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渗透
2018-03-23张云涛韩玉凤
张云涛 韩玉凤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渗透,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差异,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了解新课改实施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 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校本化;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067—03
1前言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学生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在《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以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软硬件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构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给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便利。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开发,在网络环境下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校本化的有效渗透。
2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法人特点
1)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组织层次丰富。目前在我国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组织层次较为丰富,国家和省市的电教馆和学校都在开展教育资源库建设,教育资源库依托于教育城域网发展起来,教育信息网中提供了数字图书馆、教育期刊库、中小学题库、动画课堂及学科网站等,弥补了传统资源库中存在的不足。
2)目前有很多公司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开发行列中,陆续推出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库产品,给教育教训提供了资源素材,为教师备课和上课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大多数教师意识到了加大教学资源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了解教学资源的具体教学应用环节。但是,一些资源建设者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知识点认知存在问题,没有做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导致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较为受限,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现代教学理念呈现出不相适应的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以“教”为主,教学停留在演示型课件水平和素材水平层面上,缺乏与教学过程紧密相连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资源应用上存在过分追求大而全的情况。一些教师将最优秀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集中在一个完成的课件中,导致教学资源通用性、开放性及灵活性不强,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會出现较多的问题。
3高中校本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选取五所高中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对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渗透情况进行研究。
高中校本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现状
1)学校的硬件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校本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需求。实地考察可知,五所学校均已在学校内部建立了校园网,并且大力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功地购置了超大容量的网络硬盘,为确保学校网络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2)信息技术教师对校本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较高。调查分析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对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主要包括:与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交流,因特网络、教学资料库和教学光盘等。受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特点影响较大,运用网络来获取教学资源成为教师的首选教学资源获取方式。
3)信息技术教师对目前的校本网络教学资源满意度不高。调查分析显示,有84.59%的教师对目前的校本网络教学资源不满意,有15.41%的教师比较满意,没有教师选择非常满意。信息技术教师表示,在网络教学资源中,不能找到与自己学校学情相统一的网络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资源选取时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再加工,才能进行应用。
4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校本化渗透方法
通过对高中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分析可知,发现一些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较大,非校本化网络资源数量较多,但是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非校本化网络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即校本化开发过程,将校本化逐渐渗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中,强化网络教学资源的适应性,提升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教师和教师及教师和学生要形成研究共同体,确保教学资源质量
新课程理念倡导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渗透,需要教师和教师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研究共同体,共同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校本化进行研究。
1)集体备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对教材的深层次理解,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应目前的学情。
2)课例研究,主要是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①由一名教师进行研究课主讲,其他教师进行观课,重点观察讲课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明确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
②同题异构,即由两名教师针对同一教学题目,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进行讲授,主要是运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对两名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分析。
其中,第二种讲课形式对教师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能够形成有效的校本化教学资源。
3)网络研究。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以网络研究为主题,加大对网络技术支撑的教学研究,为教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研究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之间运用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异步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沟通与分享的深度。
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诊断,优化教学资源校本化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是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实现了对自己实际表现及行为的检查,能够对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历程进行有效判断。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逐渐向更高层次的“主体性发展”方向迈进。自我诊断实施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主要包括备课阶段、上课阶段、课后反思阶段。
以下主要是针对自我诊断,对《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第三节的教学进行分析。
1)本次选择的课题为“HTML语言”,教材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第三节。
2)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读懂简单的HTML语言,在网页的HTML代码中进行特效制作,并对相关元素进行分析和做简单修改,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意识。
3)教学活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活动过程和学生活动过程。
①教师活动过程。
首先,复习。对HTML概念及基本结构进行回顾,向学生提问HTML语法规范特点,主要包括代码标签多成对出现,以<*>开始,以结束;代码标签多数使用英文单词命名,容易读懂;多数标签自身带有属性,可进行设置。
其次,巩固练习。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布置巩固练习,加强巡视指导。加入到图片中的代码不需要手动输入,可以通过复制相关代码后进行修改。
再次,导入新课。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并向学生提问:哪个页面更具观赏性和表现力?通过研究可知,使用动态效果的页面更具动感及灵性。需要在HTML中调入特效程序,做好页面修饰。
最后,总结。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及内省的形式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会运用动态性网页技术进行设计。
②介绍学生活动过程。
首先,复习。复习HTML结构,掌握HTML語法规范特点。
其次,活动过程。
活动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三个任务,对已有的HTML代码进行直接编辑修改。
活动2:同座位作为一个小组,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运用专题学习网站来完成时间和鼠标特效,要求学生对能不能对特效里的内容做简单修改和特效在网页中的显示位置是否固定进行分析。
最后,拓展。学生尝试将特效加入自己的网站中,并上交自评量规表。
5结论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校本化研究,需要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作为主要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网络教学资源,展现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特色,对丰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便能够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加大对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校本化的深入和细化研究,以便提供更多科学的校本方法,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评价指标,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校本化在网络环境下的良好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