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8-03-23徐德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腰椎

徐德兴

(都江堰人民医院外四科骨科,四川 都江堰 611830)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指腰椎管容积变小、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从而因其腰腿疼痛、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手术是临床上治疗LSS的有效手段[1]。以往传统的术式主要是通过切除腰椎后路椎板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创伤性较大,加之患者术后疼痛常影响其功能恢复,且腰椎不稳或复发的发生率高[2]。随着微创技术水平的提高,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性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3]。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4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被诊断为LSS[4],侧隐窝或神经管狭窄,且排除以前案中的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肿瘤、中央管狭窄及其他手术禁忌证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0岁,平均(72.53±3.42)岁,病程1~16年,平均(7.63±1.63)年,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1例,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于C臂机透视下在病变椎体后正中取10 cm左右切口,充分暴露病变节段棘突和关节突,再在C臂机透视下螺钉位置、长度以及方向,拧入椎弓根螺钉,行椎板切除减压,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 安装融合器,冲洗切口,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研究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患者局麻后取侧卧位,根据椎间盘造影确定病变位置,于C臂机引导关节突穿刺进入椎间孔,沿穿刺针置入导丝,沿导丝作长约0.7 cm切口,置入扩张管,确认位置满意后拔出导管,逐级打磨相应上关节突前上部,扩大椎间孔,随后置入工作套管。确认位置满意后置入椎间孔镜探查椎管,用髓核钳去除突出蓝染髓核组织,消融残余髓核组织,止血缝合,术毕。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腰椎功能恢复正常,直腿抬高试验5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失,腰椎功能基本恢复,直腿抬高试验30°以上;无效: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治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数(%)表示,行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2。

2.2 两组VAS评分及ODI比较: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t=0.371,P=0.524,ODI比较t=0.722,P=0.224;术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显著优于对照组(tVAS评分=3.284,P=0.021,tODI=5.131,P=0.00),见表3。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

表3 两组VAS评分及ODI比较(x-±s)

LSS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病机为年龄增长使腰椎组织发生退行性变而发生运动节段不稳、椎间小关节肥大及黄韧带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导致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容积等发生异常所致[6]。传统的椎板切除对脊柱后方结构破坏较大,且术中需部分切除椎板和黄韧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术后还易出现减压不充分、脊柱不稳、术后并发症等现象[7-8]。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则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通过微创技术仅摘除病变的髓核,可有效减少对椎旁组织和黄韧带的破坏,且术野清晰,失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9]。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t=0.371,P=0.524,ODI比较t=0.722,P=0.224;术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显著优于对照组(tVAS评分=3.284,P=0.021,tODI=5.131,P=0.00)。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1] 阎勇,杨汉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1):44-47.

[2] 张惠城,刘展亮,杨志发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分析[J].骨科,2015,6(4):210-212.

[3] 王棕逸,王铠,沈绍勇,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7,43(8):597-598.

[4] 李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52-53.

[5] 秦维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93.

[6] 范智芳.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58-59.

[7] 李富贵.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比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5):753-754.

[8] 刘维,吴青杰.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88-89.

[9] 陈会平,陈娟,伍世亮,等.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7,23(4):821-824.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腰椎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
腰椎病变专题主持人介绍及论文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