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匹配容易度、城市产业结构与增长极效应差异
——以京沪与周边区域发展关系为例

2018-03-23蔡之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测算产业结构上海市

蔡之兵

(国家行政学院 经济学教研部,北京 100089)

一、问题提出

京沪作为中国发展水平最高的两座超大城市,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却呈现截然不同的空间格局。北京市周边被环首都贫困带包围,而上海市周边则是富庶的长三角地区,两者差异比较明显,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常住人口规模、三次产业比重和公共财政收入等指标比较京沪两市与周边区域的差距,见表1和表2。

表1 北京市与其周边城市基本情况

注:GDP、人均GDP、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各区域2013年的统计公报,其中没有公布人均GDP区域的人均GDP指标根据GDP和常住人口口径测算而得,后同。

表2 上海市与其周边城市基本情况

通过比较京沪与周边区域的基本指标,可以发现北京市与周边区域的差距明显更大。以经济规模为例,2013年北京市人均GDP为93 213元,高于第二名唐山市14 000元左右,而上海市的人均GDP则比周边的苏州市还低。从均值看,北京市周边区域的经济规模均值为2 650亿元,而上海市周边区域的经济规模均值超过7 000亿元,两者存在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对京沪两市的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京沪两市自身的比较,如比较京沪两市的综合实力[1-2]、产业结构[3-4]、创新系统[5]等,从研究结果看,绝大部分研究都认为京沪两市的综合实力是相差无几的。第二类研究集中于检验和比较京沪两市带动周边区域类型的差异,有学者认为京沪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不存在差异[6],也有学者认为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且北京市对周边区域产生的是虹吸作用,而上海市对周边区域则产生反哺效应[7]。因此,目前关于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类型尚无定论。第三类研究则聚焦于解释导致两者与周边区域呈现不同发展格局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周边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导致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8],也有学者认为政治地位不平等是导致北京市无法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根本原因[9],还有学者则认为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两者对周边区域作用类型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10],强调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流行解释[11-12]。在这些解释中,产业结构差异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也是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不过当前关于产业结构差异解释的文献主要采取定性分析思路,没有利用定量方法进行更为严谨的论证,导致该解释的说服力不足。

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首先测算比较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确认两市的辐射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随后将提出增长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两个命题并构建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在这个基础上对京沪两市2003—2013年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京沪两市的辐射能力比较

大城市辐射能力的比较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断裂点理论方法、计量检验方法、综合指标评价方法。考虑到在现实经济发展活动中,增长极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行为,而区域间的经济行为是比较复杂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简单的统计学方法很难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有鉴于此,本文将采用能够分析互为因果变量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测算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

在具体的模拟前,根据VAR模型要求检验了相关变量的平稳性,发现各变量为一阶平稳,符合构建模型的条件,同时根据AIC法则确定模型滞后值为1后,本文利用软件EViews 7.0分别就京沪两市周边区域对京沪的脉冲响应冲击进行模拟分析,其模拟冲击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2002—2012年北京市经济冲击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影响

图2 2002—2012年上海市经济冲击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影响

图1展示了北京市对周边5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其中承德市对于北京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承德市经济增长0.08个单位,持续时间为1年;廊坊市对于北京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没有呈现积极响应,在第二年呈现微弱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廊坊市经济增长0.02个单位,持续时间为1年;唐山市对于北京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唐山市经济增长0.04个单位,持续时间为1年;张家口市对于北京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张家口市经济增长0.02个单位,持续时间为3年;其中保定市对于北京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没有积极响应,在第2年呈现-0.01个单位,第4年则变为0.01个单位,持续时间为1年;从总体和平均视角分析,一个单位的北京市经济冲击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0.032个单位,持续时间约为1.4年。

图2展示上海市对周边3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其中苏州市对于上海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苏州市经济增长0.08个单位,持续时间1年;南通市对于上海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苏州市经济增长0.03个单位,持续时间较长,大约持续7年;嘉兴市对于上海市在t=0年的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在第一年就呈现积极响应,该单位经济冲击带动苏州市经济增长0.065个单位,持续时间4年。从总体和平均视角分析,一个单位的上海市经济冲击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0.06个单位,持续时间为4年。

