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3孙敏常艳杰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多媒体

孙敏 常艳杰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激起学生对于学习文本的兴趣,图文共赏,更好的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使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兴趣;情感朗读;深入理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高度发展,对我们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也应该抓住信息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大量信息这个机遇,利用好这些信息。这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学生作用于声音与影像相结合的学习情境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

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恰当地把握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下面是我自己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几点体会。

一、 利用直观的画面,激发兴趣

课堂上,教师要使学生学得好,就要让他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教者的注意力更应集中在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方面。如在《观潮》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请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录像,同学们在录像中观察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呈现的内容)。”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就连比较懒散、涣散的学生也能被画面所吸引。观看录像之后,学生不但很快的从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而且有感情的诵读起来。录像的直观导入,使学生从视觉上整体感受了潮来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高度注意和积极思维。有的同学感叹说:“我从没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色,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有的同学感叹说:“钱塘江大潮景观真是壮美极了,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了。”还有的同学说:“我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句中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这两个词中可以感受到潮来时,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之后,真实语言的流露。这一环节设计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即可以使教学做到从图入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听、看中兴趣十足,把学习材料变成影音,那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 适宜引导,突破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借助图形和动画,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如《麻雀》一文中“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抓住“像一块石头似的”向学生提问:把“像一块石头似的”去掉可以吗?为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学生说:如果去掉,就不能把麻雀妈妈飞落时速度快表现出来。所以不能去掉,还有的学生说:如果去掉了就不能突出麻雀妈妈飞落时急切的心情,所以不能去掉。我采用动态效果,出示麻雀妈妈从树上飞落到猎狗面前的一段动画:一个是麻雀妈妈像一块石头似的从树上飞落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另一个是麻雀妈妈飞落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形象有力地说明了加“像一块石头似的”能更好地突出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学生眼前豁然开朗,难点解决,比喻句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再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课文选择了三方面的典型材料,即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后两方面的学习是课文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勘测线路”之后,理解“开凿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内容呢?在学习“开凿隧道”这部分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需多讲,学生就自会明白了。接着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在争辩中明理。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再思考:①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②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中怎么上坡?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爬坡的过程。然后,我让学生用笔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到板前实际操作。学生的动手体验与多媒体情景再现,进一步感受两个火车头推拉的情况,并展开讨论。这样,难点容易突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回声》中水波、声波的返回可用动态图片来突破难点,《雷雨》中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色变化又都可采用影像来突出重点。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你根据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多媒体,一定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 利于多媒体体验课文的意境,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又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呈现朝鲜大娘与志愿军依依惜别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感受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志愿军无限崇敬。再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教师能够合理的使用,就能使它真正地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我们教师应该把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使多媒体真正地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相信有多媒体的辅助,一定会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永前.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与作用[J].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4]陈旭远主编.新课程 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作者简介:

孙敏,常艳杰,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