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G理论的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研究
2018-03-23程曦周宗师
程曦 周宗师
摘 要:发展型资助工作更有利于真正实现“扶贫”与“扶智”的结合、“授鱼”向“授渔”的转变,然而当前高校的发展型资助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ERG理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三个方面为发展型资助工作提供了视角:提供全覆盖的物质性保障,实现生存激励;给予全方位的精神性支持,实现关系激励;加强全过程的能力型帮扶,实现发展激励。
关键词:高校;发展型资助;ERG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211-0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内涵也有了新的突破,传统的以经济帮扶为主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向更加注重资助育人转变。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针对青年教育的发展措施中明确指出:“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发展”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关键词,“发展型资助育人”的理念与模式亦应运而生。当前高校“奖、勤、助、贷、免、补”等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形成,确实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就学生的长期发展而言,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受助学生的心理问题、价值观的扭曲、就业竞争力的薄弱、个人诚信的缺失等。基于此,高校传统的单纯“输血式”资助亟须转化为具有长效性发展的“造血式”资助。“发展型资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价值上,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一、发展型资助的内涵与特征
发展型资助是相对于传统的保障型资助而言的,不同于保障型资助的以满足经济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业的需求为目标,发展型资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发展型资助是指高校以教育规律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成长需求为依据,结合经济支持、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实践锻炼、项目驱动、能力培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克服经济困难的同时健全人格品质、提高综合技能,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工作模式。具体而言,发展型资助既解决了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带来的生活困难,又解决了经济困难引发的性格自卑、心理困顿、人际交往能力薄弱、专业技能缺失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发展型资助在经济保障型资助的主体框架下,打破现行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结合,“授鱼”向“授渔”的转变。总的说来,发展型资助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生地位更具主体性
在发展型资助体系中,受资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学生的意志和意愿也更多地融入。发展型资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个体发展规律,针对受助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资助,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主、自愿、自发的情况下接受资助、谋求发展。发展型资助体系下学生获得的尊重、支持、关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效能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提高综合技能。
(二)资助内容更具多样性
发展型资助突破了单纯的经济资助的局限性,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方向的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助内容和个性化的资助服务,包含了思想、道德、知识、视野、技能、心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也更注重受助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需求。发展型资助有机结合了资金投入、物品投入、人力投入、项目投入、时间投入、机会投入等形式,将现有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内容立体化和协同化。高校的发展型资助工作也更加注重整合资助工作的利益相关者,优化资助资源,打造国家、社会、企业、学校、校友、学生等全方位的共赢发展局面。
(三)育人效果更具长效性
发展型资助注重对受助学生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培养,也更加注重学生在资助实施中的全程化参与和长效性发展。发展型资助育人将受助学生的思想引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助过程中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励志教育等育人内容,能够更好地将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自身价值认同。发展型资助的激励功能更有效地满足了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发展需求,焕发出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二、ERG理论概述
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要实现学生的发展问题,离不开对受助学生需求的准确定位和对学生行为动机的有效激励。ERG理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凸显了自身激励理论的优势,以人为本、尊重人格,重视对个体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在高校资助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值得对ERG理论的观点与思路进行深入研究。
ERG理论由美国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他认为人们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以及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其中,生存的需要与学生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以及学生为实现这些需求而采取的行为等,生存需要对应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指学生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以满足。相互关系的需要也满足了学生对于感情和尊重的部分需求。成长发展的需要主要指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学生创造性地发展个人的潜力、才能,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和实践任务而得以满足。
除此之外,ERG理论还提出了需要满足、需要加强、需要受挫这三个概念,以及“受挫-回归“的思想,概括说来,当学生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少量满足时,会强烈地需要满足这一层次的多种需求,而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越充分,学生对于高层次的需要也就越强烈。然而当学生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受到挫折时,作为替代作用,这个学生在低层次的需要就有可能增加。例如,当一名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没有满足时,那么就有可能增强他对更好的物质生活的期待。总而言之,ERG理论为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中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满足受助学生成长需求等诸多问题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三、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关注度不够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面临经济贫困带来的生活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常表现出孤僻、压抑、高度敏感、焦虑、不善与人交往等现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心的缺乏和自我情绪管理的障碍,容易影响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高校当前的资助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当前的发展型资助工作虽然已突破单一的经济帮扶的局限性,但是在资助体系上缺少对经济困难学生系统化的心理帮扶,不能够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缓解发展压力。而资助工作中具體的事务也相对烦冗,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给心理敏感的贫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比如对资助认定的民主评议、公示评比等环节都容易给受助学生的内心带来冲击。除此之外,发展型资助育人中学生在勤工助学、实践实习等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但是也面临着角色冲突带来的压力。例如受助学生在参与校园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角色的变化,甚至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的过度自卑心理,更有甚者影响正常的课业学习和生活交际。上述种种问题都需要在资助的过程中及时给予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的心理关注和帮扶。
(二)需求识别的精准度不够
