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仁用杏低产林改造技术

2018-03-23谭金花魏安智王胜琪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低产杏树枝条

谭金花,魏安智,王胜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仁用杏是以取杏仁为目的的杏属果树的总称,主要分布在高山、丘陵、荒沙等自然条件较差的“三北地区”[1-2],品种主要包括龙王帽、 一窝峰、白玉扁、 北山大扁、丰仁、 油仁、 优一等[3]。此外,陕西北部地区作为我国仁用杏的主产地之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4]。仁用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三北地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经济林树种。但在仁用杏的长期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品种繁杂,人为地实行粗放式管理等问题,造成低产林面积不断扩大,仁用杏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高。因此,为实现陕西北部地区仁用杏的稳产、高产、高效,推进林产业致富,探索、总结低产林产生的原因,提出仁用杏低产林改造措施[5],指导仁用杏生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仁用杏的生长特性与气候分区

1.1 仁用杏的生长特性

作为一种抗性很强的树种,仁用杏的生存条件要求比较低,适宜生长温度8~14℃,既可忍受-25~-30℃的低温,又可忍受高达43.9℃的高温。在年降水量300~600 mm,≥10℃年积温2 700℃以上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和结实,生长期长至4~5个月,无论山地、平原、沙荒均能种植[6]。

1.2 仁用杏生长区域气候分区

陕西北部地区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将区域按气候类型划分为4种[7]:

(1) 气候最适宜区:在陕西东部黄河沿岸,基本无冻害发生,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2)气候适宜区: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冻害时有发生,可保证基本的经济收益;

(3)气候较适宜区:在陕西北部,冻害发生较频繁,需加大人为干预,科学化管理,才能取得经济效益[7];

(4)气候非适宜区:在子午岭和黄龙山区,种植仁用杏是为了保持水土,恢复黄土高原生态平衡,收益很不稳定。

2 仁用杏低产林形成的原因

2.1 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

2.1.1 低温 仁用杏耐寒耐旱的能力较好,开花时间较早,多数品种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杏花蕾的抗低温温度为-7~-11℃,盛开花朵的抗低温温度为-3~-6℃[8],适于杏树开花的日平均气温在8~11℃之间,杏的花粉发芽适温为18~21℃。仁用杏花期正值早春气温急剧变化时期,倒春寒、霜冻会对花朵造成危害,也会对幼果造成损害,落花落果率很高,引起减产甚至绝收现象。

2.1.2 干旱 盛花期时遇到干旱天气,空气湿度降低,容易导致花朵柱头上的透明粘液风干,柱头失水过多,会变干甚至枯萎,失去接受花粉的能力,影响受精作用,导致仁用杏产量降低。

2.1.3 降雨 盛花期遭遇暴雨、 阴雨等恶劣天气,也会对仁用杏的授粉受精带来影响,降低坐果率和产量。

这些不良影响除了对花传粉受精造成影响外,严重的还会阻碍坐果,开花却不能结果,从而影响产量。

2.2 管理粗放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是提升产量的主要途径。现如今,很多仁用杏种植过程中都是粗放型管理,导致果树营养不良、生长弱小,影响仁用杏的产量。

2.2.1 水肥条件 水分与肥料是促进仁用杏增产的重要途径。一般种植过程中,仁用杏林地中的水分与肥料都不足以支撑仁用杏从开花期到结果期整个过程,因此,水肥条件不足,使仁用杏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不足,结果是导致产量降低。

2.2.2 管理措施有误 有的仁用杏林地虽然重视水肥管理,但未进行合理的修剪,导致树冠郁闭,树体没有合理的骨架支撑,树势很旺,却未生长,果树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

2.3 病虫害和鼠兔害的影响

仁用杏低产林中病虫害普遍严重,多为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如杏球坚介、天幕毛虫、刺蛾等[9],产生杏树流胶病、 杏疔病等病害,降低了杏树的生理生化作用、植物本身的酶活性和果树的树势,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从而影响仁用杏产量。另外,秋收后到第二年春季,果树上不挂果,对土地也不进行耕种,田鼠、野兔等有害动物主要以啃食果树树干为主,给果树造成伤口,影响了果树的营养传递与水分传递,从而影响来年果树生长。

3 仁用杏低产林改良措施

3.1 选用良种

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品种不良,改换优良品种可以将低产品种变为高产良种,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是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措施。对新建仁用杏林地,可以积极引进抗性新品种,丰富仁用杏种质资源;对老林地,一般采用高接换优法,树龄太大的老树不适用此法,但可在生长旺盛的枝干结合大树复壮更新,进行高接换优。

