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型学位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8-03-23杜晓刚陈雪梅

重庆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杜晓刚,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肾内科;2.急诊科 40001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整个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目标[1]。如何创造条件,在临床实践中引导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积极主动探索,采取多种创新性手段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高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和面临的课题。本文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对研究生和导师必备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于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创新能力培养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之一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措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目标之一[2]。临床医学是一门尤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培养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是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的一大重点,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既能看病,又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临床大夫。对他们而言,包括临床思维、动手能力、应急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而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则贯穿于上述能力培养的始终[3]。这种创新能力,包括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临床诊疗技术的归纳总结与创新探索能力、临床问题的系统整体思维和研究能力等诸多方面。

2 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要培养高创新能力所必备的素质要求

2.1扎实的临床专业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 临床医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基础知识,不仅是只包括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只有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才可能通过观察临床现象,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分析和解释问题。这样,对于一些复杂难懂的临床现象,研究生们才可能借助现有的知识去创新性地探索其本质,并寻找证据去证实,这就有了基本的科学创新思维。

2.2广博的跨学科专业背景 多学科交叉碰撞,这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摇篮[4],临床医学创新也与此类似。因此,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这样,在学科交叉领域和边缘学科领域才能更容易找到新的突破点,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灵感。比如肾脏病学的临床研究生,需要掌握与肾脏疾病相关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基础知识,还有掌握与肾脏病临床专业相关的内分泌学(如糖尿病肾病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知识(如尿毒症相关加速性动脉硬化研究)等基础和临床知识。因而,广博的知识结构是提高临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2.3洞悉目前学科的新进展 关注并洞悉学科发展的新进展,这是避免重复研究的关键,也是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的学科要求,只有这样,临床研究生才能具有较高的创新敏感性。这就要求研究生们要不断地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熟悉临床新技术新理论新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和见解,或者对一些少见的临床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敏感性。

2.4良好的现代临床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蜂拥而至,虽然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筛选有效和有用信息的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地筛查和检索需要的信息,是高素质临床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要求,这就需要熟练掌握和学习一些基本的现代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就医学专业和生命科学的信息而言,联合使用PubMed、Medline、Google Reader和各学术组织和期刊官网的RSS,及时跟踪多种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科学进展,非常重要。新近有一个临床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实时的临床医疗信息,对协助医师们进行诊疗上的判断和决策具有较好的帮助。

3 临床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要求

3.1导师的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包括人格感召力、学术作风和知识素质[5]。人格魅力是由导师的道德情操、情感立场、知识素养和敬业意识等组成的,它常常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对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的个人素质常常是研究生对导师崇高精神境界、敬业精神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的肯定的体现,也体现了研究生对导师丰富知识和非凡才能油然而生的敬佩和折服心理,是对导师真挚感情的依恋。因此,导师的美好人格形象常常是研究生直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和内容,而且这也是对研究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6]。因此,作为导师本身,尤其要注重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行为,率先垂范,要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风,勇于追求真理、尊重科学、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培养良好的动机和学术道德,严禁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通过这些严格要求自己和同学,在身体力行中影响和培养研究生严谨务实、淡迫名利、尊重他人的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3.2导师的创新性素质 创新素质是导师在综合运用本身具有的综合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功底的基础上,在洞悉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的基础上,指导和激发研究生不断创新的能力。这常常要求导师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好的指导能力[7]。导师只有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高地,用自己学术地位和创新精神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才能培养出研究生优秀的创新能力。

3.3导师的辐射力 辐射力包括知识素质、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导师的辐射力是导师通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赋予研究生的直接的最重要的影响力,也就是把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管理研究生,规划他们的科学研究计划、协调和督导研究进展、经费管理和协调人力资源以完成研究目标和进展。研究生导师首要任务是“导”,包括导方向、导方法、导创新、导思想[8]。导师应该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引导研究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最大新能力甚至是想象空间,导师的最大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安排学生的科研工作。

4 措施和方法

4.1加强临床基本能力的培养训练 加强“三基”能力培养。所谓“三基”培养就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对于临床研究生而言,大部分毕业后都要做医生,因此“三基”训练的主要核心目标是基本技能培养,就是导师要运用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全新的专业医学知识,结合个人或者他人的经验,训练临床研究生熟练准确掌握基本的诊疗手法、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如何去诊治患者,尤其注重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

4.2组织临床病例分析,注重临床思维培养 作为导师,要多组织专业型研究生积极参加临床实践,参加专家、教授的大查房、大会诊,参加危重和疑难病例讨论和死亡病例讨论,通过多看、多听、从典型病例分析中寻找规律,总结临床经验,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处理各种病患,培养临床思维。同时,要组织和要求学生学习最新进展、临床指南和前沿专业知识,结合临床进行深入归纳总结。

4.3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9],激发创新思维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氛围,学术交流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10-11]。一方面,研究生管理部门要主动和导师一起,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科学的专家、教授交流的机会,甚至组织研究生积极到校外、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研究生则应积极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相互探讨和交流中,从各种争论和怀疑中,可以解决困惑,展现自我,同时在借鉴他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又不要拘泥于他们所有的条条框框,激发创造性思维,为科研工作寻找新的突破点。

4.4培养临床科研能力 要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引导研究生激发创新思维,寻找临床科研的切入点[12]。导师首先不能一味地只将其学生作为临床工作的助手,或者单纯把学生当成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实施者,而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让研究生成为临床科研项目的全程参与者。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和帮助研究生主动积极地从纷繁复杂的临床现象中寻找问题,经过提炼加工,凝练出一个有临床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和研究生们一起分析,探讨这样科学问题研究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帮助研究生设计合理的研究实施方案。在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和加强专业型研究生全面完整收集临床资料并有效的分析整理能力。

4.5培养团队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专业团队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单打独斗不可能完成很多复杂的工作和课题。导师可以组织兴趣爱好相同的同事、同学组成专业的团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很多大型的实验课题,尤其是临床课题。对于临床研究生而言,导师可以组织较大的临床科学研究课题,培养科研组织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在临床研究中学会资源共享,引导和加强相互之间协同合作,培养大家紧密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是创新性临床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5 小 结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的一大重点,因此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在整个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目标。这要求研究生本身要有良好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背景,较强的综合能力;对导师而言,则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平台,引导研究生积极主动探索,采取多种创新性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一个不断开拓进取的现代临床医师甚至临床专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顾琴龙,刘玮.医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9):1269-1273.

[2]范耿,常军武,周增桓.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408-409.

[3]王玲玲,刘玉秀,顾怀敏,等.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的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2):193-195.

[4]苏宁,陈群,杜标炎,等.多学科交叉碰撞提升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12-13.

[5]卢媛媛,周曾恒.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广东:第一军医大学,2005.

[6]柳礼泉,张红明.导师人格魅力: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8,24(7):23-25.

[7]陈珍,宋锦璘,罗文萍,等.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J].重庆医学,2017,46(17):2435-2437.

[8]赵玉忠,张侃,高德海,等.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支持功能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03-104.

[9]彭利军,祝益民,姜志胜.儿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体会[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1):89-91.

[10]赵琴琴,汤富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8):51-53.

[11]于洋,高德海,李胜.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04-105.

[12]李明军.临床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中国研究生,2007,6(5):48-49.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