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承担研究文献综述

2018-03-23王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风险企业

王可

[摘 要] 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发现,关于“风险承担”的文献在以前大多以银行业为主体,现在逐渐转向一般企业。文献大多以“代理理论”和“高阶理论”为理论基础。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进而阐述了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并分析了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和改进之处。

[关键词] 企业;风险;研究文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3. 003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3- 0008- 03

0 前 言

近年来关于企业风险承担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近几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相关研究文献大多始于2012年以后。

企业风险承担是指企业为了获取高收益和有前景的市场发展机会而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够反映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风险偏好,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在做出决策时越倾向于选择具有高风险但预期净现值NPV为正值的项目(Coles等,2006;John,2008;李文贵和余明桂,2012;余明桂等,2013)。CMPA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要想获得高收益,则必须通过承担高风险来实现。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衡量,进而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的价值。因而,研究企业风险承担对于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于代理理论的文献

Jensen & Meckling(1979)指出,代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产生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接受所有者的委托来经营公司,这样就会导致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很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由于股东能够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而管理者资本和财富都主要集中在公司,不能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因此一般都假定股东是风险中立的,而管理者都是风险分散的。这样管理者在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投资时,为了追求私利,保证自己的安全,就会牺牲股东的利益,不会将资源投向那些风险高但预期净现值为正值的项目(John,et al.,2008)。因此需要建立起监督机制来防止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1.1 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对于管理者的权利和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在理论上存在争议。“行为决策理论”指出,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环境的复杂性,CEO权利越集中,在进行投资后越容易导致企业业绩的波动,进而使企业承担较高的风险水平;相反,若CEO的决策权相对较小,则企业的业绩将会发生较小的波动,进而使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较低。总之,“行为决策理论”认为,CEO的权利越集中,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代理人风险规避假说”则指出,管理者的薪酬高低和职位的安全性与其管理绩效密切相关,因而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放弃那些风险高但预期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进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李海霞,王振山(2015)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CEO的权利越集中,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支持了“行为决策理论”。张三保,张志学(2012)也指出,CEO的自主权越大,其管理绩效越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

1.2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最早提出的“资产替代”假说指出,由于股东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他们会不顾债权人的利益,放弃低风险低收益的项目,而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样若投资成功,他们将获得大部分的收益,而投资失败,只承担有限责任,使债权人承受大部分损失。郭瑾,刘志远,彭涛(2017)研究发现,当企业的银行贷款增多时,基于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会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进而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2 基于高阶理论的文献

Hambrick & Phyllis(1984)提出了高层阶梯理论,他指出高管的个人特征,例如高管的年龄、任期、性别、教育背景、学历水平等都会对其风险偏好、经营公司的思维方式以及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会影响管理者的经营绩效以及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熊正德,李璨(2015)基于代理理论和高层阶梯理论,以银行业管理者的背景特征衡量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以此研究银行业管理者背景特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的年龄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高管的年龄越大,其对于投资高风险的项目越积极和主动,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逐渐提高,但当高管的年龄继续增长时,其阅历比较丰富,知识也比较老化,更注重巩固;由于女性大多为风险规避型的,因此当高管中女性比例较大时,会倾向于做出比较稳健的决策,使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较低;学历程度较高的管理者由于对风险的控制意识比较强,风险偏好程度较低,通常会放弃那些高风险但预期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另外高管的“专家”背景同样可以反映其教育程度,因此,学历水平、教育背景与企业的风险承担负相关。与国有银行相比,这些关系在非国有上市银行更显著。

3 基于外部环境的文献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投资者保护、产权保护、债权人保护等制度因素以及市场化进程、经济周期、政策变化、金融市场发展、行业结构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3.1 制度因素

李海霞,王振山(2015)指出,投資者保护是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对于稳定公司业绩具有重要作用。引入投资者保护,不仅可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而且可以增加管理者的信心,进而降低公司承担的风险水平,因此引入投资者保护后,CEO权利对于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明显降低。由于国有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和“管理者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相比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东和CEO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代理成本更大,信息透明底更低,信息不对称更严重,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对CEO的监督机制比较薄弱而导致权利过度集中,引入投资者保护后会对其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较而言,投资者保护制度在国有上市公司对CEO权利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Acemoglu & Johnson(2005)将产权保护制度分为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产权制度是指为了防止政府对企业的财富进行侵占和掠夺的制度,契约制度是指保证企业间合约有效的制度。在契约制度较弱的地区,交易者总会找到替代方法避免较弱的契约制度对交易的影响;而在产权制度较弱的地区,交易者却很难找到替代方法来防止政府的强制性掠夺和侵占。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2013)研究发现,在产权制度保护较强的地区,国有企业民营化能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而在契约制度保护较强的地区,国有企业民营化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没有显著的影响。

3.2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李文贵,余明桂(2012)以我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199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要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中小规模企业,而且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在中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差异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在市场化进程快的企业,政府的干预程度较低,剥夺的投资收益较少,这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投资热情,将资源更多的投向高风险的项目。周黎安(2007)指出,在中国行政体制下,政府官员为了在“晋升锦标赛”中实现晋升,会更多的干预辖区内的国有企业投资决策。

刘行,建蕾,梁娟(2016)以房价上涨作为外生事件,研究房价上涨引起的抵押资产价值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从理论上可以由两种解释。一方面,房价上涨导致抵押资产价值的增加,进而会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Chaney,et al.,2012;Cvijanovic,2014;曾海舰,2012),管理者为了保证其职位的安全性,将抵押资产价值增加带来的资源投向收益快、周期短的泡沫行业,如房地产行业,而放弃净现值为正风险高的项目,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企业会有更多的资源投资风险高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4 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

CMPA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要想获得高收益,则必须通过承担高风险来实现。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衡量,进而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的价值。因而,研究企业风险承担对于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青原(2010)指出,更高的资本配置效率是指将企业的资源更多的投向具有高回报的项目,减少低回报的投资项目。王栋,吴德胜(2016)指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余明桂,李文贵,潘洪波(2013)指出,在更高风险承担的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加充分的识别和利用投资机会,因此高风险投资决策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的价值。

李文贵,余明桂(2012)以托宾Q值衡量企业的价值,研究发现企业的增加的风险承担水平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增加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并无差异。苏坤(2016)指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会产生政治成本,降低企业的价值,而国有金字塔层级的延长会降低政府的干预,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和企业的价值。

5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现有文献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关于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需要更全面和系统,对基于企业特征的研究需要更加细致化,并关注风险承担经济后果的动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海霞,王振山.CEO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J].经济管理,2015(8):76-87.

[2]张三保,张志学.区域制度差异,CEO管理自主权与企业风险承担——中国30省高技术产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2(4):101-114,188.

[3]郭瑾, 刘志远, 彭涛. 银行贷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推动还是抑制?[J]. 会计研究, 2017(2):42-48.

[4]熊正德,李璨.TMT背景、产权性质与风险承担——基于国有与非国有上市银行的对比分析[J].经济管理,2015(10):146-157.

[5]余明桂,李文贵,潘红波.民营化、产权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J].经济研究,2013(9):112-124.

[6]李文贵,余明桂.所有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国工业经济,2012(12):115-127.

[7]劉行, 建蕾, 梁娟. 房价波动、抵押资产价值与企业风险承担[J]. 金融研究, 2016(3):107-123.

[8]李青原,赵奇伟,李江冰,等.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0(3):80-97.

[9]王栋, 吴德胜. 股权激励与风险承担——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3):157-167.

[10]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猜你喜欢

风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