具体做法是:砧木选择生长环境良好,树体健壮,树龄5~15年生的实生山杏和低产非目的品种仁用杏[10],接穗选择围选1号、山苦2号、优一等抗冻抗旱丰产品种。

嫁接方法:嫁接适宜季节为春季和夏季。初春可采用枝接中的插皮舌接高接,未成活的嫁接苗在夏季采用方块形芽接补接,或直接采用方块形芽接高接[10]。

嫁接后,做好保湿工作对嫁接苗木的生长结果有重要影响。在把砧木和接穗固定好后,随即将报纸卷成纸筒,从接穗的上端套入, 然后用一塑料袋套在纸筒外围,接穗插入的下部砧木皮层最好要被袋子的下部遮盖,袋内空气排出,封闭不漏气,上端高出接穗4~5 cm[11]。最后用绳子将袋子的下端绑紧。

3.2 接后管理

嫁接后的苗木一般还很脆弱,需要人为进行干预才能保证成活率,因此,接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2.1 专人看管,防止伤流 高接换优之后,选派专业人员对高接园地进行管理和保护,严防有人解开嫁接苗木包装,造成外在环境对嫁接苗愈伤组织的影响,影响苗木成活。每天派人巡查园地,看是否有伤流出现,若发现应及时解包防水,在树干补锯若干个防水口,以保证接口湿度,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苗木的成活,后期不用补接,减少对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3.2.2 放风 嫁接近一个月后,接穗成活开始发芽并长出嫩叶,每2~3 d观察一次,将袋子上端开一小口,使嫩梢尖端伸出。风口应由小到大,根据当地的气温、风速等因素慢慢打开,不能一次性全部打开,以免对嫁接苗的愈合产生影响。当新枝伸长10 cm以上时,全部打开上口。

3.2.3 除萌除孽,防风折 当接穗萌发后,剪掉砧木上的萌芽,使砧木的养分集中供应给接穗,促进接穗的生长。在接穗新梢长到20~30 cm时,在砧木与接穗的接口处绑缚一段长至1~2 cm的防风杆,用绳子将新梢绑在防风杆上,以防风起造成柔嫩新梢折断。每隔一段时间,加长一次防风杆,一般从新梢萌发至长大,需加长2~3次。

3.2.4 摘心、摘花、疏枝 当接穗新梢长到50~60 cm时,要进行摘心[12]。仁用杏花芽具有早熟性,即当年芽当年萌发,还可连续抽生枝条。花芽还具有顶端优势,限制其他枝条的生长。通过摘心,加速枝条抽生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结果枝数量,摘心后萌发出来的侧枝,选择3~4个方位、距离都较合适的留下,其余剪除,为嫁接苗木的成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高接换优后成活的苗木,枝条上萌发的花蕾也要全部去掉。

对接穗基部发长的新生枝条,要去密留疏、去弱留强,选留健壮生长的枝条。

3.2.5 解绑 高接后2~3个月,可将绑缚在接口处的塑料袋或报纸等材料放松一次,以免绑缚过紧影响新梢生长,但不能去掉,以后可根据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将材料全部去掉。

3.3 树体管理

3.3.1 调整密度 多数仁用杏林地没有统一规划,出现过密或过疏的现象,既影响了杏树的空间分布,导致透气性透光性差,营养供应不均衡,也导致田间管理混乱,所以对于密度过大的仁用杏林,应根据合理的要求,适当挖掉若干苗木。平地保留约750株·hm-2,缓坡地保留约830株·hm-2,形成密度适中林,充分利用林地现有光照等条件。

3.3.2 更新栽植 对当地树势衰弱的老仁用杏树,可以采取人工更新造林法。选择老林地的某区域栽种幼苗,把影响幼苗生长的部分老树砍除。因为幼树要3~5年才能成熟结果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可先利用未被砍掉的老树产生收益。等到幼树开花结果之后,逐渐砍除老树,完成人工林的更新。

3.3.3 防治病虫害与鼠兔害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是实现果树高产的重要保障。病虫害给果树的花芽、果实与枝条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所以在园地内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人工、生物、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在花芽萌发期、花后幼果期、生长后期进行防治。在花芽萌发期,可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0倍五氯酚钠防治杏疔病、流胶病与介壳虫类等;花后幼果期喷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1.8%杀虫素乳油防治天幕毛虫;生长后期喷病果70%百菌清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褐腐病。同时结合整形修剪与园地清扫,逐渐控制病虫害危害。具体情况应根据具体病虫害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病菌对果树的感染与破坏。

春冬季节时,最好使用秸秆或杂草等捆扎树干,也可用石灰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形成涂料涂抹树干,防止树木受到害虫或鼠、兔等较大型动物的伤害。

