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切除可疑胃肠间质瘤的应用价值
2018-03-23刘坤
刘 坤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辽宁 抚顺 113006)
腹腔镜手术在胃肠道的良性肿瘤治疗中,和传统的治疗手术进行对比,存在较小的创伤、在术后产生较轻的疼痛、较快对胃肠功能进行恢复等多个优势,现已经被现代临床应用在可疑胃肠间质瘤的切除中,本文选取100例临床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可疑胃肠间质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资料,年龄集中在27~78岁,在术前有68例患者为可疑胃间质瘤予以ESU诊断发现肿瘤在黏膜之下,其中有32例在胃底区,有19例在胃体区,有17例在胃窦区;32例患者在小肠术前予以双气囊小肠镜进行小肠可疑间质瘤的诊断,有17例为空肠,有15例为回肠。经术前检查之后没有发现远处转移。临床患者在首次发现症状后前来就诊,其病程在6 h~8年。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需于气管内进行麻醉后实施,胃间质瘤实现切除的方式为:
1.2.1 手术切除:①肿瘤离幽门与贲门比较远的患者,采取LWG手术方式,共有28例;②肿瘤在E-G线周围的患者,采取LPG手术方式,应用Heinecke幽门成形术[1]且予以该手术方式共8例,其中肿瘤在食管胃相联合之处周围有5例,因肿瘤较大的3例患者如果实施腹腔镜手术会对贲门造成损伤,致使患者在术后其贲门形成狭窄;③2例在幽门区采取LDG手术方式[2],同时应用“毕I式”进行吻合,在幽门周围发现肿瘤,如果予以楔形切除方法极有可能令幽门产生狭窄。
1.2.2 对小肠部分进行辅助切除,小肠患者12例需取仰卧并腿位,手术操作者在患者的右侧,且与扶镜手在相同一侧,将12 mm Trocar在脐下进行穿孔置入,构建气腹,将气压保持在12~15 mm Hg。在30º腹腔镜置入Trocar,经直视在患者右侧的腹直肌相应外缘的肋缘下方约2 cm处以及脐水平依次将10 mm和5 mm的Trocar置入,将其作为手术操作的主孔和副孔。操作者运用“无损伤肠钳自屈氏韧带”进行探查直至盲肠,寻找至肿瘤之后选取适宜切口予以进腹对部分小肠完全切除掉。1.3 统计学分析: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使用()去表示临床中计量资料。
表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成功予以腹腔镜手术之后,没有中转开腹进行切除。本次切除术的结果为:有28例采取LWG方式手术,有8例采取LPG方式手术,有2例采取LDG方式手术,有12例采取LAPSBR方式手术,临床指标的对比见表1。在术后没有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死亡为0例。在术后病理之中,有24例为胃间质瘤,其中18例在胃底区,2例在胃体区,2例在胃窦区,有6例为平滑肌瘤,有4例为异味胰腺;在9例小肠间质瘤中,有5例为回肠,有4例为空肠。
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后,LPG手术时间、LWG及LAPSBR术后进食时间、LWG及LAPSBR治疗费用、LPG排气时间、LWG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3 讨 论
经临床的不断实践,已证实腹腔镜手术在胃肠间质瘤的切除中,产生较小的创伤,但是没有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以及死亡事件,因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可作为最佳手术方式。在本次临床研究之中,对应手术方式的时间和开腹手术间没有差异,临床研究的结果和有关文献的报道相接近。腹腔镜对GIST切除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尤其是在术后临床患者能够生存的时间和传统切除手术间是否存在差异,在现代临床上还没有进行大量样本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仍需进行深入性的研究证实[3-6]。
在本次研究之下,观察组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其中12例采取LAPSBR方式手术各项指标明显优于28例采取LWG方式手术、8例采取LPG方式手术、2例采取LDG方式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间在治疗费用上没有较大的区别,术后进食需要较短的时间,且住院费用和时间也较低,能够较快实现排气,合理的治疗价格被广泛的接受,同时,在远期的疗效也十分理想。对可疑胃肠间质瘤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实现切除治疗,没有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或是死亡,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基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优势,可以在临床上作为较佳手术治疗予以推广。
[1] 盛卫忠,刘寒,钟芸诗,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26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3):295-296.
[2] 陈嵩,彭北生,邝永龙,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667-2668.
[3] 董锡钧,刘映辉,李署光,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99-100.
[4] 江旭林.胃肠间质瘤治疗的疾病进展及治疗策略探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5.
[5] 张信华,何裕隆.小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4,6(3):129-132.
[6] 王勇.与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36(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