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恐慌呼唤捍卫童年
2018-03-23孙云晓卢宇
文 | 孙云晓 卢宇
今日中国,虽然国家确立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方向,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倾向依然严重,中小学生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是幼儿园也出现小学化。
“孩子睡前还会反复问数学和拼音,半夜被吓醒还问我加法呢。”这是一位上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妈妈的话。因默写错了一个字,郑州的10岁男孩上午一放学就给父亲打电话道歉,并在电话中再三保证不会有下一次了。
看到这样的童年,我们不免有些悲伤,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儿童本身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压力,精神往往高度紧张,长时间的焦虑情绪会使其承受超常的负荷,致使相当一部分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他们本该拥有快乐和轻松,却在紧张不安中过早地告别了童年时代。这种“童年恐慌”现象正在社会蔓延。
何为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即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的较持久的焦虑心态。童年恐慌往往和儿童所承受的压力相关。据调查,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乐,童年过于短暂。而且对于应对能力不足的儿童来说,沉重的学业和发展压力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儿童厌学,厌恶生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让孩子产生恐慌,孩子能不能理解和承受是面对压力时是否产生恐慌的重要因素。
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能让补习班、作业、分数、升学成为童年的“关键词”,面对童年恐慌现象,一切有爱心的人士都应该自觉承担起捍卫童年的神圣责任。
童年恐慌的表现
“童年恐慌”首先表现在儿童承受着与学习有关的巨大压力 据2014年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72.3%的中小学生有烦恼,他们烦恼的主要来源是:学习紧张(34.3%) ,父母对我期望值太高(18.8%) ,同学中没友谊(7.0%),各种课外学习班太多(4.7%),家庭气氛紧张(4.3%),家庭经济困难(3.3%)。可以看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普遍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学习压力是童年恐慌的主要来源。
2014年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红遍网络。纪录片对比了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孩子玩的时间太少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少年儿童闲暇状况研究调查显示,在非周末,被调查的少年儿童的闲暇活动中只有1.6%的人没有课业负担,33.3%的少年儿童用了1~2个小时做家庭作业、预习和复习,花3个小时以上的占到了13.8%。而在周末,尽管一天内没有课业负担的人数比例较非周末稍高,但更多的少年儿童花更多的时间在课业上,用3个小时以上时间做家庭作业、预习和复习的少年儿童占到了23.6%,高于非周末近10个百分点。
闲暇是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应用于娱乐和休息,为自由活动的发展提供空间。中小学生主要的事情无疑是学习成长,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只是忙着完成家长、老师或者辅导班老师布置的课业,那么儿童的好奇心与创造性就可能被扼杀,学习只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自由与和谐发展。
闲暇时间不足,还会导致睡眠不足。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连续十多年的跟踪调查,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其中近八成睡眠不足。数据显示,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24分钟;周末,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49分钟,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9小时)少了1小时12分钟。可见,不论学习日还是周末,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远远不够。
另外,各种课外培训、学科辅导给儿童增加了额外的压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四省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状态调查显示:超过81.50%的学生放学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课外班或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因为竞争太激烈,加上家长们的跟风心理,参加补习班的年龄呈下移的趋势。2014年《解放日报》调查发现,47%的家长会让孩子在学龄前上补习班;70%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教拼音。
童年恐慌表现在儿童扭曲的学习动力和较高的成就焦虑 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国中小学生发展状况研究的数据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学习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有个好工作”和“将来造福社会”,只有29.7%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读书”而学习。可见,现在中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已经从学习知识本身转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小就要面对各种竞争,争相上各种补习班,对孩子而言好像已经是理所当然的。有媒体对此采访,孩子的回答是:“虽然耽误了玩的时间,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体制之下,这样的事情没办法违抗,只有适应社会。”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需要其效果也是不同的。以学习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认知需要,是最稳定、最持久,也是最重要的内在需要,而把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从而提高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竞争求胜需要,是最消极、最扭曲,也最可怕的学习需要。竞争需要较强的学生攻击性也较强,他们很难体验到和谐与快乐,甚至无法接受别人的成功。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升学竞争扭曲了儿童的学习动机,强化了儿童学习的竞争需要,弱化了认知需要,使大部分儿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内在持久的动力,陷入焦虑之中。
另外,童年恐慌不仅是学业不好的孩子容易产生,那些处处拔尖的孩子也容易产生。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期待,他们需要不断竞争,不断超越,不容许自己退步或失败。这种心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成就焦虑。“成就焦虑”是一种因希望超过他人而担心被别人超过所引起的持续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体验。一旦陷入成就焦虑,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的成绩下滑,担心别人在排名上超过自己,于是通过刻苦的学习,来实现自我需要,把学习或其他活动当成超过别人的手段,满足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期待。这样,他们很难真正体会到学习或者活动本身的快乐。
童年恐慌还表现在儿童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上 台湾学者张春兴指出,当儿童感到周围环境中有太多的压力,而儿童又无法回避这一切时,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反应,从而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而且随着年级增高,这种情况呈增加趋势。
错误的教育是童年恐慌之源
父母不合理的期望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是导致“童年恐慌”直接原因 社会转型期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促使许多父母充满危机感,使得许多父母把自己的担忧和不合理的期望转嫁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了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童年恐慌。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父母对儿童的学历期待和学习成绩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严重脱节。数据显示,91.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但大学扩招到今天,高校入学率也只在40%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少之又少。数据还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其中,要求总是做第一名有3.4%,前3名的17.4%,前5名的17.1%。76.4%的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90分以上,其中,34.9%的要求95分以上,9.3%的要求门门都是满分。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绝对不可实现的,因此,很多儿童成了“失败者”,丧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绝望的痛苦之中。