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开展离不开精准资助的实施,然而当前对资助对象的识别和资助帮扶的开展仍然缺乏一定的精准度,也忽视了受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甚至有不少学生出现了夸大实际情况、捏造贫困事实的情况,造成了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够得到与之困难需求程度相匹配的资助,而少部分并没有经济资助需求的学生却申请资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受助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对于资助帮扶服务体现着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经济困难类型、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发展路径选择的学生,在受助过程中对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发展上都体现出了千差万别的需求。面对众口难调的受助需求,现有的资助工作却过于统一,缺乏动态性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滋生了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等、靠、要”的不良风气,导致了资助需求与资助供给的不匹配。
(三)激励措施的协同性不够
高校发展型资助更加明确学生的成长成才导向,也更注重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成才的主动性与全面发展的意愿。然而在资助激励的过程中,对于多种需要并存的受助学生,缺乏具有较强协同性的“过程支持”激励模式,限制了激励效果,也削弱了发展型资助工作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作用。现行的部分无偿资助举措,无形中弱化了发展型资助本身的价值功能,不能够有效刺激受助学生产生积极行为的驱动力,甚至弱化了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自我意识、责任意识。近年来,随着资助力度和惠及面的不断扩大,甚至出现了个别学生面对资助理所当然,甚至对资助所得进行“盲目攀比”。资助工作千篇一律的激励措施已经制约了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发展。
四、基于EGR理论的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提升策略
(一)提供全覆盖的物质性保障,实现生存激励
生存需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第一需要,也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发展型资助工作中,高校应充分整合资助资源,构建资助共同体,为受助学生提供全覆盖的物质保障,从而为更高需求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高校资助工作应在现有的“奖、勤、助、贷、免、补”资助体系上,挖掘社会捐助等“输血”资源,优化勤工助学等“造血”保障。在实施物质性帮扶的过程中,应完善受助学生的服务激励机制,使受助学生通过自身提供社会服务而获得物质性资助,从而实现在经济救济型资助中从“被动”地位向“主动”地位的转变。在资助服务机制下的生存激励,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助”与“助人”的结合,提高受助学生的脱贫能力,既能促进物质资助的公平性,又能锻炼学生在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技能,实现由“生存”带动“生活”。
(二)给予全方位的精神性支持,实现关系激励
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更加脆弱和敏感,在自信心的树立和对学习生活的适应上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冲突,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和支持。发展型资助对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摆渡作用,高校资助工作应抓住受助学生的重要成长时期、重要发展事件、重要关系环节,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帮扶。在受助学生遇到发展的困惑与角色的冲突时,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通过全方位的精神性支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相处模式,实现关系激励。例如,可以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面对就业、恋爱、家庭、师生相处等不同相处关系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支持活动,实现发展型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对接,帮助受助学生通过满足自身对于关系的需求,而提高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在关系激励中,还应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神性支持相对于物质性保障而言是一种隐性支持,也更能够潜移默化地驱动学生的积极行为,我们应在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过程中结合励志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在受助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回报社会,找准自身的价值定位。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建立关系网络的过程,也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使命感、接受自我、悦纳自我的过程。
(三)加强全过程的能力型帮扶,实现发展激励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于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的教育基础和个人综合能力往往在起跑线上就相对薄弱。受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活动能力、自我展示能力、英语能力、新媒体技能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薄弱。发展型资助应将注重资助育人的动态性,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能力型帮扶服务,实现由“鱼”向“渔”的发展激励。我们应注重受助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在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获取自我效能感,为个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应通过个性化的学业帮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以学为本,我们可以通过互助学习小组、受助学生学社、导师帮扶等途径帮助受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薄弱学科和薄弱环节的学习技能提升,发挥学业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学业带动全面发展。
其次,为受助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的能力帮扶。象牙塔内的生活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他们在走向社会前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困惑。在发展型资助体系下,高校可以结合新媒体的特点,组织受助学生参与线上线下的实践活动,增强受助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我们应突出受助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展示过程中,提升自我认同感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锻炼。
此外,还应注重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的资助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一辈子的经济保障,发展型资助中给予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是资助育人长效性和延展性的体现。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们可以通过针对特定群体的創业夏令营、职业生涯大赛、行业技能比赛、行业调研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赛事活动,培养他们的首创精神和岗位胜任力;也可以通过对就业政策的解读、职业技能的指导、创业课程的开设等,培养他们具备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和本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扶贫”与“扶志” “扶智”的结合,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实现“授鱼”向“授鱼”的升华。发展型资助育人,更有效地激发了受助学生的积极行为,培养了受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ERG理论为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带来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视角,通过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物质、精神、能力等不同维度的资助实施,我们能够切实满足受助学生对于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奠定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建烽,陈竹林.基于教育认同理论的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6(8):33-36.
[2]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3]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85-88.
[4]季枫.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策略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4):94-95.
[5]潘涌,刘勇.前瞻性视角下高校发展性资助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110-112.
[6]季枫.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95-96.
[7]张瑞芝.贫困大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探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2(Z1):31-33.
[8]蒋盛楠.美国高校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类型和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15(7):102-114.
[9]吴海龙,吴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88.
[10]邹勤,刘恒新.论贫困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04-106.
[11]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32-135.
[12]马彦周,高艳丽,江广长.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