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区6034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

2018-03-23付晶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盘锦初筛

付晶鑫

(盘锦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辽宁 盘锦 124000)

近年来,我市临床用血需求不断增加,采血量逐年增长,血液安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和掌握盘锦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和相关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现状,制定更加科学严谨的招募、检测策略,筑牢最后一道血液安全防线,本文对盘锦地区2012年~2016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通过对盘锦市中心血站唐山现代血液信息软件进行查询,2012年~2016年盘锦地区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60347人份,所有献血者均为经体检医师征询、体检合格,检验科血液初筛(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转氨酶、血型)合格,完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设备:TECAN全自动酶免工作站 上海科华卓越3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 酶免试剂:HBsAg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抗-HCV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抗-HIV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抗-TP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ALT(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检测试剂均为在有效期内,符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批批检标准产品。仪器设备均在有效期内,且经常规年度校准合格。

1.3 方法

1.3.1 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献血前HBsAg、抗-TP采用胶体金法,献血后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均采用ELISA法应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盒同时进行2次检测,分别为一检检测、二检检测。抗-HIV检测阳性标本由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WB确认。

1.3.2 ALT检测:献血前初筛采用干式化学法,献血后血液检测采用速率法。

1.3.3 判定规则:HBsAg、抗-HCV、抗-HIV、抗-TP采用ELISA法应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检测,若两个厂家试剂检测均无反应性,则判断该标本为阴性;若有一个厂家试剂检测为反应性,则用该厂家试剂进行双孔复测,若复测结果为双孔均无反应性则判断该标本为阴性,若有一孔或两孔呈反应性则判断该标本为阳性;若两个厂家试剂检测均有反应性则判断该标本为阳性;ALT<50 U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EXCEL分析汇总,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χ2检验进行各年份各项目间不合格率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论

2012年~2016年本地区各年度各项检测指标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合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咸阳地区报道一致[1]。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0.79%,接近肇庆市报道的1.15%[2],低于唐山市报道的1.49%[3],低于安阳市报道的1.69%[4],低于沈阳市报道的1.93%[5]。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HBsAg阳性、抗-TP阳性、ALT不合格,与温州地区报道相一致[6],其中抗-TP和ALT不合格率基本持平。盘锦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不合格率为0.2%、0.13%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感染率。原因为献血者主要来源于生活习惯良好,自我感觉处于最佳健康状态的人群。同时与开展乙肝、梅毒的胶体金法初筛检测,有效屏蔽了不合格人员参与献血有关。抗-HIV不合格率0.07%,各年度间感染情况变化不明显。2012年~2013年ALT不合格率较高,因当时合格标准为ALT<40 U,2013年8月依据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我们将合格标准调整为ALT<50 U。同时,我们加强了问诊筛查,从饮酒、睡眠、用药史上严格控制,回避暂不适合献血人员。定期及时进行各采血点与站内ALT检测设备的校准与对比分析,加强质量控制,并谨慎分析处于临界值的标本是否适合采集。从2014年~2016年数据可以看出ALT不合格率明显下降。

表1 盘锦地区2012年~2016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盘锦地区5年以来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血液安全仍面临着各种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为进一步提升血液质量,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一是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与范围,丰富普及知识的内容与形式。二是与高校、军队、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建立稳固的协作关系,确保从相对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三是提高征询沟通技能及警惕意识,有效识别高危人员,尽最大努力排查不适合献血人员和避免恶意献血现象出现。四是加强高危行为后献血危害性的宣传和告知工作,引导有高危行为的人员主动放弃献血。五是加强人员培训,规范采血前血液初筛工作,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降低初筛漏检率。六是定期采集统计分析数据,及时发现血液报废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控制策略。七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尽快开展血液的核酸检测,以缩短“窗口期”。八是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以降低“窗口期”风险,尽最大努力保证血液安全。

[1] 史小武,王建莉,孙蕊娟.2010~2014咸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6):564-565.

[2] 李彩莲,余文潮. 肇庆市无偿献血1149份不合格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14-116.

[3] 孙绍秋,张国强,常在娟,等.唐山地区119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24-126.

[4] 李新建.安阳市2009~2013年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197-1199.

[5] 王梓.2013年~2016年某市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1211-1212.

[6] 朱紫苗.温州地区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71-73.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盘锦初筛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者对优质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下一站,盘锦
“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荣登全国大米品牌榜首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