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探析

2018-03-23华,章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困境话语体系

徐 华,章 雪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近三十年来,中国专业社会工作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理念及模式不断提升和完善,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有关恢复和发展社会工作的探讨,随后重新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并试办了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2004年,开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是中国社会工作走向职业化的标志,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定。[1]2012年,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9部委和群团组织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的中长期规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2]以上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央层面的政策支持为社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鼓舞了广大社会工作者,提升了他们从事社会工作的热情、信心与积极性。

中国社会工作在获得多方支持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社会工作表现出明显的依赖性,如依赖政府的政策及资源支持以获得自身的较好发展;社会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专业自信与专业自觉,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待提高;政府尚未做到对社会工作进行精确定位,给予社会工作方面的关注度较低;民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不足、信任不足,向社会工作者寻求服务的主动性不足。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了众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规范,教学质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也缺乏比较权威的评价标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与就业市场之间不匹配,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其他行业,真正从事社会工作或与社会工作相关职业的毕业生很少;中西方社会的文化差异,导致社会工作尚不能较好地融入到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去。[3]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挑战,如中国社会的福利发展水平较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等。但究其根本,与中国社会工作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这一现状密切相关。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现状

话语体系是指特定专业的学术群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对此使用的特定术语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价值观、语言符号及思考方式等,它的使命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和激发精神动力。[4]向社会传递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服务内容及服务效果等多方面内容,让不同的群体能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有清晰认知,这应当是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简而言之,即让社会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可以提供何种服务以及服务的效果如何等。

关于社会工作的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核心观点相近,即社会工作是一门基于以人为本这一价值观的专业,从业人员需要进行系统训练,利用专业方法与技巧,开展相关工作。[5]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遵循利他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技巧开展助人服务活动,即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更具有科学性和目的性。[6]夏学銮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综合的助人专业,具有实践性、专业性和制度性三个基本性质。[7]张乐天认为社会工作即是一种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开展助人服务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8]以上学者关于社会工作概念的解剖,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极大地促进了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工作学界和教育界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认知与传播。社会工作在中国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发展,中国政府与民众对社会工作已经有了概念性的认知。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社会工作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见解,中国社会工作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话语体系。政府和公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大多是教科书式的定义,缺乏深入的认知,这说明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还有着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同时,中国社会工作尚未对自身做好充足的评估与精确定位,也尚未找到特定的可以展示其作用的岗位,因而无法向政府和公众传递出自身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9]

学界普遍认可社会工作是舶来品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为社会工作来源于西方社会,自有其一套话语体系,但是社会工作尚未形成一套为中国社会广泛了解并认可的话语体系。中国社会工作在发展之初采用的是一种引进式的话语,经由官方认可后,通过推进学界的探索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跟进。目前社工界正在努力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而话语体系的建构正是社会工作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10]有学者认为,在社会工作获得较快发展的当下,社会工作的相关核心概念与实务模式却大多来源于西方社会,热点话题亦是由西方社会提出,这一现象暴露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失语症。[11]

二、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1957年,格林伍德(E GREENWOOD)提出一门专业应具备五个的基本特征:完整的理论体系、专业权威、伦理守则、社会认可和专业文化。其中,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的首要标准,也是专业是否能够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12]而目前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尚未形成,因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工作发展困境。笔者将社会工作困境分为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其中,内部困境是指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现状对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困境,主要包括嵌入型发展模式、本土化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低三方面;而其外部困境主要体现在对其服务对象所体现出的困境,主要包括政府困境和公众困境。

(一) 内部困境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缺乏一定的历史积累和文化基础,并且社会工作尚未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在发展中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导致其只能通过嵌入到经济政治体制中来获得自身发展,并且社会工作与本土文化之间的互融性和发展性存在不足。同时,话语体系现状反映了中国社会工作仍旧依赖于西方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模式,缺乏对自身的高度认同感,阻碍了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1. 嵌入性发展