用单位冲击的持续时间和冲击力度之积作为增长极城市的辐射能力,经过测算得到北京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为0.032×1.4=0.044 8,而上海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为0.06×4=0.24,可以发现上海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是北京市辐射能力的5.4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极为明显的。因此可以确认京沪两市的辐射能力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下面将从产业结构视角对导致两市辐射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

三、产业匹配容易度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命题和内涵

(一)产业结构、匹配容易度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命题

产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也多由产业间联系来体现,因此产业结构特征将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产业结构、匹配容易度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可以得到如下两个命题:

命题1: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不同区域间建立起该产业联系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在产业链条数量、专业化程度、分工程度、技术含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而这些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产业间建立联系的容易程度。以产业链条数目为例,一个产业内部的产业链条数量越多,这个产业在不同区域间建立起联系的难度也就越低,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如果一个产业的产业链条数量较少,不同区域间在该产业上形成经济联系的难度也就越大。

命题2:对区域协调发展而言,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产业匹配容易度越高,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就越强,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就越高。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增长极城市的产业结构如果具有较高的产业匹配容易度,周边区域就能够相对容易地与增长极城市建立起产业联系,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程度就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增长极城市经济规模大、产业结构复杂度高,产业区域分工体系的形成主要依靠增长极城市的辐射能力。

两个命题揭示了增长极城市带动周边区域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接下来本文将界定产业匹配容易度内涵,并测算各产业的匹配容易度。

(二)产业匹配容易度的内涵与测算

本文选择投入产出方法中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之和作为DIMF。其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方法见式(1)和式(2)。

影响力系数:

(1)

感应度系数:

(2)

由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公式可以发现,两值都能够反映一个产业被建立联系的容易程度,该值越大就表明该产业越容易与其他产业建立起联系。因此本文将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各产业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投入产出表自1982年第一次公布以来,每隔五年就会发布一张新的投入产出表,本文形成时最新的投入产出表为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考虑到投入产出表公布的区间性和本文将测算京沪两市2003—2013年的产业匹配容易度值,本文将选择2010年的延长表作为单个产业的匹配容易度系数的基准数据来源。最终测算结果见表3*测算影响力和感应度需要测算列昂惕夫逆矩阵,限于文章篇幅,此处略去,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表3 基于2010投入产出表41个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的测算结果

表3(续)

测算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产业联系度比第一产业联系度高,第三产业联系度最低,换言之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结构的城市,与外部区域建立密切的产业联系比较困难,而以第二产业为主要产业结构的城市,其与外部区域建立密切产业联系的难度相对较低。在测算得到各产业的匹配容易度指数后,本文将利用京沪两市的产业结构数据测算两市的产业匹配度指数。

四、京沪两市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在数据可得性的要求下,理论上可以利用产业数据测算出京沪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但是统计体系没有提供京沪两市41个细分产行业的经济规模数据。通过查阅不同类型统计年鉴发现只有《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提供了地级及以上城市19个产业和行业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首先将41个产业的匹配容易度整合为19个产业,随后以产业的就业比例为基准,测算出京沪两市2003—2013年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数据来源于2004—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表4是根据表3中41个行业经过合并后测算的19个产业匹配容易度结果。

表4 合并后的19个产业匹配容易度大小

注:根据表3测算而来,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经过权重均值调整。

(二)京沪两市2003—2013年产业匹配容易度测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2004—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京沪两市19个产业的就业人员数据,本文测算得到两市2003—2013年的产业匹配容易度,见表5与图3。

表5 2003—2013年京沪两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

图3 2003—2013年京沪两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

从测算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2003—2013年,上海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一直高于北京市,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拉大,2003年上海市产业匹配容易度为2.21,比北京市高0.118,而2013年上海市产业匹配容易度降为1.895,同年北京市产业匹配容易度为1.677,两者差距已经扩大到0.218。这表明在两市周边区域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市的周边区域更容易与上海建立起产业发展上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上海市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大的辐射能力。

第二,2003—2013年,京沪两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始终是在下降的。这意味着京沪两市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服务业化,这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京沪的第三产业比例是逐渐提高的,实际上2014年京沪两市的第三产业比例已经分别接近70%和80%,在这种趋势下,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是逐渐下降的。

