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雁”部落

2018-03-23小白摄影姜福祥TextbyXiaoBaiandPhotobyJiangFuxiang

今日辽宁 2018年1期
关键词:入海口辽东湾海蜇

◎文/小白 摄影/姜福祥 Text by Xiao Bai and Photo by Jiang Fuxiang

“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而是指像候鸟一样逐鱼虾而生的渔猎人群。“渔雁”们迁徙往往是水陆并进,每遇鱼鲜蟹满、蛤螺稠厚的江河入海口,一些人就半定居下来,其他人则继续奔向远方,“渔雁”们在不停的迁徙中过着自由而艰辛的渔猎生活。如今,“渔雁”习俗在中国濒临绝迹,而辽宁盘锦二界沟的部分渔民仍然保留着迁徙的习俗。图为夕阳下宁静的二界沟,辽东湾著名的天然渔港之一

“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几百年来,二界沟的渔民们唱着渔歌,在辽河入海口的这片肥沃滩涂上生生不息。也因为他们的存在,“渔雁”文化得以在此延续,成为“活化石”一般的存在。图为新一代“渔雁”

渔汛来临,一艘艘渔船起锚驶向大海,船工的号子在海面回荡。海风拂面而过,渔民们仍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在历经风浪剥蚀的洗礼。阳光下历史与现实相互交织,历史感扑面而来。图为二界沟渔民出海打渔

“渔雁”在千百年的迁徙中创造出了深厚的渔猎文化。他们耕耘在万顷波涛之上,穿梭往来于港湾河口之间,他们的生活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捕捞史,也是历史封存的时代记忆。图为二界沟渔民在海上作业

光溜溜的脊梁贴满结实的肌肉,一条及膝的短裤,一双皮革制的凉鞋是渔民们的经典搭配。海上生活艰辛而枯燥,渔民们早已学会与海共生,片刻的闲暇中也能偷得许多欢乐。图为出海的渔民忙里偷闲地比试“身手”

渔民的饭菜就是自己亲手捕捞的海货,饭食制法粗粝豪放,大家围坐一处谈笑风生,吃得怡然自得。图为辛劳过后在船舱内吃饭的渔民们

二界沟是辽河入海口、辽河三角洲的前沿地带,自古以来就盛产海蜇、青虾、毛虾、对虾、海蟹、梭鱼、鲈鱼等,被誉为“辽东湾第一渔镇”。图为出海归来的渔民将鱼获运送上岸

二界沟不许使用“绝户网”的规矩代代相传,这饱含着先人们与海共生的哲思和感悟,也让二界沟达到了“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图为丰收的二界沟渔民

二界沟是全国著名的海蜇产地,每年8月底,是海蜇开捕的季节,对二界沟的渔民来说,这是个大日子。图为归航的渔民展示收获的海蜇

辽东湾渔场的春汛期在每年3月至5月。到了6月下旬夏至的时候,渔民就会“歇伏”,俗称“夏至不拴网”,为的是让鱼儿们休养生息。图为千里辽河入海口,休渔期靠港的渔船

二界沟渔民自小以船为家,即便是休渔期,也不愿离开自己的船。图为休渔期在渔船上等待开海的渔民

开海是一个大日子,结束了长达数月的休渔期,沉寂了几个月的渔港再次沸腾起来。图为人们燃放鞭炮,庆祝新捕捞季的开始

有海的地方,必有船。二界沟渔民仍然保留着流传百年的手工“排船”习俗,如今造船业已十分发达,但二界沟的大部分渔船仍然通体都是木制的,很多部件仍需要手工打造。图为正在打造渔船龙骨的造船人

打造一艘船需要历经53道工序,30个人两个月才能完成,需要木匠、捻匠、铁匠等一应技术工种的通力合作。图为几近完工的渔船

按照渔民的习俗,女人是不能出海打渔的,但做船家的妻子却并不轻松,修补渔具渔网,操持家务的重担,都落在她们柔弱的肩上。图为出海前为男人们整理渔网渔具的渔家妇女

二界沟不仅渔业资源丰富,文蛤、毛虾、对虾等海产品也十分丰富,这些海产品经常被销往全国各地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少不了渔家女的辛劳。图为加工筛选海产品的妇女

烈日的余辉慢慢消失在海面上,渔船归航的时间到了,女人们早早来到码头上,等待着那艘熟悉的渔船出现在海天相接处。图为盼船回家的女人们

渔民靠海而生,对海有一种格外的敬畏。每年正月里二界沟的渔民都要放海灯,祭拜“海神”,祈求来年鱼虾满仓,一家平安。图为渔民们放海灯、鞭炮祭海,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猜你喜欢

入海口辽东湾海蜇
海蜇(zhé)
城市河流入海口周边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
真海蜇撕扯更易断裂
天然气分输站规划选址可行性论证初探——以盘锦辽东湾新区荣兴分输站为例
辽东湾西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与污染评价
辽东湾坳陷南部旅大10-2构造区源盖动态耦合关系定量评价
海蜇糖蛋白及其糖肽的体外免疫活性
辽东湾地区浊积扇体识别及储层地震描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