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安装技术研究分析
2018-03-23吴中勇
吴中勇
(四川鸿浩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机电属于重要一环。在安装过程中科学地应用安装技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建筑机电施工的特征
1.1 技术要求高
建筑机电安装的大多是大型的机械设备,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格外严格。
(1)操作过程中劳动者必须全神贯注,确保工作时自身的生命安全。
(2)大型设备操作难度高,耗费资金大,施工人员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精准操作,从而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3)建筑机电设备构造复杂,从材料应用到结构分析再到机电具体安装操作,都与一般电器安装有着较大不同,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考虑到其独特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多积累经验,多观摩,总结高效科学的安装要点,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操作能力。
1.2 过程复杂化
虽然建筑机电工程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众多尖端技术型案例、技术分析报告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建筑内部结构繁杂,要求施工中进行多领域科技应用的转换。在某些机电施工过程中,施工时间往往很长,并且由计划初期到尾工结束,都伴随着不同的技术攻克要求,其涉及范围之广、步骤之繁杂,都是需要不断克服的困难。
以电缆安装为例:前期需确定地形、干扰物,从而规划电缆的布局及方位;在安装中,需要细化人员配置、解决物料的选择及运输问题;保持零部件之间合理的间距与搭配;质量监督人员做好排查工作,实时检测项目数据是否达到具体要求。整个施工过程应步步紧扣,不受干扰。
1.3 综合性强
整个建筑机电工程施工耗时长、要求严格,所以动用的人力物力很多。为了使各个部门配合紧密、良好协作,就要注重管理的综合性。目前国内的建筑机电工程正朝着系统化、条理化方向发展,以往单一的施工模式逐渐没落。在本研究中,综合性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技术应用方面的综合性;二是实际操作的综合性。现如今,建筑机电工程可以涵盖控制、电子、化学能源等多个方面,在不同领域的技术操作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性。同时,良好的团队配合不但能够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节省工时,节约成本,而且有利于技术的实时交流与更新,增加劳动者知识储备,积累经验。为此,技术人员应该各司其职,确保施工效率。
2 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要素
2.1 产品前期准备不当
建筑机电施工中,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直线型线路不易使用在大型设备中,假如前期考察不到位,且未准备齐全所需线路,就有可能造成直线线路浪费而弯型线路短缺的情况。在母线安装过程中,假如弹簧型号不匹配,则极易耽误工期,增加项目预算。同理,机械零部件数量不足、规格不全、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都属于前期准备不足,还可能出现地基松动、组合不稳定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为后期项目实施埋下隐患。
前期准备的另一环节是制图。制图关乎整个项目后续操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而这一环节常常未受到重视,数据模糊、单位不完整、格式混乱等问题很多。在准备环节,制图人员应竭力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规划效率,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2.2 成本规划不合理
资金是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依据。上文提到的机械零件质量不过关,极有可能是资金预算不合理而造成的。在施工前期,相关管理人员应详细制定工程成本,合理规划各步骤所需资金。例如,除了零部件采买、劳动者工资等数额巨大的开支之外,还应注意到施工地用水、用电的开支,以大体为重,适当节约。
只有保证重要环节资金充足、次要环节分配合理,施工才能凸显轻重、保持资金链的平衡,使建筑机电施工无后顾之忧。
2.3 各部门配合不佳,组合性差
前文提到,良好的部门执行力是施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各方利益有着微小差异,工期压缩导致工作时间紧迫,各部门很难及时根据施工与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细致的交流。久而久之,沟通不到位的隐患逐渐凸显,技术人员难以将理论化建议下达到施工人员中去,而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建筑机电施工具有综合性特征,任何一个环节交流不当都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佳。安装缺乏规范性,排查缺少正确的技术指导,从而难以保证施工的严谨性。这就要求各部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积极沟通,将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加强配合,愉悦且优质地工作。
3 提高施工质量的技术要求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实地考察机电施工地点,对当地地形、气候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此作为策划、制图的依据。其次,在零配件采买过程中,质量监测人员要提前计算部件数据,登记在册,保证其型号、规格符合施工标准。施工中切勿急躁冒进,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短期培训,通知说明具体的工作注意事项,例如安装流程、质量要求等,使之做到心中有数。还要保证水电的及时供应,注重施工中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控制植被、土地损伤范围。最后,管理人员应思考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出应对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3.2 提高技术水平
建筑机电工程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各方面关注,技术人员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武装自己,推动经济发展。为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技术人员应该及时摒弃操作陈规,不断补充专业技能,将创新型建筑机电知识应用到项目中来,降低运行风险。
同时,建筑机电施工不应将视野禁锢在单纯的机械专业中,应加强与光学专业、物流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有关学科的联系,扩充综合性思维,做到不同门类技术之间的转化,带动本项目发展。在技术攻克中,也可转变操作方向,加强综合性学科的合作,从而提高项目整体效率,保障实施质量。以电缆施工为例:在电缆安装过程中,施工者不但需要掌握光电知识,而且需要具备地理、资料整合、化学调配等多方面知识,才能保证管线安装到位,使用寿命长,质量过关。
3.3 注重部门整合与协作
一个优秀的建筑机电工程团体包括绘图员、技术人员、实际操作者等多个职能,怎样协调好各方利益、保障工程顺利完工是领导者应重视的问题。首先,绘图人员要在图上精确标明具体数值,绘制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操作模型,例如线路与管道的连接、电缆的干扰、建筑物布局等,都应该进行合理规划。质量监督人员同样肩负着重要职责:配件采买要注重质量抽查,确保进货配件的质量;质量监察中要听取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合理诉求。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项目方案,保证安装过程不出现差错,时刻保持工作的严谨性,有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节约工时,提高效率。
4 结束语
在时代建设的洪流当中,建筑机电工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虽然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是众多建筑工作者正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应用扎实的建筑学知识和创新理论思维,助推建筑机电行业稳步发展。在技术革新中,建筑机电发展能走得更远,为时代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