第三,2003—2013年,北京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下降速度更快。2003—2013年,北京产业匹配容易度下降了0.415,而同时期内上海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只下降了0.315,这表明2003—2013年北京市产业转型速度极快,以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例,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8.3%提高至2013年的76.9%,增加了18.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达到1.43个百分点,而上海市2000年的第三产业比重为52.1%,2013年为62.2%,第三产业比重只增加了10.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只有0.78个百分点。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基数较高的城市其增长速度应该要低于基数较低的城市,也就是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速度应该是低于上海市的,然而2003—2013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增加速度却是上海市的1.83倍之多。前文已经表明第二产业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高于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比重增速更快的北京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也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快速增加而逐渐下滑。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VAR模型定量比较了京沪两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差异,发现两者辐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是北京市辐射能力的5.4倍之多。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匹配容易度指数并对京沪两市2003—2013年间的匹配容易度指数进行测算发现上海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是高于北京市的、京沪两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都在下降且北京市下降的速度更快。研究结论一方面证明了产业匹配容易度低的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确实能够较好的发挥其增长极作用,以上海市为例,由于其产业匹配容易度较低,上海市与周边区域建立产业联系比较容易,周边区域能够通过这一渠道从上海市的发展中获益,整个过程表现为上海市对周边区域较强的辐射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大城市的产业匹配容易度将逐渐降低,其自身的增长极效应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周边区域依靠中心大城市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约束的,在中心城市产业匹配容易度高的阶段应该尽快建立与中心城市的产业联系进入发展轨道。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区域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应该有机结合。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是两个具有重要的研究课题,区域发展注重跨行政区域的发展,而城市发展更注重单一行政区域的发展。由于中国的行政区域之间是存在着较强的利益竞争的,如何利用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看,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够对周边区域产生带动作用,但是一方面这种作用是随着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削弱的,另一方面这种带动作用的实现需要周边区域具有能够在合适时机与中心城市建立产业联系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应该充分考虑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发展阶段,并制定出可行的城市间建立产业联系的发展战略。

(2)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应该采取不同的空间布局。本文测算结果表明服务业的产业匹配容易度是低于工业的,因此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辐射能力低于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但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其产业结构演化路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大城市辐射能力下降是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所有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以发展服务业为发展战略重点,很可能会导致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发展脱节从而影响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应该采取不同的空间布局。服务业发展布局上,应该集中力量在几个有基础的大城市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类似于金融、法律、计算机等可以辐射全国的服务业,这些服务业规模效应更大,同时对交通成本并不是特别敏感,集聚在有限的几个大城市无损其他区域的发展;工业发展布局上,除了几个大城市如京沪外,其他绝大部分城市都应该坚持发展工业或者制造业,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空间布局从而形成分工经济,获得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3)中心城市的周边区域应该培育自身自发能力。周边区域通过与中心城市建立密切的产业联系来获得发展这种思路已经被区域发展实践所证实。但是考虑到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的结果和不确定性,周边区域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中心城市,而应该着眼于自身,坚持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重视但不将与中心城市构建密切联系作为发展的唯一动力,做好自身基础设施、人才引进、政府能力培育等基础性的工作,为抓住未来一切可用的发展机遇奠定基础。

[1]汪海.以京沪港渝为增长极构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J].中国软科学,2010(7):80-90.

[2]欧俊豪,马逢时,姬孟祥.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3):14-19.

[3]郭向阳.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9-12,28.

[4]李江帆,蓝文妍,朱胜勇.京沪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7.

[5]曾刚,李英戈,樊杰.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6(3):32-38.

[6]张先锋,吴伟东,满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经济辐射能力比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3):28-35.

[7]朱虹,徐琰超,尹恒.空吸抑或反哺:北京和上海的经济辐射模式比较[J].世界经济,2012(3):111-124.

[8]王辉龙.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京沪扩散效应差异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2):30-35.

[9]张可云,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J].河北学刊,2014(6):101-105.

[10]孟祥林.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关系:以京沪为例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2):13-19.

[11]王淑芳.京沪对周边地区影响效应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7-8.

[12]刘习平,盛三化.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演变规律——基于2003—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5):90-100.

猜你喜欢

测算产业结构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ETC门架系统传输带宽及流量包测算
上海地铁列车折返能力分析与测算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