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3祝敏磊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应用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学生必须改变以往一味地死读书,对窗外事毫不关心的状况,进而追求全面发展。为此,学生也面临着更高的课程要求。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高中学校更为重视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和传统的语数外教育比较而言,高中信息技术更为新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在目前的高中信息课程教育中,依旧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为此,高中信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真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必须要得到提升,高中信息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出不同的教案,真正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一、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 学生存在基础水平的差异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很好诠释。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前,就读的中学并不相同,甚至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自然不一样,掌握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顺利展开。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应用分层教学,就可以对不同基础状况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

(二) 端正学科认识,减轻学习难度

就高中信息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在有些学生看来,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自己已经会玩电脑了,并且也具备了较快的打字能力,所以并不需要认真学习,教师讲解的知识自己都已经全部了解了。然而,事实却是,高中信息课程教学涵盖了许多复杂晦涩的电脑原理的教学,当学生真正参与到这门课程时,又会认为学习难度太大,而将其归为难学课程,同时又因为信息课程并不是主要课程,致使高中学生对该课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不乐于学习,学习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为此,在高中信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能够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认识,并可以将原本复杂难懂的知识细分成一些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最好的教师。而在传统的高中信息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往往都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将相同的知识传授给不同的学生,将课堂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不理想。而在高中信息课程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的主动权重新还到学生手里,教师会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能够帮助学生重树信心,激发其对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二、 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 重视客观存在的差异,科学划分学生层次

毫无疑问,每一位学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学生拥有不一样的心理状况,其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也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意识并承认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进而将这些学生科学划分成几个层次,就每一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实践操作内容之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為学生安排一场测验,根据测验结果来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而参照该结果把学生划分成基础较好、基础较差和基础差三组。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分层方式,制定出三套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

(二) 关注学生个体,实行分层施教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案。所以,在正式授课之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保证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自身的教学,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基础”一课时,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层次较好的一组学生显然已经了解了该课中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在面对这些学生时,教师只需要把这一章简单复习一下即可,之后可以进行额外的拓展;而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一批学生,在之前可能尚未接触过信息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在为这些学生讲解时,教师就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可以借助情境构建法等多种方式来辅助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 重视学生的学习变化,及时调整分层

尽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之前,就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充分了解并划分其层次,但随着学习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已经和之前划分的层次不符。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采用小组评价的方式,隔一段时间就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估,根据评估状况进行再次分组。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重新分组的期限规定为第一次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并且灵活划分分层小组,尽可能把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当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改善时,可以把进步较大的同学调整至层次较高的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帮助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重建自信,从而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 总结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高中学校更加重视信息技术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应该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状况。本文分析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就其具体应用给出了有效措施,旨在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顾樱.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及成效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66-67.

[2]袁庆华.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7):72.

[3]魏军.高中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模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127.

作者简介:

祝敏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