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运用探讨

2018-03-23何淼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运用高中语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标发生了重大变革,新的教学理念如一股春风般袭来,将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思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语文作为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显了很高的价值,而在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求异思维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法展开论述,对语文教师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求异思维;运用

一、 引言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相应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学生所具备的素质修养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求异思维法的合理运用,推动了现代化语文教育的前进脚步,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实现了创新与发展的综合目标。教师应积极寻求新思维的培养,让高中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以便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人才。

二、 求异思维初探

求异思维,也被广泛称为放射思维,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在大脑皮层中呈现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体系,它能够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比如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会有多种解决方案,一件物品可以有多种用途等。笔者认为,培养求异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 核心性作用:人们的大脑通过联想产生对某件事物、某个问题等的观点与看法,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联想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求异思维则将这些源泉进行分流扩散,提供更为广阔的通道,从而达到集中与分散的共同作用。

2. 基础性作用:求异思维中包含许多技巧性的方法,学习中的大部分所需要的技能与思维模式都是在这些方法上的延伸引用,所以求异思维与学习技能是密切相关的。

3. 保障性作用:求异思维产生的多种解决方案虽然无法确保十分正确,但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特定选择,以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得到灵感,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形成创新型思维。

三、 语文教学求异思维的具体运用

求异思维包含平面思维、立体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横向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跳出点、面、线的限制。

(一) 求异思维——阅读与欣赏

以往高中语文试卷中的阅读与欣赏只作为一道有固定答案的题目,教师在讲解这类题时并没有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社会、高校与学生更加注重分数的高低,这种公式化的做题、公布答案步骤显得枯燥无味。多数学生会听从老师的讲解而不自己思考问题,认为老师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能够得到高分,忽视了自己动脑思维的重要性。现代化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讲解问题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题方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教师不仅仅发表对文章的看法,也要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罗列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依据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在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抽取学生作为代表上台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通过与其他小组的辩论知晓一个问题的多种观点,引导学生用求异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提升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 求异思维——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不一样。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模式。为了响应新教材的大纲,高考语文试卷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试卷的最后一道题便是作文。对于学生而言,有的认为文体是作文的精髓,有的认为写作手法是作文的精髓,还有的人认为主题是作文的精髓。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思维,命题人也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发出了开放式作文,一般而言都是根据社会特点时事选材,让学生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作文,自主立意。另外,在平时的作业中求异思维也有体现,布置的作业都具有多样化和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发挥自我优势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形成个性的学习方式。

(三) 求异思维——语言交际

学生的兴趣不同,在对书籍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得他们在日常交际中产生不同语言表达。丰富、具有特色的语言往往会让听众耳目一新,让表达者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单一化的语言会使得交流变得干涩无趣,无法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作为第一传教者,应当多加鼓励,让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名人书籍,增加自己的见识,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学会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与他人沟通,建立起和谐、文明、有效的交际桥梁。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要打破严厉的课堂纪律条框,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舞台,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还原书中人物,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如以往那般呆板单一,科学合理地运用求异思维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我主观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主动带领学生运用求异思维,以便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徐旖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运用探讨[J].文理导航旬刊,2017,(7).

[2]周金华.探讨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赤子:上中旬,2014,(22):88.

作者简介:

何淼,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运用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