为了做好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分析,以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卡尔•波兰尼提出了“嵌入”这一概念。[13]王思斌和阮曾媛琪综合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的背景,以及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属于嵌入式发展。[14]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这种嵌入式发展模式有一定积极作用,可以较好地避免发展过程中的阻碍,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有效的社会支持。因而,嵌入型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工作在发展初期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一个适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正确选择。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却尚未行成一套适应于中国国情的话语体系,导致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立性不足,依旧属于嵌入式发展模式。嵌入式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着根本弊端。社会工作是致力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职业,但政府对社会工作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性,政府的政策与资源分配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15]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如果社会工作一味地强调嵌入于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势必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附属品,依附于政治经济的发展,自身的专业性将逐渐被削弱,难以促进自身专业性的发展和话语体系的形成。因而,既要努力做到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转型之间的协同发展,也要避免纯粹性的嵌入式依赖,努力形成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减少对政治经济的过度依赖。

2. 本土化不足

本土化指来源于外界的东西进入到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并在进入的过程中做好适应性调整,积极适应这一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在新的环境中获得自身的生存并努力发挥作用。[16]本土化的内涵丰富,既强调外来事物积极适应的发展过程,也强调特定文化环境的主体地位。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既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产物,也应当是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进步的关系。

西方社会工作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其助人服务的理念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早已形成并在不断完善,其话语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技巧、实务模式等。但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尚未较好地融入到中国本土文化中去。如果在本土化过程中片面选择西方社会工作的某些环节,割裂其整体系统,便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中国社会工作应当摆脱对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模式的过度依赖,生于斯、长于斯,构建本土化的专业框架,系统提炼出一套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17]

3. 专业化程度低

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的重要标准,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中国社会工作在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社会工作专业层次欠缺;二是普遍缺乏师资和教学力量;三是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学科规范尚未统一。[18]国外社会工作专业包括了社会工作学士、社会工作硕士和社会工作博士三大完整的层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接受不同层次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以获得自身的良好发展。而目前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包括社会工作学士和硕士这两个学科层次,社会工作博士这一学科层次还比较缺乏。在极少数具有社会工作博士培养计划的院校里面,培养方案多归于社会学下面的社会工作方向。这一现状导致进入社会工作教学的老师多来自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性欠佳,缺乏实务方面的指导。同时,社会工作专业统一的学科规范尚未形成,不同高校的教育模式差异很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工作技巧的了解与掌握多来源于教科书,缺乏实务能力方面的培养,理论与实务的严重性脱节导致其在提供服务时专业性严重不足,不利于服务顺利开展。[19]

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其在社会大众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均较低。部分高考生在填志愿之前并不知道社会工作专业,多在被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调剂录取之后,才了解到有这个专业的存在。他们入学后对本专业的学习感到困惑和迷茫,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受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和职位提升方面的“天花板”效应的影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流失率较高,众多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转向其他更具优势的行业,长期从事社会工作职业或者与社会工作相关职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然而,社会上急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导致很多其他非专业的人员转向这一行业,在接受短期集中培训后便从事社会工作服务。这部分“半路出家”的社会工作者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供的服务专业性不足,难以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更难在实务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将其汇聚为专业理论。这一现状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专业话语体系不完善导致社会工作学生缺乏一定的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信,面临就业困境时社会工作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又导致难以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

(二) 外部困境

1. 政府方面的困境

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现状尚不能明确的表明自身的专业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政府对于社会工作能够提供何种服务、服务效果又是如何,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审慎投放项目资金,导致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在此情况下,社工机构从事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缺乏提高专业能力资源和动力。同时,政府亦缺少相关的经验,在社会工作开展项目时,多作为监督者而非指导者,给予的指导意见不足。

虽然在中央层面已经制定了发展社会工作及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方针政策,但很多地区的主要领导人对社会工作的了解不足,因而尚未做到将中央层面的指导意见真正落实到发展社会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社会工作开展的服务与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才可以展现成效,对提升政绩的作用相对较慢,因而部分地方政府对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视度不足。[20]

