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失眠
2018-03-23江湖静好
○江湖静好
彤,坐我前面。我们虽不是同桌,却胜似同桌。
彤,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个头不高,却身材匀称;长相清秀,就是嘴不饶人。她表现得很好强,总琢磨如何把别人比到尘埃里。
都是“道上混的”,谁不要个脸面?或许因为我是她近邻,无形中沦为她的假想敌,时而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可她也不打听打听我乃何许人也!
我坐在彤的后面,位置靠边,适于倚窗观景。我同桌整天沉默寡言,这直接促成我与彤的“建交”。我还有一层背景——班主任就是我父亲,这点令同学不敢不对我另眼相看。
多半同学对我既羡慕又嫉妒,我就想当然地认为彤也是其中之一。有时我想低调也不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广大群众的眼睛,都可能成为同学们的谈资。尤其是对于我的成绩,同学的八卦来得猛烈且无稽。
彤既明目张胆地与我“套近乎”,也暗度陈仓地“使绊子”。由于我的特殊背景,我能搞到许多有价值的辅导书,而这些恰恰是她所需的。她因常无故迟到或神秘地缺课,须借助辅导书来自习;或许还因我“独孤求败”的成绩,她深谙“近朱者赤”的道理,要让老师的公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唯有此捷径!
不得不承认,彤聪明好学,可我也不笨。就当是给无聊的学习时光添加些小刺激,于是我将计就计,看她能搞出啥名堂。不过,暗地里我不无担心,“求败”非我本意。
为此,我对自己的独家辅导书限制性“出口”,尤其对她实行“制裁”和“封锁”。有时,她还会向我探听老师的行踪,我就习惯性地装聋作哑。可她若不“骚扰”我,我似乎又浑身不爽。彼此的关系就这样忽冷忽热。
高二时,我成绩仍处于领先地位。彤由原本不起眼的角色,“混”入学校前十名,闯入大伙儿的视线里。
新学期开始,座位来了次大调整,我从“倚窗观景”的一处调到“镇守边疆”的另一处,仍游走于“爱的边缘”。这是我对父亲最有意见的地方,他老人家为了所谓的公正无私,不惜冷落儿子。而彤的座位却向前进发,这倒令我感到庆幸,终于摆脱了她。
翌日,她又神奇地坐在我左边,继续发扬她的“优良传统”。一回到家我就向父亲“开炮”,父亲却慢条斯理地说:“是她主动要求的,何况有人愿和她调换。”
回过头来想想,为何我不喜欢她做我的同桌呢?难道我觊觎她进步的势头,真害怕有天落在她后头,我尊贵的小脸面无处安放?
又被凑到一块儿,加上她突飞猛进的成绩,我们似乎真的“门当户对”了。时间一久,好事的同学拿我们说事,捣鼓着“班主任很照顾她,将来给儿子做媳妇”之类的话。同学们竟然认为我父亲别有用心,我很生气。谣言愈演愈烈,我顶不住了,终于向父亲发难。
“还有这等事?我对谢彤同学是很关照,怎么啦?”父亲扶了扶眼镜,十分诧异,“她家情况特殊,父母离异了,她就寄宿在舅舅家,转到我们学校来读书,原本她成绩比你好……”我内心一惊,没想到她竟有如此“秘史”,难怪她以前总神神道道的。
踱向书房,我不知做什么好,一想到她面对的是破碎的家,便怜香惜玉起来。秋风乍起,吹得我早熟。
或许班上只有我知道彤的实情。像往常一样,彤依然和我较劲,在外人看来,我们仿佛一对小冤家。我不再计较流言蜚语,也不再藏匿独家辅导书,她要打听老师的行踪,我也会知无不言。她好像感到我态度的急转弯,反而安静了。
时光安静地流逝,不觉进入高三。由于刚开学,高兴和期待都洋溢在同学们的脸上,可我欢喜不起来,因为没见到那张熟悉的脸。一个上午过去了,她还没来。
中午,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问父亲谢彤怎么没来读书。父亲倒真是若无其事,说她转回原来的学校就读了,听说她的父母将复婚。这对彤来说,无疑是好事,可我顿感失落。吃饭时,父亲忽然想起她留了一封信给我。
信!我心中瞬间燃起火花。可当着父亲的面,我佯装把信随意丢在一边。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把信找来拆阅,心里害怕着什么,又期待着什么,秀美的字迹流淌而出——
胡同学:
你好,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回去了,还真有些舍不得!其实我很羡慕你,你的父母都是当老师的,你应该生活得很幸福,还能读到许多有趣的书呢。
…………
你是一位优秀的同桌,也是一位有益的朋友。更让我佩服的是,你作为班主任的儿子,却没有公子哥的气焰,从不因此鄙视或欺负同学。听说大家对你所取得的成绩既羡慕又嫉妒,但我了解到你的确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并非依靠你的父亲。
…………
在那两年的学习中,我给你爸带来不少麻烦,也给你带来许多怨愤,希望你多多包涵,估计我也没机会再烦你喽,别偷着乐。请代我向胡老师问好,感谢他的照顾。望以后我们还会再见,到时候比比谁更厉害。
烦你的同桌:谢彤
夜已深,我默默地把信纸折好,小心翼翼地放回信封。台灯下,掩笺忆昔,她可能是我成长道路上第一抹明媚而忧伤的风景。我第一次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