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上好中学音乐课
2018-03-23李华
摘 要:人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需要时时刻刻决定一个人的心理特点,从人的内在需要来说,这种心理特点又容易转化为人的行为特征。音乐课堂实践也是如此,音乐教师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异常兴奋;有时精神不振。学生的这些反应基本源自他们的心理。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有效地上好音乐课。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心理特点;情感艺术;个性特征
音乐是一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中学音乐课,达到寓教于乐之目的,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将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中。这样,也能利用音乐渲染来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促进其智力发展,开拓其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等。针对初中生的种种“危险期”心理,音乐教师该如何在常规的学科教学中,科学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乐观接受新生事物、畅想未来呢?
一、 音乐教师要有良好心理品质
音乐教师的认知能力是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品质能力。音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敏锐的观察,观察他们的音乐兴趣,对不同音乐的不同反应。从对学生学习的热情、态度等的观察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音乐教师良好的意志能力是有效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直接影响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沉着、自制、耐心和保持行为一贯的坚持性。教师在遇到某种特殊情况时,不可以用粗暴的态度呵斥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机智、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学生被教师所持的平静态度所感染,才能真正地安静下来;在对待学习效果差的学生时不可失去信心,不可随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谨记教师自身的特殊职责,教学中做到始终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进行不懈努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坚决、果断和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生个人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音乐教师的情感表达能力是美育课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对各种乐曲都具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真实地、生动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感受和加深理解教师所提示的音乐形式与内容,从一定程度而言,音乐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师生情感的融入多少。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情感的、冷若冰霜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情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理论的讲解也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组织,授课声音要清晰,音色要悦耳动听,详尽清晰并富有表情地把音乐信息传达给学生。
二、 营造音乐课堂氛围,贴近学生思维
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情感。比如,在教唱《英雄凯旋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英雄胜利归来时雄壮威武、万众颂扬的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观看视频,并了解欧洲传统,感受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此时,学生们被“英雄”的气氛感染,都跃跃欲试,我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其实在这一环节中,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凯旋而归。让更多的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更增强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三、 注重课堂交流互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信息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这一部分孩子平时沉默寡语,性情孤僻,无论干什么事都显得那么唯唯诺诺。音乐教师不可忽视这部分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而应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在教唱《同一首歌》时,每一次响起满含深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时,总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我让学生每个人都来谈谈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连平时那些沉默寡语的同学们也纷纷敞开胸怀,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可见,在师生温馨的交流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更能够在这种交流的平台上学会沟通,走出精神困境。
四、 注重情感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真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学会说:“你的表现、演唱是最棒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们不善于表现,其实他们是害怕被同学们嘲笑。在每一节的音乐课中,教师都要给予每一位表现好的学生以积极的评价,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不经意的鼓励的赞扬,却真真切切地给了他们无限的自信,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讓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重实践,突出音乐的创新性。音乐教育是通过教学中的艺术实践来达到其目的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如在教《西风的话》时,我将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在前一节课就将此歌按组布置下去,要求每位同学画一幅表现秋天的景象。等上课时,各个组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同学们看,然后我把《西风的话》的歌曲教唱给同学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创造的画面能与歌曲联系起来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是无法比喻的,教师不失时机地再加以鼓励,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音乐艺术。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性的艺术,它对人的情感熏陶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音乐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利用教材内容,运用教学策略,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性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音乐教师要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心人,为学生们撑起一片艺术的天空。
作者简介:
李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