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2018-03-22陈斯娅
陈斯娅
摘要:“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含义”的存在物,即符号与符号的意义具有一致性,任何一种具有“意义表征”的东西都可以成为符号,而标志设计正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和结果。本文在基于苏珊.朗格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从标志的实体出发,以标志设计中 “视觉艺术中的符号”与 “视觉艺术符号”两大方面来分析和阐述标志设计中所体现的符号学意义,而后总结出了此符号学理论在标志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以此来系统地求得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标志设计的价值。
关键词:符号学;标志设计;应用
“符号”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求解,它的理性存在值得我们思考,它以其合理的内核贯穿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矛盾交替运动中。作为一种符号化过程和结果的标志设计所带来的意义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一、“视觉艺术中的符号”与“视觉艺术符号”
“艺术中的符号”虽然也具有意义,但它的意义则是作为艺术品的构造成分而进入艺术品的,它的作用就是构造艺术这一整体性的符号;而“艺术符号”包含的是一种真正的意味,一种“意象”的表达。
苏珊.朗格说到:“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即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符号的体现与创造;苏珊.朗格的“形式理论”认为:“艺术的形式是一种广义的形式,亦即最抽象的形式,它是指某种结构、关系或是通过互相依存的因素形成的整体”,朗格把这种抽象形式称为“逻辑形式”。
由此来说,标志设计中的各个视觉符号是为整个标志服务的,整个标志的审美要靠各个视觉符号之间的排列、组合才能体现出来,标志所传达出的美感不是与标志的实体一致,而是逻辑上的一致。
二、标志设计实体分析
现将“2008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图1)以为例。
(一)“视觉艺术中的符号”分析。
此标志的能指实体采用的是“中国印”的形式,“红色的中国印”所带来的意指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这次奥运会是在中国举办的,“中国印”和“中国红”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是典型的“中国符号”,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它运用了图像符号和象征符号的结合方式;标志中的主图案的字体变形既像一个“京”字,又像一个正在运动的人,它所带来的意指是这是一次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它采用的是视觉形式的图像符号。
(二)“视觉艺术符号”分析。
此标志的视觉艺术符号通过一种“抽象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是浓浓的“中国味”,预示着各国人民在竞争中增强友谊,团结、向上的美好愿望。朗格把这种符号统称为“表象性符号”,这种符号具有有机整体性的特点,虽然这种符号所表现的内涵不是很确定,但是在它這里具有一种可以领悟的元素,它主要表现人类的情感领域。
三、符号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好的标志设计应该给人以极强的视觉传达力;对标志的艺术性而言,它应该尽可能地通过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更广的审美意象,以此来传达出标志背后的东西。从以上标志设计的分析来看,可以找到一些符号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一)“推论性符号”的应用。
从朗格的符号学理论来看,一种逻辑转换就是一种推论,“推论性符号”中符号与符号的意义之间有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系,这种符号的特征是符号所带来的意指相对稳定,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有一种“观照”或是“投射”关系。由此理论看来,图像符号、象征符号等都属于“推论性符号”。
1.“图像符号”的应用。
壳牌石油公司标志设计(图2)所示,它采用了“贝壳”的变形来表现,使观者一下子就从视觉上识别出了“壳牌公司”,它使用了“图像符号”的形式,使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直接,整个标志简洁、大方,具有极强的视觉传达力。
2.“象征符号”的应用。
“象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间接的逻辑关系,它没有“图像符号”的逻辑关系直接,这种符号一般表现的是社会属性,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在标志中使用“象征符号”,可以增强标志的审美性,拓展标志的含义,增加对标志的艺术幻想,提升标志的审美价值。“08北京奥运会标志” (图1)就采用了“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社会所公认的,它的运用给标志带来了一种“古朴”的美,突出了标志的文化内涵。
(二)“表象性符号”的应用。
“表象性符号”是相对于“推论性符号”而言的,它主要针对的是艺术的整体性,它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逻辑处于一种“他性”的关系上,也就是说这种符号表意相对不稳定,含义不明确,它是人类的一种情感符号。
符号承载了人类文化,符号学在设计中的研究是一个全新而又有意义的课题,深入地研究符号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设计实践,以此来系统地求得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标志设计的价值,让标志设计更好地为我们的视觉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风.艺术符号美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2]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
[3]徐恒醇.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4]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
[5]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