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2018-03-22吕璐

魅力中国 2018年36期
关键词:高校档案背景数字化

吕璐

摘要:高校档案记载了高校的发展历程,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即为学校的学术研究、决策活动以及质量评估提供真实可靠地凭证依据,又是宣扬办学特色、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料,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重新审视档案工作,建立符合档案工作发展趋势、顺应学校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高校档案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概念与特征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将纸质文件、声像资料,系统组成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并建立检索目录,方便对信息的管理和查询。其建设路径是将纸质档案扫描并存储于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料传输的网络化,方便信息资料共享,更好满足用户需要。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一种重要趋势,它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不仅节约档案信息的存储空间,方便资料查询,还方便对信息资料的检索和存储,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能强化档案信息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方便对信息资源的整理与加工,让读者更为便捷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因此,高校档案管理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二、高校档案新模式的构建要求

(一)保障高校档案工作开放化、共享化。信息需要以开放化、共享化状态存在,有利于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这就为高校档案工作信息提出了杜绝“重藏轻用”的要求,要改变过去封闭、僵化的工作模式,实现真正的共享。首先,要尽可能优化与丰富档案库藏,以实现高校档案物质基础的充分积累;其次,要对档案信息社会化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档案信息不仅需要面对学校学生、教师及领导群体,满足在教学等公务中的查询,而且要服务于校外,解决校外相关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问题;最后,档案信息的查阅形式应多样化,通过完善体制实现电话、传真及信函查询等。

(二)体现高校档案工作网络化、自动化。新形势下高校档案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科学原理作为基础,结合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将以往小容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大容量、低劳动强度、高效的模式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主要技术,在信息存储、处理方面能力巨大,尤其是在建设纸质档案数字化模式方面,及大容量、高精确度信息数据库方面。另外,现代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档案收、发的网络化与便捷化,在互联网发展浪潮的驱使下,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成为必然。

三、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一)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档案管理体制是落实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保证,档案管理运行机制是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建立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明确分工,协调开展。在建立机制的问题上应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机制的建立,增强相关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强化档案部门内部管理,做好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改革工作,进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建立档案信息数据系统,建立档案信息传输平台,改善条件实现资源共享。

(二)健全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他们自觉遵守制度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整理、归档、存储、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管理工作到位,服务质量高的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更好顺应档案管理数字化趋势,努力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切实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每个档案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知并严格执行档案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并很好地落到实处。要使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对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做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保障资料的安全,规范操作,减少损失。要经常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通过教育提高档案人员的事故防范意识。保密性高的档案室还应安装摄像监视器,防止前来查阅档案的利用者偷撕或涂改档案。

(四)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工作步骤:(1)信息搜集。信息的搜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现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当中,利用科技化的电子产品可以帮助你更好更方便地搜集资料,而且保证资料更加的完整。(2)信息整理。在进行数字化的管理过程当中,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数字化的编码,使相关的档案资料归档整齐有序,而且使整个资料信息一目了然。(3)检查信息。在众多的信息当中进行相关的检查,去掉一些没有用的或者多余的资料,这一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资料文件的管理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对待。(4)管理资料。对于传统纸质文档的保管有很多严格的要求,要保证纸质资料环境的干燥、清洁等,要防止火灾的发生,防止被水淹没,而数字化管理则不用担心这些问题。(5)加强模块管理。三种档案管理模式:文件生成机构保管、档案机构保管或二者结合保管。在该模式中,根据角色权限的不同划分为三大块,即学校档案馆,文件生成机构及普通用户。该模式建立了权限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通过权限控制和标准化的建立,以此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有效、完整,增强电子文件的可信度,同时提高档案工作效率,顺应学校发展趋势。(6)在数字化的管理中,为保证资料不流失,就要对每一道操作程序进行加密处理,防止相关的资料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计算机系统比较复杂,在相关的操作过程当中有可能被别人盗取信息,所以要保管好自己的资料。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要进行多次加密,而且不外泄自己的密码,还要进行正当的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

(五)重视数据库建设,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档案管理數据库,做好档案资料扫描、图像处理、业务管理、目录管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工作,充实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采集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扫描仪、数据压缩等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保证档案信息资料完整,从而方便数据信息查阅和使用,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白玉艳.新时期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3,11

[2] 张聪玲等.浅析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J].管理观察,2010(24)

[3]许巍.论数字化档案管理在高校档案中的重要作用 2017-01-26

猜你喜欢

高校档案背景数字化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一)5
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探讨