2. 公众方面的困境

与西方社会工作相比,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时间短,且文化传统与价值观与西方社会存在差异。中国社会工作与其他职业如医生、律师、教师等相比,其理论体系与实务模式亦显得不够完善与欠缺本土化。因此,无论与西方社会工作比较,或是与国内其他职业相比,中国社会工作的公众认知度都较低。

与中国社会相比,西方社会并无过多的具有相对保守性的家族意识,个人主义色彩更为浓厚,更强调个人的能力与潜能的发挥,在遇到困境时亦会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与服务,促进问题的解决,提高自身和家庭的能力。而中国社会则强调“家丑不外扬”,居民在遇到困难时,最先寻求帮助的对象是亲属,其次是政府。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国家,受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文化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其中,西方社会工作强调的“助人自助”“保密”“案主自觉”等原则,是符合西方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产物,将其直接引用到中国社会,便会“水土不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21]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与理论体系,达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目标,是众多学者及社会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医生、律师和教师等行业具有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其服务适应于公众的需求,效果亦受到认可。服务对象有法律方面的需求则向律师寻求帮助,律师帮助其解决法律方面的困境;服务对象身体方面存在某些不适则向医生寻求服务,医生为其解决疑难杂症;教师则秉持教书育人的理念,传道授业解惑。以上职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成熟的专业理念与技巧,能够提供具体的专一性的服务,并且服务对象所寻求的服务效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以体现。但是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其话语体系尚未形成,其活动的专业性以及针对性表现得并不明显,社会工作的内涵、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服务效果等问题群众尚未理解,因此,群众也不明白应该向社会工作者寻求何种帮助。广大社会工作者需要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社会工作的公众认知度,并通过专门的职业培训,更好地提供服务与开展助人活动。

三、构建中国社会工作新话语体系

在当代社会,某一职业的社会认可是以社会的需要、服务的专业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为基础的,同时需要得到法律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定。[22]针对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内外部困境,构建一套新的完善的话语体系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一话语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已经在逐步解决自身发展的内部困境,并极大地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社会工作新话语体系,应当至少包含面向政府和面向公众的两方面内容,分别向政府及公众清晰地传达出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能提供何种服务及服务的效果如何。在此基础上,政府及公众可以更好地向社会工作寻求服务。

(一) 面向政府构建的话语体系

面向政府的话语体系应明确地提出社会工作可以为政府提供何种服务,带来怎样的社会效益。第一,发展专业的社会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制定公正平等的社会福利政策,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二,专业社会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实务模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蕴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特征,可以弥补政府刚性政策和刚性管理的不足。[23]

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社会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四方面的议题: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经济迅速提升,应在这一时期努力避免资本和权力的结合,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正视市场效率的负面作用,减少其对社会生活的破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分层和流动日益加快,需要正视社会结构关系的两极化趋势;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其主旋律,但更需要正视生命的意义。这四大议题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24]同时,社会工作实践对于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政府正在逐渐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工作作风,转向宏观治理,逐渐简政放权,推动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的自我服务与管理。近年来,社会分层与两极化导致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困境,政府努力保障这部分群体的利益,探索如何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强调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性权利,努力扩展政府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等组织为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范围。[25]政府面对着“两个一百年”的双重使命,必须重视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这是社会工作获得发展的时代机遇与良好契机。社会工作可以将政府的相关福利政策通过专业服务的形式传递给服务对象,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社会工作的职能在其本质上与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一致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时,在众多的实务领域里,社会工作可以努力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提升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努力推进社会工作在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推进救助管理、婚姻管理等社会管理领域的社工建设;不断扩大其在志愿者工作、扶贫工作、非政府组织工作等方面的影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会工作的内涵也在日益深化。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通过专业的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境,更好地享受政府及社会提供的福利。

