状态下做出自己的行为,酒神状态的狂热,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与规则的突破,它涵盖了人们恍惚的行为以及过往的个人经历,这种狂热,疯狂的感觉,是人与人之间界限的磨合,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后期尼采哲学思想将酒神精神和日常精神相融,赋予酒神精神一种美学上的含义,称其为人们面对苦难的重要力量的来源。我们能够面对生命中的苦难,坚持到最后的一刻,那就是不断的酒神精神,这也是悲剧诗人心理学的桥梁。

尼采提倡的酒神精神是释放自我的,心灵自由的。这样的精神受禁锢已久的中世纪时代背景下,显得非常有突破意义。我们在如今21世纪看尼采的观点,就能体会到其超出时代几百年的哲学理念。而王阳明的心学是建立在对宋朱熹的理学的批判上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儒学的经典理念。由此可以看出王阳明和尼采,两人思想所处的背景有时代上的相似性。同为有所禁锢,生活与思想禁忌颇多,人性里的真实渴望以及七情六欲难以展现,人强健的生命力和个性不能显现。然而尼采的哲学更把重点置于向外扩张的心学,主张人的发展建立在一次次的毁灭与重建上。而王阳明主张致良知,重点是人向自己内心探寻固有的美好人格,摒除流杂思想。

三、结语

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成功人士往往会在生命中有一段特殊的历程,这段历程来自于心灵深处的感触和超然体会,他们由此获得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心灵,这种感触照亮了他们一生。这种感觉就像是站在高山之巅,那种愉悦虽然短暂,却可以让他们记住一生,这被称为是高峰体验。往往自我实现的人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体会到高峰体验,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不会像我们大多数人受到焦虑的折磨,对现实产生误解,这能让他们更清楚地评判他人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展示灵魂的戏剧(论奥尼尔中期剧作的表现主义手法)[D].黄蕾.上海师范大学,2006.

[2]从《进入黑夜的漫漫旅途》看尤金·奥尼尔的思维特质与人生哲学——兼论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特征[D].刘东杰.黑龙江大学,2001.

[3]痛苦的旅程——谈谈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J].周鹏.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04).

[4]文学性与自传性:双重魅力的建构功能──《儿子和情人》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比较研究[J].王占峰.求是学刊.1997(02).

作者简介:李嘉一(2000.08.15)男,籍贯:北京,学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猜你喜欢

心学
新时代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核心要义、问题检视与实践进路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思想史教学应注重思想发展的“源”与“流”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论王阳明心学的理论渊源
传统儒家知行观探析
杨简心学的形成及其浙学精神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