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的应用

2018-03-23

四川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钢丝网筏板后浇带

罗 骥

(四川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

在混凝土工程设计、施工中,常规后浇带施工,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施工成本高,而且难以保证整体质量,给建筑装饰也带来隐患。我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利用UEA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采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实现了超长钢筋混凝土的无缝施工,为同类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基本原理

UEA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膨胀作用,在钢筋和邻位约束下,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当钢筋拉应力与混凝土压应力平衡时,

则:Ac·σc=As·Es·ε2

设:μ=As/Ac,

则σc=μ·Es·ε2

(1)

式中:σc为混凝土预压应力(MPa);As为钢筋截面积;μ为配筋率(%);Ac为混凝土截面积;Es为钢筋弹性模量(MPa);ε2为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由(1)式可见,σc与ε2成正比例关系,而限制膨胀率ε2随UEA的掺量增加而增加,所以,通过调整UEA的掺量,可使混凝土获得0.2~0.7 MPa的预压应力,根据水平法向力σx分布曲线,设想在应力大的地方施加较大的膨胀应力σc,而在两侧施加较小的膨胀应力,全面地补偿结构的收缩应力,控制有序裂缝的出现。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大化和复杂化,取消后浇带的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施工必须根据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沉降缝不能取消,具有沉降性质的后浇带也不能取消。UEA加强带的性质是以较大膨胀应力补偿温差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所以,它可以取消后浇带。加强带的间距可控制在40~60 m,一般可连续浇注100~200 m超长结构。

2 工程应用实例

某工程大剧场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下二层,地上高约30 m,最长边约80 m,最短边约50 m,筏板厚度为1.2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40。

本工程观众厅部分与舞台部分基础埋深差别较大,后浇带既起沉降作用,又起伸缩作用,故不可用膨胀加强带来代替,因而观众厅与舞台之间仍存在后浇带。舞台部分原设计也是考虑后浇带,但是由于工程工期很紧,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改用UEA补偿性混凝土来代替伸缩缝,实现无缝施工,在地下室筏板、墙体、地上各楼层设置二道2 m宽限的膨胀带加强带(成“十”字形布置,将建筑分为四部分),以控制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

2.1 混凝土试配

膨胀混凝土的试配,重点解决超长无缝混凝土施工中UEA掺量控制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根据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多次实验,我们确定普通部位膨胀混凝土掺11 %UEA;膨胀加强带部位混凝土掺14 %UEA。

2.2 筏板膨胀加强带施工

(1)混凝土浇筑方向。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供应能力,浇筑能力,确定筏板混凝土浇筑方向。施工时浇筑采用斜向推进、分层连续浇筑方法,膨胀加强带外掺11 %UEA的C35、P8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到加强带时,浇掺14 %UEA的C40、P8大膨胀混凝土,到另一侧时,又改为浇筑掺11%UEA的C35、P8小膨胀混凝土。

(2)确定膨胀加强带的设置。膨胀加强带宽为2 m,两侧架双层钢丝网,为防止混凝土压破双层钢丝网,在上下层主筋之间点焊φ25@200的双向钢筋加强网。

(3)膨胀加强带处的浇筑方向。3台混凝土泵加一条溜槽从一条边开始向同一方向浇筑,浇筑整个过程中,应保证退泵连续浇筑超长无缝筏板混凝土,保证1台泵机动配合塔吊吊斗进行膨胀加强带和墙体混凝土浇筑。

(4)主要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严防其它部位混凝土进入膨胀加强带内,以免影响设计效果。浇筑混凝土前的润管砂浆必须弃置,拆管排除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废弃混凝土严禁进入工作面。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对作业面散落的混凝土,拆管倒出的混凝土,润管浆等应吊出作业面外。

2)在混凝土浇筑至膨胀加强带附近时,应注意使振动棒插捣点与密目钢丝网保持距离不小于30 cm,并不得过振。

3)膨胀加强带处混凝土采取塔吊吊斗吊运和混凝土输送管泵并用。加强带处超长无缝筏板混凝土浇筑在一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墙体混凝土待该部位超长无缝筏板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浇筑。膨胀带混凝土,振捣棒可靠近密目钢丝网,但不得碰撞。

4)超长无缝筏板板面上的板面粗钢筋处,容易在振捣后、初凝前出现早期塑性裂缝和沉降裂缝,必须通过控制下料和二次振捣予以消除,以免成为混凝土的缺陷,导致应力集中,影响温度收缩裂缝的防治效果。底板浇筑至标高后,在终凝前反复抹压多次,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沉缩裂缝出现。

5)膨胀混凝土只有充分湿养护才能发挥UEA混凝土的膨胀效能,必须提高养护意识,设立专职养护人员,建立严格的混凝土养护制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应保湿养护14 d。混凝土收平后,用塑料膜严密覆盖,再盖草袋一层。在养护期喷洒雾状水保持环境相对湿度在80 %以上,以减少混凝土干缩。

2.3 墙体膨胀加强带施工

为释放部分收缩应力,在墙体施工中采用了“后浇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即以膨胀加强带为界,分段浇筑掺11 %UEA的C35、P8小膨胀混凝土,养护7 d后(因工期紧,达不到28 d),用掺14 %UEA的C40、P8大膨胀混凝土回填膨胀加强带。后浇筑膨胀加强带可按照传统后浇带设置。

在混凝土浇筑2 d后,松动模板1~2 mm,在墙体顶部设置花管淋水养护,拆模后继续淋水养护至14 d。

2.4 楼板膨胀加强带施工

楼板膨胀加强带用密目钢丝网隔开,固定方法同筏板。浇筑时采用齐头并进、连续浇筑的方法,膨胀加强带外用掺11 %UEA的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到加强带时,用掺14 %UEA的大膨胀混凝土,到另一侧时,又改为浇筑掺11 %UEA混凝土。

3 应用效果

3.1 工期对比

按常规设计要求,每30~40 m设一道后浇带,等主体结构封顶一个月且月沉降量小于0.05 mm后,再浇筑膨胀混凝土,将延长工期60 d左右。本工程采用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后,每楼层混凝土实现连续浇筑施工,缩短了工期。

3.2 经济效益分析

本工程膨胀加强带与楼层板同时浇筑,省去保护后浇带而砌筑的砖墙及上面盖板,同时省去后浇带的清理工作,每道膨胀加强带与板同时浇筑,省略脚手架的后期搭设,降低了工程造价。

3.3 工程质量

按照施工前编制的详细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温度控制的结果表明,混凝土内外温差未超过25 ℃;实现了筏板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施工;浇筑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未发现裂缝;取得了超长无缝结构筏板混凝土浇筑的成功。

5 总结

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是以UEA补偿收缩混凝土为结构材料,以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工艺。在本工程中,对底板和楼板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并取得成功,证明采用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施工工艺,有利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和建筑造型的要求,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

猜你喜欢

钢丝网筏板后浇带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种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粘接工艺
超高层筏板钢筋采用型钢支撑施工技术探究
浅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