(二) 面向公众构建的话语体系

面向公众的话语体系应明确地提出社会工作可以为其提供何种服务和支持,助其应对困境,促进其自身和家庭的发展。第一,社会工作可以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政策制定工作。第二,社会工作可以与服务对象一道应对困境,做好相应措施。

社会工作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努力发挥其自身及家庭的潜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面对新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评估,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并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更好地享受政策的帮扶,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扮演着探究社会问题本源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的角色,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帮助社会群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危机与挑战。

社会快速变革,导致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前“重生不重养”发展至现今“重生重养”的模式,人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问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经济的压力,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形式是核心家庭这一形式。但是这种家庭结构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家庭中的年轻夫妇担负起沉重的养老扶幼责任。因此,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并以此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乡村社区逐渐减少,而现代化的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因此邻里关系弱化,人们之间的非正式支持系统也逐渐弱化。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便利性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当人们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难时,社会工作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助人自助。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来源于西方,其文化基础中的西方意识存在于西方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当中。因此,当开展具体的实务工作时,便会鲜明地呈现出西方的价值观念,与中国本土文化体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26]习近平指出,一个学科要具有提炼标识性概念的能力,要从学科建设做起,努力构建出一套特有的学科理论和概念。[27]习近平的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社会工作应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国际间社会工作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构建一套完备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至少包括面向政府和面向公众的两套体系,既可以促使政府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支持,也可以促使公众转变观念,增加对社会工作的信任程度并积极主动寻求相应的服务。这种转变是对社会工作地位的承认,包括认可社会工作的地位、专业价值理念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与社会工作互利共赢,政府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社会工作应当积极主动地与政府一道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多种问题,为政府部门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传播自身价值理念,促进两者共同发展。[28]同时,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则促使公众信任社会工作,在遇到困境时积极向社会工作者寻求服务,与社会工作者协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新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众多学者努力的方向,期望最终形成适应本土文化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7-10-18].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932424.html.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EB/OL]. [2017-04-26]. 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jhgh/201204/20120400302325.shtml.

[3]李迎生.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学习与实践, 2008(7): 201-127.

[4]王瑞华. 区域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话语体系及其建构[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3): 97-101.

[5]赵琼.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阶段性再探索[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6): 5-12.

[6]王思斌. 什么是社会工作[N]. 中国社会报, 2007-1-15(3).

[7]夏学銮.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 140-147.

[8]张乐天. 社会工作概论[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5.

[9]陈蓓丽. 上海社工机构发展之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4): 27-31.

[10]任文启, 李灏哲. 中国社会工作的强政治性与推进策略探析[J].社会工作, 2015(2): 26-34.

[11]刘威. “一个中心”与“三种主义”[J]. 中州学刊, 2011(3): 120-124.

[12]E GREENWOOD.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J]. Social work,1957, 2(3): 45-55.

[13]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 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 冯钢,刘阳, 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58.

[14]王思斌, 阮曾媛琪.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2009(5): 133-135.

[15]殷妙仲. 专业、科学、本土化: 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J].社会科学, 2011(1): 63-71.

[16]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浙江学刊, 2001(2):56-61.

[17]卫小将. 土生化: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之构想[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6): 108-110.

[18]张敏杰.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的三大问题[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4): 73-77.

[19]文军.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 社会科学,2009(7): 60-70.

[20]王思斌. 走向承认: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J]. 河北学刊, 2013(11): 108-113.

[21]李迎生. 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 社会科学,2008(5): 77-80.

[22]尹保华.社会工作职业化概念解读[J].社会工作(理论), 2008(4):18-20.

[23]徐永祥.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J].河北学刊, 2007(3)67-69.

[24]郭伟和. 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战略选择[J]. 思想战线, 2011(4): 42-44.

[25]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 2011(2):42-44.

[26]陈红莉.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思考——国际(地区)比较的视角. 社会工作, 2010(6): 10-15.

[27]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5-19(2).

[28]王思斌. 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4): 58-64.

猜你喜欢

困境话语体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