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学习过程 实施有效评价
2018-03-23黄阿琼
摘 要:
新课改把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可见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评价;过程
一、 准确把握对学生课堂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有学生提出是180度。接着学生提出用测量等办法来验证猜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
小组汇报:小组1:我们测量了锐角、钝角、直角、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师:你们小组收集的三角形真全,能做到全面而细致,是我们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小组1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其他小组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生1:你们小组不仅做实验认真,而且书写工整,值得我们学习。(喜悦之情洋溢在小组的同学的脸上。)
接下来,教师又请了两个小组汇报,他们都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2发言:老师,我们小组有不同的结果。我们也收集了各种三角形,测量发现:有些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是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3度,不知道是为何?(学生开始齐窃窃私语。)
师:他们小组发现了不同的结果,敢于提出疑问,做研究正需要这样的勇气!谁能解答?(听了这番话,该小组的同学脸上的表情由焦灼不安变为如释重负。)
学生争着帮助解答。(课末)师:大家评价一下这节课自己的表现。
生2:由于我们的粗心,有些实验结果不够准确,以后一定要更细心些。
教学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等品质进行激励性评价,以达到强化学习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如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小组合作过程中、动手操作测量多种三角形内角和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合作性等品质进行高度地评价。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考虑对各种三角形进行测量,这一点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从教师的评价中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有利于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学生之间互评能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二、 合理命制考查学习过程的书面评价测验试题
新课标要求:在书面测验中,积极探索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课标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十个核心词。可见,在命制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试题时,应体现“数据分析观念”这个核心词。近期,我市教科所命制的两道期末测试题,给一线老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案例]两道测试题
题1:(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实验小学举行独唱比赛,7位评委给李兰的打分如下(满分10分)。
请你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计算李兰的最后得分,并说出理由。
分析:这一道题考查内容是《平均数的再认识》,考查的维度从数学计算的角度解决问题,转向用数据分析观念解决问题,指向对平均数的意义、应用价值以及敏感性的測查。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需要观察每个数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有些评委打的分数,同其他评委的差距较大,不太符合李兰的歌唱水平。题目要求学生说出理由,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知识,促进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都能想到用平均得分来作为李兰的最后得分。个别学生对平均数的灵敏性认识不到位,没有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得分”的方法计算最后得分,有一部分学生说理阐述得不够完整。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老师们改进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数学道理。
题2:下面数据是一组同学参加数学测试的成绩(单位:分):
(1)请根据上面记录的数据填写表格。(2)计算出该小组的优秀率(85分以上为优秀)和及格率。(60分以上为及格)。(百分号前面保留两位小数) (3)你认为该小组的平均成绩在哪个分数段?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是2017年我市小学毕业班数学检测题。这一道题综合性强,让学生回顾完整的统计过程的基本环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同时还关注分段统计的考查,学生在计算优秀率和及格率时需要看清分段区间。对平均数的考查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的,说理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的解答情况如下:整理数据正确率很高;部分学生在计算优秀率时出现了错误,原因是没有看清分数的分段区间;判断该小组的平均成绩的范围正确率高,但是部分学生阐述理由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鉴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今后教学中应重视分段统计活动经验的积累,因为它关系到对数据的刻画与分析以及对数据分布情况的整体把握。对于平均数的教学还应立足于意义的理解,从而促进数据分析观念的发展。
我市教科所命制的两道测试题,对一线教师改进“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提升了考试的育人效果。老师们从中得到启示,在教学中,要基于课标、学情,创生教材,优化教学,促进“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目标的达成。当然,对于其他领域,也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考查也是一种促进“教与学”共成长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使数学习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
作者简介:黄阿琼,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