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待不仅过高,而且单一。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四省市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显示,小学阶段,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初中阶段,“目前最困扰家长的教子问题”前三项依次为:“孩子的学习”(55.01%),“升学压力”(33.01%),“自身缺乏家教知识和方法”(32.74%)。
综合来看,家长对孩子特别是对中学生的期待主要在于学习方面,这种单一的学业期待,显示出家长对于孩子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关乎子女未来成长的发展性因素关注度较低。可见,家庭教育立足点仍是将子女“成才”置于首位,而忽视了子女“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
其实同样面对压力,也未必每个人都恐慌,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让孩子理解和承受。人的适应性是有一定弹性的,不是那么机械的,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硬指标和软指标。比如,硬指标是压力过大,作业过多。当它亮红灯的时候,是否产生童年恐慌,这要取决于软指标——父母的态度。父母如果善于缓解孩子的压力,孩子可能不会恐慌。在实际生活中,尽管面对同样的压力,那些拥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家庭,孩子一般不会产生童年恐慌,他们依然可以享受童年的快乐。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非常重要。
教育评价指标单一,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是导致“童年恐慌”的重要原因。2007年,共青团中央调研组一项《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研报告》显示,52.2%的中小学生认为学校把提高升学率排在最重要的位置,随着年级的增高,持这种看法的学生有增多的趋势,有40.2%的小学六年级学生,60.9%的初三学生,73.9%的高三学生持这种看法。将升学率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必然集中在学习成绩上。评价指标的单一,不仅误导学校教育教学,将过多的精力用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上,而且使学生发展中许多真正重要的方面被忽视,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剥夺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也使孩子丧失了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渠道。
社会上扭曲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是导致“童年恐慌”的深层原因 价值观是指导人行为的思想观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价值观,太过功利。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是出现童年恐慌的思想根源,也是一种历史性的根源。
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浮躁心态和狭隘的成功标准也给儿童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媒体对高考状元的热捧和对十几岁孩子考大学的宣扬,都将追逐所谓成功的压力直接对准了儿童。这样的状元意识其实是悲剧意识,使儿童对未来望而生畏,内心恐慌不已。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被广泛地误导成竞争越早越好,完全背离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据相关报道,幼儿园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天津河西区一所幼儿园已应父母要求教孩子用竖式算3位数的加减法,而这是小学二年级的课程。
父母和教师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
今天的中国儿童教育亟需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分数、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不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从根本上摧毁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开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头。带着“童年恐慌”长大的孩子是难以获得幸福的,甚至可以说,许多人生的悲剧都可以从童年找到原因。所以,我们要举起捍卫童年的旗帜,把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作为儿童教育最神圣的天职。面对“童年恐慌”这个社会问题,既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社会环境的改善,更需要父母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父母和教师亟需转变观念 学校教育体现国家意志与追求,最重要的教育原则就是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让孩子拥有幸福而完整的人生。这些明确的导向也是对父母与教师素质的要求,因为父母和教师是与孩子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也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人。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各类高校毛入学率40%,而希望孩子进入大学的父母达91%以上,所以人们时时能感到危机,感到竞争的压力,因此,引导孩子理解和承受这些,是教育的重要课题。父母与教师教育不当,一点挫折就会让孩子焦虑;如果父母与教师教育得当,再大的压力也不会产生恐慌。经历越丰富的孩子,越能抗挫折的孩子,童年的恐慌感越少。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要有很多锻炼机会才能坚强。这样,孩子内心才能建立起一种反应机制。这种行为反应机制,就是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能不慌张,能弄清怎么回事,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案。所以父母与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在体验中锻炼能力,遇到问题时冷静面对。
从父母和教师的角度讲,父母和教师焦虑,孩子就会恐慌。在同一个社会背景和教育体制下,有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孩子出现童年恐慌,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一微环境上。因为,父母是监护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行和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在造成童年恐慌的多种因素中父母是最关键的。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成绩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博士夏雪梅通过调研得出结论:在可持续学习方面,没有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素养多个维度上的表现要好于上过辅导班的学生。补习班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孩子进行知识上的储备,但是孩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品质才是其可持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要讲究方法 第一,不要吓唬孩子。儿童的特点是感受性强,分析性差。比如“打针”这件事,对于成年人,也多少有点恐惧和疼痛感,但是成年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痛苦,知道针刺的疼痛感属于哪一种程度,同时考虑到它治病的功效,一般能够忍受。可是对于儿童,“打针”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是他们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大的痛苦,再加之有时父母总是以“再不好好吃药就去打针”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使打针变得有惩罚色彩,对于有些儿童,“打针”无异于施以极刑。所以,成年人觉得并不构成伤害的话语,在孩子听来却是严厉的责罚。
第二,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表达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倾诉不仅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还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孩子对自己保持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压力。
第三,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对孩子不能只有表扬,只表扬孩子就是在制造危险,制造隐患。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他一定要体验挫折。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的教育,孩子一定要面对责任敢于承担。
第四,父母和教师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人生大事和人生经验。比如将来做什么人,做什么职业等。在交流中父母和教师要渗透价值观的引领,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能成功和幸福,让孩子相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