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声频共振仪治疗50例神经性耳鸣的效果
2018-03-23刘东杰
刘东杰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新乡 453000)
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没有电刺激和外源性声条件刺激下,自觉出现的听觉功能紊乱现象,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头晕和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耳鸣具有主观特征,因此临床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亦无特效治疗方法,多以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和扩张血管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效果不理想[1]。本研究探讨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69耳)与参考组(40例,54耳)。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40.25±3.66)岁;病程 1~21年,平均病程(14.41±3.02)年;左侧耳鸣16例,右侧耳鸣15例,双侧耳鸣19例。参考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 21~64 岁,平均年龄(40.23±3.69)岁;病程1~21年,平均病程(14.46±3.01)年;左侧耳鸣 14例,右侧耳鸣12例,双侧耳鸣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神经性耳鸣临床症状者;自述单侧或双侧有不同程度耳鸣者;检查显示外耳道、鼓膜、内耳结构物无异常和器质性病变者;耳鸣复发至少1个月或者持续发作5 d以上者;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参与者。
1.3 排除标准 其他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耳鸣者;耳硬化症、化脓性中耳炎和听神经瘤等耳部器质性病变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方法
1.4.1 参考组 采用常规治疗。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31020345)4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030812),0.5 mg/次,3 次 /d。持续用药 30 d。
1.4.2 观察组 采用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针刺治疗:主穴取翳风、听宫、听会、耳门和风池等;肾精不足者加肾俞、命门;痰热郁结者加内庭、丰隆;肝阳上亢者加中渚、外关;患者平躺在针刺床上,针刺穴位常规消毒,耳部穴位取一次性针灸针(0.3 mm×2.5 mm),针送1寸,实证用泄法,虚证用补法,针刺听宫、听会和耳门穴,刺入0.5寸得气;其他穴位常规进针并给予对应的补泻手法。声频共振法治疗:采用CZT-8F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治疗,25 min/次,1次 /d,10~15 d为 1个疗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1~2个疗程;患者侧卧,患耳在上充分暴露,负极板贴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贴在患侧脸颊,靠于枕上压紧。患侧耳内滴入复方丹参注射液,将声频共振探头垂直缓慢插入外耳道内,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对中频电磁透入强度进行调节,由大到小,患者诉耳内出现规律压迫感和微热感后停止调节;完成治疗后,让患者患侧耳孔朝下,使残留药液流出,并用棉球将残液吸干[2]。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主要包括耳鸣持续时间、发生环境、对生活与工作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主观感受和对情绪的影响,分数与耳鸣程度成正比。疗效判定[3],痊愈:耳鸣完全消失;显效:耳鸣严重程度评分>8分但症状未完全消失,或患者适应耳鸣;有效: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下降4~8分,患者自我感觉耳鸣影响明显减轻;无效:未达到痊愈、显效或有效的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t*=11.659,t#=22.674,P*=0.000<0.05,P#=0.000<0.05;t△=9.990,t▲=15.065,P△=0.000<0.05,P▲=0.000<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t☆=3.279,t★=6.491,P☆=0.001<0.05,P★=0.000<0.05。
组别 n(耳) 时间 听阈(dB) 耳鸣严重程度(分)观察组参考组69 5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68.69±14.01 40.01±13.82*69.55±15.03 48.76±13.91△☆16.82±3.28 4.56±2.82#16.57±3.34 7.93±2.57▲★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24耳、显效22耳,有效21耳,无效2耳,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参考组痊愈18耳、显效16只耳,有效12只耳,无效8只耳,治疗总有效率为85.19%.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03<0.05。
3 讨论
西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耳部缺氧缺血、内耳微循环障碍和神经传导通路病变有直接关系,耳部血管被压迫或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后,听觉神经会出现冲动化现象,导致耳内出现时高时低、强弱不等的鸣响[4]。中医学认为耳鸣的发生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引起,风邪侵袭机体和壅遏清窍为外因,恼怒、惊恐、风火上逆和肝胆火旺导致肾气亏虚、少阳经气闭阻、肾气亏虚为内因。
本研究中采用针刺配合声频共振仪治疗耳鸣。针刺可以刺激相关穴位,达成聪耳清窍的功效,主穴选听宫、耳门、风池和听会。其中耳门、风池穴位于少阳经穴,脉从耳后入耳中,针刺风池穴可以熄风通窍、补益脑髓;听宫穴作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交会穴,气通耳内,能达到聪耳启闭、疏散风热的功效,为耳鸣治疗的要穴;针刺听会穴可疏导少阳经气、清泻肝火;针刺丘墟、太冲穴,上病下取;针刺肾俞、命门穴可治疗肾虚精气不足;针刺内庭、丰隆穴可泄热清痰、清窍;针刺中渚穴可泻火、调理三焦。辨证施针,可使听觉系统微循环得到改善,修复坏死的内耳神经元及神经细胞,改善内耳末梢缺氧和缺血状态,缓解耳鸣症状。声频共振仪治疗可以通过声、频、磁、电和热等按摩促进局部药物直达内耳病灶,达到立体治疗的效果[5]。在叠加立体超声波的作用下,肌肉内细胞组织张力与压力会发生改变,可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细胞活力,实现组织的再生,同时药物在声波的作用下更容易渗透入细胞内,疗效更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和耳鸣严重程度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高于参考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刺联合声频共振仪治疗神经性耳鸣可降低患者的听阈,缓解症状,效果显著。
[1]吴焕革.声频共振治疗仪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喉科学术年会暨辽宁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5.1-4
[2]李灵,杨金梅,陈可.针刺结合声频共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5,30(3):217-218
[3]黄玲俐,张芳芳.声频共振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189-3190
[4]王礼芹.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129-130
[5]李桂琼,朱勇波,钟利国.清肝通窍汤联合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聋42例[J].河南中医,2017,37(6):1046-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