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如何应对营改增后的相关问题
2018-03-23周之涵
周之涵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我国的税务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最近一次税制改革是从2011年发起,经历了三个阶段,于2016年下半年完成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在这场税制改革中,影响的不仅是众多企业,也包括很多事业单位,因为营业税和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中的大税种,所以这场税制改革影响的面比较广。论文将具体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给我国事业单位带来了哪些问题,及我国事业单位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and maturity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hina's tax system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The latest tax reform was launched in 2011, which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and the business tax has been converted into value-added tax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6. In this tax reform, not only many enterprises, but also many institutions have been influenced , because business tax and value added tax belong to large taxes in turnover tax, so this tax reform has wide influence. This article will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at the VAT has brought to Chinese institutions and how institutions should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营改增;事业单位;问题及对策
【Keywords】changing business tax into VAT ; institutio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10.6;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064-02
1 “营改增”推行的国内背景及原因
“营改增”也即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税制改革始于2011年,当时经国务院批准,由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方案,并于2012年首先选择在我国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的试点,随后,逐渐扩大试点范围,并最终在2016年5月,完成了营业税改增值税在我国的全面铺开,至此,增值税完全取代了营业税,营业税退出了我国的流转税“大家族”。我国之所以要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是分不开的。
2 “营改增”对我国事业单位带来的主要影响
2.1 对事业单位实际税收负担所造成的影响
“营改增”给我国事业单位实际税负所造成的影响,表现为: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这场税制改革推行的早期阶段,为加大我国事业单位的税收负担,而在改革的中后期,则会使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税收负担有所减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比较特殊,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与自主营业服务收入,在实行营业税时期,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自主营业服务适用的营业税率一般都较低,且由于服务消费的一次性,所以它不同于商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增税的问题。而当实行“营改增”后,事业单位所提供的自主营业服务适用的增长税率要高于此前征收营业税时所适用的营业税率,且由于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初期,很多项目都未被纳入增值税可抵扣范围,因此,导致事业单位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初期每期所需繳纳的增值税比之前征收营业税时每期所需缴纳的营业税要多,因为国家推行这一场“营改增”的税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减轻企事业单位的税收负担,如果实行了“营改增”后,事业单位的税收负担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了,那这将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初衷大相违背,而这一种情况是基本不会出现的[1]。
2.2 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加大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收改革给事业单位带来的另一大问题就是,会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因为实行营业税时,事业单位只需根据其应税收入进行营业税缴纳就行了,而在“营改增”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除了需要计算应税收入,还需要做好增值税的抵扣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凭证进行仔细的分类管理,因为一旦增值税的抵扣凭证没能保管好,就会给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使其多交税。所以对于财务部门而言,这无疑是增大了其日常的凭证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根据我国相关的财务政策,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通过提供某种服务而获取的收入,可以将其分类为免税收入和非免税收入,单纯从相关政策规定上来看,这项规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但是从财务实际业务操作层面来看,其可行性较差,所以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而言,这同样也是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2.3 “营改增”加大了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成本
“营改增”税制改革实施过后,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增值税开票系统并使其与现存各个板块的系统进行对接[2]。同时对现存的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优化。毋庸置疑,这些支出将增加事业单位的费用负担。除此之外,增值税的申报程序又比较麻烦,而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营改增”之前是没有怎么接触过增值税的,所以对于这些事业单位来说,需要投入资金,对有关财务人员进行增值税申报方面的专业培训,而这无疑是“营改增”改革所带给事业单位的又一笔成本支出,所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行初期,会使事业单位增加税收管理成本,但是到了“营改增”实施的后期阶段,这一问题基本会得到解决。
3 事业单位的具体应对策略
3.1 修订发票管理制度
实行“营改增”的最终目的是避免重复纳税,事业单位改为增值税发票后,其内部财务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发票开具明显细致化且发票开具数量增大。因而修订目前的发票管理迫在眉睫,监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程序,才能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例如:事业单位可以专门建立一套发票使用体系,从发票最初的领用、对外开具、传递获取、查验真假、认证到最后的台账登记流程都需要专门人员的监督管理。
3.2 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营改增”条例进行后,事业单位税务实操显著变化。因而,有关专职人员的实操培训也需与时俱进。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纳税特点从而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打造专业的财务团队,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和风险。例如: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对国家政策新规则进行集训,还有就是事业单位同时应该规范其内部会计人员的日常守则,加强会计核算把关,在增强本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能力,避免因为税目繁多出现偷税漏税的问题。
3.3 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营改增”后,事业单位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税制改革前,事业单位主要缴纳的是营业税,但是改革后事业单位提供的相关服务征收增值税,为购货方或服务接受方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的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是由造币公司负责承印,因而就应该视同现金进行管理。
3.4 同步信息技术系统的改造
“营改增”后,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业务与税务进行配合的衔接,事业单位需要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完善各软件系统,促进各个板块功能的提升和软件环境的不断升级。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增值税开票系统与单位现存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保证“营改增”安全高效过度。事业单位和一般的工业企业差异巨大,其功能和性质与一般的企业也有所不同,其掌管的现金流比较大。因此,“营改增”后,事业单位需要对原存的纳税系统进行更新改造,与新政策密切配合,与单位的纳税特征相呼应。
4 结论
随着“营改增”条例的全面推广实施,事业单位须迅速进行纳税转变。本文首先介绍了“营改增”的国内外实施背景,然后分析“营改增”实施后,给事业单位所带来的问题与影响,所得出的具体分析结论为:“营改增”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的税负水平呈现出上升形势,而这与“营改增”的最初目的有所出入,但这并非意味着“营改增”给事业单位带来的是负担,而只是因为是“营改增”实施初期,事业单位必然会面临一些实操中的问题,例如:税收管理成本的增加、发票控制管理的困难及专职人员对新纳税规章细则的不熟悉等。因而,事业单位需要一些调整策略和应对措施来积极响应国家“营改增”号召,如不断跟进学习国家税收政策及相關细则,积极与同行业专业人士探讨研究;增加对政策解读能力和提高各个方面的应对能力;建立合理的发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等。最终使得“营改增”安全高效过渡,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正实现减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滨,李文霞.“营改增”的改革历程与启示[J],速读旬刊,2016(01):161+163.
【2】李晓凤,杨玉芳,冷男.实施“营改增”对事业单位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经济师,2016(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