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2018-03-23周怀哲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以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教学感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教学实践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回顾之前的教学工作真是感慨良多,期间遇到过很多的困难、很多的挑战,也有很多的欢乐和满足。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的自信与成长。

一、 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学生还未踏入校门之前其实就已经接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日常游戏中他们用积木搭建的汽车、城堡、宫殿都是用各种形状不一的彩色积木组成的,这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正四面体、圆锥体、圆柱体正是学生和数学知识的首次亲密接触。除此之外,现如今风靡于校园的拼接积木,也是运用建筑学上各种结构、机械原理来搭建的玩具模型。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也可以去积极动脑思考:为什么玩具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怎样巧妙地利用这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小塑料块,制作出一个完整的作品?由此可见,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只从单一的课本理论出发进行知识的传授,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还会降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在课下找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和“圆形”相关的物体。学生通过课下观察找到了圆形的汽车轮子、摩天轮、五环标志、钟表等常见的事物,接下来我让他们在组内探讨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不设计成方形的?为什么汽车上安装圆形的车轮会感觉既安全又舒服?从而引出书本知识“圆的认识”,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每天晚上几点睡觉、几点读书、早晨几天起床来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了解“秒、分、时”的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去超市购物,了解商品的价格、换算单位等概念。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学生就可以获得和数学知识相关的初步概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通过师生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的讲解,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关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在课堂伊始我向学生发问:小明家开了一个水果超市,总共有120箱水果,家人4次可以运完这些水果,请问一次运多少箱?有的学生用乘法推算出公式:30×4=120(箱),我接着问道:刚刚同学们用的是乘法,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用除法应该怎样列出算式?把自己的思路说一说。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掌握的乘法知识转移到除法运算中去,力求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迁移类推的能力。学生通过我的提示,很快找到了解题思路:总共有120箱水果,分四次运完也就是把120平均分成4份,得出每份的结果,算式为:120÷4=30(箱)。

又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我给学生出了下面一道题:

小熊猫想要在母亲节送给妈妈一大束鲜花,它打算买20朵康乃馨和10朵玫瑰花,城里的幸福花店一朵康乃馨卖6元,1朵玫瑰花卖5元,小熊猫总共带了200元去买花,小熊猫的数学不好,总是算不出应该找给它多少钱,你能帮助它找到答案吗?

我找了一个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进行解答,因为题目的数字比较多她有点无从下手,我就引导她分步骤列算式,首先算出20朵康乃馨的价格为:20×6=120(元),10朵玫瑰花的价格为:10×5=50(元),再算出20朵康乃馨和10朵玫瑰花的价格总和为:20×6+10×5=170(元),最后算出剩余的钱为:200-120-50=30(元);然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综合算式,学生很轻松地就列出了:200-20×6-10×5=30(元)。通过运用这种化繁为简的教学方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更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打造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

三、 运用趣味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其所能地挖掘他们的潜在数学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出改变,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课堂形式上均要做出改变,力求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调皮的学生会感到特别头疼,因为这些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还喜欢在课上说话、打闹,严重地影响了班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质量。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兼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把严谨的理论知识与有趣的数学游戏相结合,让他们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复习“负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区别,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在课堂伊始给学生发了许多张数学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道计算题,我先让他们自己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当我念到某一个负数时,请学生看看谁手中卡片计算出的答案和我说的相同,并请那名学生起立向大家展示手中的卡片,最终评选出正确答案最多的一组。接着我又给学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例子,比如冬天到了,室内开始供应暖气,室内的温度都是正数,而屋外寒风刺骨用温度计一测都是零下几度,也就是负数;此外周末和父母去商場看电影,电影开始之前先到楼下的超市买东西,电梯显示“-2”层,表示负数,然后又到5楼看电影,“5”层表示正数……由此可见,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打破了之前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在班内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应用有效提问、趣味性教学等方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淑珍.着眼于“学”着力于“让”——构建小学数学“先学后教”高效课堂[J].中国培训,2017,(04).

作者简介:

周怀哲,广东省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社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