3.3.4 剪枝整形 修剪树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减少枝量、抬高主枝角度和更新结果枝组。减少枝量包括减除交叉枝、病虫枝、密生枝和重叠枝。这些枝条应根据树木的具体生长情况逐年疏除,保证基本的开花结果和产量的形成。抬高主枝角度主要是针对生长衰弱但主枝延长头角度过大、回缩到背上枝处的枝条,改造方法是将背上枝作为新的主枝延长头。更新结果枝组是通过培养新的结果枝来保证果树的正常结果。对只长长而不结果的枝条,通过夏季摘心或冬季截短的方法保证结果;对连年结果但来年不确定结果的枝条,进行轻短截、更新复壮的方式保证结果。

通过合理的减枝整形,能够改善树木枝干的透光透气程度,促进树木养分的吸收,促使树木茁壮成长,病虫枝的剪除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对提高仁用杏产量有重要意义。

3.3.5 保花保果 仁用杏多为异花授粉,花朵受冻害后最直接的表现是不结果。一般可以在早春对果树全树喷洒花芽防冻剂,提高花芽的抗冻能力,花期喷洒生长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也有通过人工养蜂来进行传粉,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

3.4 土壤管理

3.4.1 深翻压绿 于每年早春和秋季可对生长在长期荒芜、杂草丛生的仁用杏林地全园深翻1次,深度约为20~30 cm。对土壤渗透性差、排水不良的仁用杏林地,深翻时要留有出水口,以免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根的生长,从而导致烂根。深翻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风性和透水性,为土壤中的细菌提供生长条件,促进根的生长。果园中种植绿肥,分为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不但可以减少林地内杂草滋生,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深翻结合绿肥,增加了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和土壤肥力,为仁用杏健康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3.4.2 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中耕2~3次,做到土壤疏松无杂草,既减少了杂草和树木之间对养分的竞争,又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与保水能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定期对林地进行清扫,清扫园中的杂草、落叶、枯枝、老枝和病枝,并进行集中烧毁与深埋,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消灭虫卵和害虫,减少病虫害传播。

3.4.3 灌水 研究表明,在杏树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灌水,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还可以提高果树的抗害能力。

在果树发芽后、入冬前各灌水1次。早春和夏季视土壤含水量情况灌水2~3次,使仁用杏果树根部充分吸水。灌水之前,在树干的基部堆土20~30 cm,避免水与树干直接接触,保墒预寒。

另外,在仁用杏花芽萌发到枝条第一次停止生长时期,少量灌水可促进花芽提前分化和枝条正常生长;但如果这一时期不浇灌,会促进枝条二次生长和推迟花芽分化,不利于产量形成。

3.4.4 增施肥料 合理施肥对仁用杏果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十分重要。有机肥肥效迟缓,一般可作为基肥使用,基肥最好在果实采收后期至落叶前期使用。通常无机肥肥效快,效用强,容易被根系吸收,但时效短,所以一般可作为追肥使用,追肥主要在仁用杏生长的四个时期使用,即萌芽开花前,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

合理的施肥量应根据果树的种类、肥料的种类、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来确定。实践表明,每生产100 kg杏树果仁,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1∶0.55∶0.75,即需要纯氮素、磷、钾分别为20、11、15 kg。所以在果树落叶前可施有机肥45 000 kg·hm-2,硫酸钾750 kg·hm-2。萌发开花前株施尿素0.3 kg,花后幼果期追施尿素0.4 kg,磷酸二氢钾0.5~1 kg,果实膨大期追施硫酸钾0.5 kg,改善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促进花芽分化、果实成熟,达到高产、稳产。

3.4.5 合理间作 仁用杏树林行间可以进行矮秆农作物如豆科、薯类等间作,豆科植物最好,可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改善土壤中的养分状况。间作可充分利用林地,起到生物互补的效用,既利于仁用杏树木的生长,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寿阳县营造仁用杏经济林前景展望[J].山西林业,2008(5):18-19.

[2] 侯智霞,翟明普,原牡丹,等.中国仁用杏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9-41.

[3] 刘艳丽.杏树砧苗播种繁育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3):21-22.

[4] 李苏楠,刘学敏,杨琳,等.陕北生物资源开发与水苏糖基地的建设[J].资源科学,2004(3):50-55.

[5] 肖地长.毛竹林低产的成因及改造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81-181.

[6] 杨保存.南疆盐渍土路基盐——冻胀变形特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 程林仙,王万瑞,仁宗启,等.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2):18-21.

[8] 孟庆瑞.杏花器官霜冻害生理机制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9.

[9] 王晓东.低产杏树改造技术[J].新农业,2014(21):11-11,12.

[10] DB61/T-2014,核桃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S].

[11] 腾保琴.甘肃天水麦积区核桃低产园改造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10):190-191.

[12] 苏玉梅.冀北地区板栗嫁接新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2):149-150.

猜你喜欢

低产杏树枝条
杏树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童年的杏树
杏树结果期的生长特性及修剪技术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