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的几点思索和建议

2018-03-23张晓玲

读天下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思索建议

摘 要:本文基于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思想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情境性不足、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机制等做出了分析,同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思索;建议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教育学》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而言,这门公共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其实也是进一步阐明了师范生开设此门课程的价值,这也是师范院校比较其他综合类院校和专业类院校的特点之一,是师范学生将来成为教师后,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由此看来,公共《教育学》这门课程开设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从实际教学实施的结果发现,学生整体上这门公共课的积极性并不高,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思想重视不够

虽然《教育学》是作为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但从学生对本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来看,反映出学生在思想上对本课程的重视不够,特别是理科和艺體类专业学生。

1. 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在学习动机方面的主要体现为一部分师范生没有从事教师的意愿。在我们课程教学中讲解到《教师与学生》这一章节时,就对学生提出“你对于从事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优势”这一问题,希望学生从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情感和教师的职业性向来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令我意外的是,在课堂回答问题的学生中(两个专业班的学生约20人回答此问题),约有一半的学生表达自己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其中大部分为男生。问其原因,学生在私下表达:教师收入太低;工作强度大;学生安全责任太大、操心太多……还有部分学生表达对自己大学志愿的填报是被动的,自己根本没有做教师的兴趣等等。由此可知,没有做教师意愿的学生,自然缺乏学习教师教育课程的动力,表现在《教育学》课程学习中也是如此。

2. 学生思想重视不够表现在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存在“隐形逃课”现象。对于高校公共课程,学生一般比专业课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要少,特别是对于理科和艺体类专业学生而言,《教育学》作为人文学科类公共课,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比例更低。在公共课课堂上,常常看到有理工专业的学生在做与专业有关的作业,或者看一些专业类的书籍。问其原因是专业练习太多,或者是认为文字学科的课程,在考试前背背教材,几乎都能通过考试。虽然教师有做考勤,但是学生即使到了教学课堂,仍然不重视课程学习,没有从事与《教育学》有关的学习活动。这种行为虽然学生没有逃课,但是在课堂上没有投入学习,无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属于“人在曹营心在汉”,存在“隐形逃课”现象。当然,对于艺体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各种表演和写生等专业安排而常常请假,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对《教育学》等公共课程投入不足现象更为明显。

(二) 课堂教学情境性不足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师范类公共课程,《教育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教学生态,重视课堂的情境性和生动性,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际的情况是,课堂教学更以传统教学为主,特别是面对当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大背景下,《教育学》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了许多应试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多,以教材和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为教学主要内容,并在平时课堂环节中加入了单元考试的环节,以此促进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但是《教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教育学》教材的大多数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自主学习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是仅仅按照考纲、教材来讲,对学生来说,就变得枯燥且没有太大的收获。因此,教师在把握教材和考纲的前提下,还需要了解学情,即学生已经明白了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获得或补充知识,哪些内容是学生不明白或者应该拿出来作为课堂讲解或讨论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应试色彩浓厚,教师对学生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水平不了解,课堂生态单向注入太多,使得课堂教学情境性缺乏,学生接收的信息知识量重复。课堂教学没有在具体生动情境性设置下来阐述和讨论,使学生对枯燥的文字缺乏感官体验,导致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

1. 对《教育学》等公共课程的评价,常常采用与专业课相同的评价方式,没有体现公共课的特点。由于学生对公共课程的不重视,特别是像《教育学》这类文字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对公共课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往往比专业课的评分低很多。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的得分和排位,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职称晋升资格。由此,许多教师宁愿多上几门专业课,也不愿意上一门公共课,即使上了该门课程,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2. 在《教育学》课程的课时报酬方面,高师院校也没有体现出相应的激励性。相反,有些院校规定,《教育学》公共课程的课时报酬只能享受其他课程报酬的80%。此种带有学科歧视的规定,更使得公共课教师缺乏上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方式的确定,《教育学》等教师教育类课程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将《教育学》这类教师教育公共课的课时提高,但是课程报酬却未相应改变,在本质上仍未体现学校对该课程的激励性,教师教授这门课程的意愿仍然不高。

针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结合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交流,以及自己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做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公共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 提高学生对公共课程的思想重视程度,加强对公共课程实施的管理

1. 公共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益于我们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人才。对于师范生而言,设置《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类课程,不仅是目前教师资格考试要求的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教师教育综合类知识的途径,是学生成长为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理论和应用类知识。因此在公共课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课程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公共课程的思想重视程度。比如,对于部分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来说,教师在讲授公共《教育学》中《教师与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理念和专业意愿,在案例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提高对这门公共课程的思想重视程度。

2. 除了在思想上,教师在公共课程的教学中也应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公共课的学习。对部分学生来说,公共课程的学习只需要最后考试通过,拿到学分就可以了。至于学得好不好,考分高不高,那都不太重要。因此往往出现学生课堂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并存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加强考勤和纪律管理,对于无故缺席超过一定次数的学生,严格按照考试制度要求,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对于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有违课堂纪律的事情,教师要立即指出,并引导学生回到正常的课堂秩序中来。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和管理上共同对学生引导和努力,才能从学生内部动机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加强对公共课学习的重视,从而酿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注重课堂情景教學,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公共课程的教学应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这样才能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面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发展。要促进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应注重课堂情景教学,注重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避免课程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厌恶。如师范类学生的公共课程《教育学》,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为学生针对教师资格考试讲授考点或考纲的内容,还应注重课堂生态,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教育学》中的许多部分可以结合中小学实际的教学教育管理案例,从情景教学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当今的许多教育问题,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在课堂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讨论探索的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当然,在创建了良好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也可以更好地共学共创,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思路和观点中得到新的启发,迸发出许多教学和科研上的新火花。

(三) 课程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多维度,体现课程发展的激励功能

1. 课程评价的主体不仅是学生,还应包括同行评价、学院评价和学校评价等多元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作为对教师课程评价的主体也无可厚非。但是不得不说,比起专业课程来说,对公共课程和教师的评价确实存在着劣势。因此,为保证学生对课程评价及教师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等应划分为不同的评价体系,有区别有特点地进行针对性评价。当然,从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学生单方面对课程的评价是不够的,同行对教师课程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评价,教师所在学院与学校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整体评价等等诸方面也必不可少。另外教师自评也应列入教师评价当中。教师在自评中不仅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还能做出教学分析以及教学反思,这个经验比起分数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课程评价的主体不应是单一,或者以某一方面为主的,应该是多元化、多维度、立体交叉,综合客观评价的。

2. 公共课程的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但总体来说,许多教师都不愿意选择公共课程教学,其原因除了学生的重视程度、课程评价的不公正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公共课程教学的激励措施。如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课时费用只有其他课程费用的80%,由此严重挫伤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因此本人认为,公共课程在受到学生重视的同时,更应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高校应采取激励教师上公共课的措施,比如课时费用、评课体系、职称评审等方面一视同仁,甚至是对公共课程教学评价高的教师予以相应的奖励或职称评审的倾斜,以此带动教师上公共课程的愿望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公共课程教学进步、改革、创新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2]范平花.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

作者简介:

张晓玲,副研究员,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院校思索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实验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代人的建议
翻译
案例教学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效率研究
大画微博
FOOD
疑问
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